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是“必需品”
2015-09-10
21CBR:MSH CHINA在国内的产品定位高端健康险,目前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中高净值人群。在国内的医疗体系中,又有医保提供基础医疗保障,健康险对我们来说更多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张园:目前大家提到的高端健康险,应该叫做国际医疗险,因为在保人员可以到国外的医院,或者前往环境比较好的私立医院看病,于是在中国有了“高端”健康险这个说法。我其实不愿意自称“高端”,让人觉得有钱人才能享有。我们做的只是让人们能够更体面地获得治疗。
在我看来,健康险是必需品,而且会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作用愈发显著。我们最早的客户是来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没有社保、语言沟通又有障碍,需要境外医疗服务。但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深入,其中国籍管理人员比例在逐渐提高,中国的富裕人群也在急速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于拥挤、耗时的基础医疗环境,而渴望有更好医疗条件与之生活条件相匹配。
过去,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人们需要去找关系、了解医院、结识医生,花费时间精力和医生维护关系,这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成本。健康险出现后,人们可以用固定的商业成本,去覆盖以往的巨大社会成本,这是社会的进步。另外,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医患矛盾频发,作为健康险服务提供商,我们可以为客户甄选合适的医疗资源,提供必要的信息,并通过保险理赔帮助其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轻松就医,与医院、医生建立互信关系。
但现在国内市场普遍将高端健康险定位成“奢侈品”,在销售产品的时候往往给客户不切实际的期望,但高端健康险的本质依然是保障。现在不少人还会问,买了这份保险是不是就可以到美国的梅奥诊所去看病。我很惊讶,是可以去到那里就诊,但并不是每种疾病都需要去,这绝不是产品初衷。好的服务是合适的服务,最顶尖可能并不合适你,病人的医疗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实际生活中80%的重大疾病并不适合飞机转运,本地治疗对患者更有益,而且在国外治疗还会面对回来以后与国内医疗资源对接的问题。把这些作为噱头,国内的市场与消费者的浮躁也体现在健康险产品的销售当中。
21CBR:从保费规模看,国内健康险市场似乎一直表现平平,是产品设计还是销售渠道的问题?
张园:一方面可能和中国人回避疾病与死亡的心态有关,觉得自己不会生病,每年支付保费没有必要。健康险无法避免“逆向选择”的风险,很多人往往生病了才会想到购买保险,比如,因为要生孩子或者让孩子到门诊环境较好的国际诊所打疫苗,才觉得保险“划算”。这是理念的问题,在国外,人们会将三分之一的收入投入保险,让保险帮助个人及家人防范生命、财产风险,通过十年、二十年的长期投保,让健康险去帮助他们做长期健康风险的管理。
其次,是我们需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健康险生态系统,形成从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到运营过程中的核保、理赔、医疗资源配置、客户服务环环相扣的良性循环。从产品定价上来看,各大保险公司在精算上其实不会有太大差异,很多时候不是算法问题,而是市场竞争的问题,不少险企用远低于盈利点的报价造成市场恶性发展,但是一个不可持续的价格必将会通过限制福利使用、降低服务质量、续保时保费暴涨等方式反作用在消费者身上。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每一方都受益,保险公司能盈利,医疗机构有客源,客户又不会面临保费增长。
目前高端健康险市场份额很小,潜力很大,资本也愿意投入,但现在还缺乏可以销售高端健康险的人才梯队。中国社会对健康险认知不足是一个原因,市场细分程度高、佣金低则是问题的关键,相比人们熟知的车险、航空险,健康险大部分的保费都用来实际赔付,销售收入比其他险种相对低不少,任何一个国家,健康险公司都很难获得高利润并在短期内高速发展。我不觉得这片市场是蓝海,竞争从一开始就很激烈。
21CBR:因为高赔付率,健康险企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2014年“新国十条”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会不会改善商业健康险的经营状况?
张园:我相信会有改善。中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区域性不平衡,但医疗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国际以及海外就医将更加普及,看病难的问题会逐渐改善。此外,随着社会对健康险认知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素质销售团队的逐步建立,以及国际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改善的陆续出台,整个行业必将更有活力。但健康险是极其需要耐心的行业,需要精耕细作,培养客户良好的消费观念和保险理念。(采访/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