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庆国:一个医者的“水样人生”
2015-09-10晓莉
晓莉
初见袁庆国,看他笑起来像尊“菩萨”,特别容易给人留下中正平和的印象。他谦逊温和如一汪清水,仿佛激不起什么波澜,但当他回望自己这一生的行医之路时,医者仁心的那份坚守和执着从未改变,依然澎湃。
因病成医自安然,心无旁骛医者路
“我们这代人,人生的很多选择是身不由己的,但现在想来,做医生还是适合我的。”袁庆国回忆自己20多年的从医生涯,没有唏嘘感慨,只有“顺流而上”的庆幸和“随遇而安”的淡然。
1964年,袁庆国出生在山东曹县,小时候的他给长辈最大的印象就是听话和勤快。可能天性使然,他学习时容易专注,甚至心无旁骛到不知道大歌星“李谷一”是谁。于是高中成绩总考到全班第一,可在他说来,也不过是唯有读书可干。
在那个年代,长辈们眼里最有出息的职业就是老师和医生,父亲看他不善说话,就希望他从医。但最终让袁庆国坚定的选择从医之路还多亏了那场关节病。儿时的袁庆国膝盖到小腿疼了半年,瘦小的背影到处跟在父亲的身后,奔波在寻医问药的路上,几年后这个病竟然自然痊愈。十几年后,袁庆国才明白这是一种叫做幼年特发关节炎的常见病,可以随着成长过程自然康复。但在这漫长的治病过程中,身心的疲惫、无奈、甚至对疾病的未知和恐惧,让儿时的袁庆国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患者的无助,也感受到农村医疗资源的有限。这也成为他坚定从医的动力。
“你当医生了,一定不要给病人‘脸色’看,他们心里正难受呢。”即将参加工作时,父亲朴实的叮嘱就这样印在了袁庆国的心里。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会耐心的对待每一个病人,去理解每一个患者的苦处和难处。
而上了手术台后的袁庆国,就像一个激烈对局中的围棋选手,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有次年轻大夫在手术时说呼吸机报警了,袁庆国说你应该听不到才对,因为那时的医生眼睛里只有病人,其余外界的一切都“看不到”、“听不见”,似乎与外边的世界“隔离”。他要求自己心无旁骛的做好每一台手术,对每一个病人负责到底。
“静心”两字值千金,周游四海寻医道
古人说,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这正是袁庆国所追求的境界,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最懂他的还是他的患者。
“我还记得那个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长的很是乖巧可爱。”袁庆国说起这个曾经医治过的小男孩时,一脸慈父般的微笑。那是他去南京进修值班时遇到的。这个小男孩因为摔跤,把脸部侧面摔破,需要包扎缝合,小孩因惊吓哭闹不止。经过耐心安抚,男孩平静下来,配合完成了缝合手术,孩子的父母对治疗过程及效果都很满意。回到北京半年后,袁庆国竟然收到了家长从南京寄来的竹笔书法作品,正是“静心”两字。在袁庆国看来,那是最好的礼物,比千金更珍贵。他将其挂在自己的宿舍里,一看就是好多年。
“还有一个病人脊柱上长了一个瘤子,跑了郑州、济南很多地方,有人告诉她花10万才能治好,其实这个病1万多就能治好。”袁庆国说。这个病人是来自农村的妇女,朴实又执拗,因肿瘤压迫神经,已卧床,大小便失控一个多月,她对自己的病情很绝望,甚至到了北京还绝食。袁庆国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她吃饭治病,为她重建希望和信心,两天后手术顺利进行,效果之好让这位病人喜笑颜开,能顺畅走路后的她变得乐观又感恩,回到家乡,在村子里到处宣传她在首都遇见的“神医”。袁庆国谦虚地说:“这个手术虽有少许的难度,可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而已。”对于袁庆国,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对于患者和医者都是美好的回忆。说在袁庆国的眼里,只有不一样的病人,没有不好的病人。
当被记者问到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时,腼腆的袁庆国想了又想,是手术做成功的时刻,是患者顺利康复的时刻,他说那是一种职业的幸福感,是一切的物质享受比不了的。生活中的袁庆国,对衣食住行的要求都是最低标准,吃饭不饿就行,衣服穿暖就行,交通能到就行。但对于所从事的神经外科领域的探索和追求却是永无止境的最高标准,为此他从未止步,一路探索。
1987年袁庆国从复旦大学医学部(原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医院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993年被医院推荐赴英国Newcastle大学总医院神经科学中心,师从世界神经外科专家Mendelow教授,主要学习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建立大鼠的脑梗塞模型,完成血压对脑缺血后梗塞面积的影响研究课题,同时进行显微神经外科的技术训练。
“英国人对医学的严谨和理性给我很深的影响,那里很少有过度医疗。”袁庆国说。在英国的公立医院,由于患者治疗免费,医院用药从不浪费,英国的医疗效率很高,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也很高。当时一位国内非常著名的医学专家在英国访问时突然得了脑血栓,英国医生只给她用口服药物治疗。正是这种科学理性的医学精神深深影响了年轻时的袁庆国,回国后,袁庆国在医疗过程中更加注重开药的理性和用药的实效。可这种“少药高效”的理念并不被所有的患者所理解,袁庆国总是耐心地解释,提出各种方案,把选择权留给患者。
2002年袁庆国通过选拔,获得了笹川奖学金支持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研究所进修学习的机会,袁庆国凭着对肿瘤学的兴趣,去探寻恶性肿瘤的发展规律,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新疗法,为提高脑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在日本九州大学,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和丰富的医学杂志是袁庆国的“最爱”,在那里他学习到解决肿瘤问题有很多的手段,可袁庆国遗憾地发现,目前医学对肿瘤的研究还是在“盲人摸象”的阶段,但是日本医生认真严谨的医学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不忘初心行医道,“术德”兼修自超然
袁庆国已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回顾过往,他想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年少时是救死扶伤的情怀,如今,则是对职业精神的坚守,可说易行难。
作为医生,除了要治各种患者的躯体疾病,还有心病。为了建立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度,除了妙手回春的医术,还要有循循善导的心术。比如农村患者的“顺应性”很好,对于医生的建议更信任和听话,而那些从事教师和医务工作的病人,则更容易固执己见,但不管是哪一类病人,袁庆国都会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生活背景、经济状况,耐心为他们讲病情原理,治疗方案,为他们一一打开心结。在记者看来,如果没有那颗从医的初心,这是很难坚守的。
医生的“术”和“德”往往缺一不可,但袁庆国更愿意认为这只是一种医生的职业精神,要坚守住底线。“对病人不好的事一件都不能做,因为医生做错事的代价就是患者的健康,这个职业对道德的要求是很高的。”袁庆国说,在他看来,不管有“谁知道”,人前人后,都要让心在阳光之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有人说外科手术的医生要“铁石心肠”,这也许是医生职业需要的理性,但在袁庆国的身上,记者更多看到的是医者仁心的坚守。
当被记者问到做医生的最高境界时,袁庆国的答案是平实、朴实、踏实的,“就是喜欢这件事,被人信任,做的手术是让人满意的,是合理的,要解决病人的问题,可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也许,静心为人,安心做事,精心从医就是他所追求的。
在未来,袁庆国的追求依然是平实、朴实又踏实的,就是希望去做神经外科脊柱的临床医疗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能跟上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
出生在春天的袁庆国给人的感觉像温暖和煦的微风,愿意用自己的医术给病人带来一丝清凉。偶尔还有着温和的幽默,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也许真正的医者往往都有水的品质,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袁庆国的从医之道,为人之道,也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