产品的“短兵相接”
2015-09-10陈晓平
陈晓平
曾经,人们非常崇拜商业模式,相信产品(或服务)竞争的思维很难胜过商业模式的竞争,有很多经典案例佐证,比如吉列的刀架和刀片、耐克的“轻资产”模式等。
很多实战派或学院派,都乐于阐释商业模式,比如,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眼中的商业模式“至少涵盖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和收入模式”,有的教授则说构成部分可以是价值主张、目标客户、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的大意,一般被总结为“提供何种产品,给什么用户创造何种价值,如何传递价值,且用何种方法获得商业回报”,而产品往往被定义为其中一个子项。
在过去,这种认知情有可原。因为产品价值被不同的组织活动所割裂,比如营销告知产品的价值,渠道传递产品的价值,经过至少两重“关卡”,用户才能感受产品的真正价值,且营销和渠道体系内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一个拥有强大资源和运营能力的公司,有能力在产品之外的维度去构建模式或者壁垒,使得很多二流或者过时的产品停留在有限的货架上。
现在,离开产品谈论模式,意义正变得越来越有限。
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惊艳的始终是iPod、iPhone、iPad这类产品,核心利润来源就是硬件产品的销售,不存在复杂的商业模式,即便APP Store这类创新模式,在收入和利润的占比都很有限,且高度依赖于产品表现。在中国,2014年风头最劲的互联网公司当属小米,成立4年估值百亿级美金,其模式的原点就是手机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相反,奇虎360一直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很前沿,却不幸遭遇股价腰斩,症结被认为是缺乏新的制胜产品。
为什么产品能够抢占模式的风头?这源自新的商业生态。
互联网便利了信息的获取,用户成为自媒介,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开始直接暴露用户的口碑评价中,精心的营销包装常常禁不住一句差评,正如本刊发行人吴伯凡所总结的“体验即营销、产品即广告”——过去厂商拿广告跟用户说话,现在要用产品跟客户说话,产品本身能够形成巨大的传播力。与此同时,互联网又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崛起,消减了传统渠道的“霸权”,产品送达的路径日益扁平化,产品送达用户的通路开始畅行无阻,小米手机、乐视电视这类“直销”案例得以成型。
由于信息和通路的多元、开放,性能、价格、口碑常常一望可知,实物则“一键”可及,竞争有时候就是产品的“短兵相接”,这局限了商业模式作为的空间,却提升了产品本身的“起点”作用。即便是大牌公司,但凡核心产品平庸,乏善可陈,价值也会迅速缩水,甚至轰然倒地,再雄厚的财务资源或者组织能力,都无济于事。这种新变化甚至在重组公司内部权力的运行结构,过去的CEO习惯定义自己是居高临下、统筹全局的战略制定者,如今很多人愿意标榜自己是身在一线的产品经理。
盘点入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4中国最佳商业模式的公司案例,也能看到这种“产品驱动”的态势。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复杂也说不上独特(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很难找到迥然不同且不易复制的模式),这些经营者们乐于思考的是,击中用户什么痛点,如何产生差异化以及怎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高度专注,精耕细作。重心向产品回归,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旧有的游戏规则,反映了这个商业世界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