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MW M4

2015-09-10吕思达

汽车与运动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涡轮车尾方向盘

吕思达

相比两位德系老对手,BMW M4的推出算是抢到了先机。但是先发制人的M4是否能成为这个级别的标杆呢?而除了老对手之外,新对手RC F的加入是否会给M4带来些许压力呢?在这篇文章中你将会找到答案。

当见到M4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无法把它和普通3系或4系联系到一起了。与上一代M3低调的外观相比,它夸张且极具攻击性的空气动力套件,为外观营造出了不小的压迫感,已经让它具有了纯粹性能跑车的气质,而不再像一辆中级轿车的性能版。主打的奥斯丁黄色则让它行驶在路上显得更为抢眼。

但坐进驾驶舱后,你会发现它的内饰与一辆普通3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除了中控台下方那片区域。而M4的一些独特之处,都是通过这里来进行调节,包括配有换挡响应速度调节的7挡DCT换挡杆,驾驶模式调节按钮、悬架与方向盘回馈力度调节按钮都集合于此。仪表盘也与普通3系差别不大,但液晶屏中的M徽标,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你是在驾驶一辆带有M运动基因的高性能车型。除此之外,它的内饰板也都被换成了碳纤维材质。当然,车顶也与上代M3相同,仍然采用碳纤维材质。

懂它的人自然不会介意这看上去有些普通的内饰,而更多的吸引力则来自于它所带来的驾驶感受。按下启动按钮,排气发出了浑厚而低沉的声音,你完全无法想象这是由一台直6发动机所发出的声音。当然,这并不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声线,而是经过调校修饰后所发出的声音。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来说说它采用的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自从BMW宣布要在新一代的M3、M4上使用直列6缸发动机替代曾经的V8发动机那天起,就招来了BMW车迷的议论纷纷。

其实我认为这对于BMW来说倒算是一种回归,因为直列6缸发动机被搭载在很多BMW车型上,这也让他们有充足的经验去打造一台能让M3、M4为之所用的高性能直6发动机,所以对于BMW来说,采用一台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去取代V8发动机也显得更加合情合理。并且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让它在大多数转速区间,都能获得充足的扭矩输出,而不像V8发动机那样,必须维持在较高的转速区间,才能爆发出强劲的动力。在实际驾驶中,这台发动机,有很好的加速响应,力道持续而均匀,即便在转速末端,依然有很好的加速力。但我要吐槽的是,它经过修饰的排气声浪在加速时显得有些过于浮夸,总是让我有一种开着肌肉跑车的错觉,少了几分干净清爽的通畅感。几位驾驶过它的同事都表示这声浪虽然低沉浑厚,但并不算悦耳的类型。不过,据说这声音在车外听起来的效果还不错。

说实话M4并不是一辆容易上手的车,这与上一代有几分相似。一开始你能感受到它底盘扎实、性能强劲,但并不能用好开去形容它。相信对于一辆M4没人想把它开得像一辆普通3系那样毫无气势,而当你深深踩下油门,强大的扭矩输出到后轮时,车尾产生的轻微摆动会让你感到些许不安。所以要把M4开好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如果你想充分发挥出它的性能,更是需要一定的驾驭能力。

与M4接触的第一天,我大多时间行驶在拥堵的城市路况当中,仅仅通过超车变线,我就已经感受到了它那近乎神经质的转向精准性,它能把我在方向盘上极其微小的动作都精准地传递到前轮上。当我在四环粗糙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我惟一的感受就是它真的又吵又颠,悬架细腻到能够将每一个微小的震动传递给我。尽管悬架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但即便我将悬架调整到舒适模式,变化也并不明显。虽然在这种中低巡航的状态下让我有些烦躁,但我知道,这种表现证明着它绝对是一辆纯粹的性能车,硬朗的底盘悬架和尺寸较宽的运动轮胎,虽然在粗糙路面上显得又吵又颠,但当你有机会在大直路上全力加速,或者快速地进入一个弯道时,便能体会到它们所带来的益处。

经过第一天的适应,我逐渐找到了正确驾驶它的方式。当然,要想发觉它更深层次的性能表现,仅仅在城市道路上驾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进山去遛遛是非常有必要的。进入山路之后我果断地将驾驶模式、悬架以及方向盘回馈力度都调整到了运动模式,几个弯道下来,它在过弯时极好的支撑力和抓地力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尝试着按下了方向盘上的M按钮,让车辆进入最佳性能状态,这一代M4的方向盘上有M1、M2两个按钮,分别预设了两种性能模式,并且两种M模式都可以通过行车电脑来进行个性化设置。初始设定的情况下,M1为电子稳定开启的最佳性能模式,而M2与M1的不同只是关闭了电子稳定系统。介于这两者之间,还有一种MDM(M动态模式)的电子稳定模式,如果你想获得更多驾驶乐趣,又担心DSC OFF会导致车辆在极限状态下失控,那就可以选择MDM(M动态模式),此种模式为DSC半关模式,可以让电子稳定系统相比DSC开启状态更晚地介入,允许车尾有小幅度滑动,只有在车辆即将失控时,电子稳定系统才会介入工作。

想用M4发挥出最好的性能表现,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驾驶模式组合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不断尝试,我认为采用M1加手动模式对于我来说最适合激烈驾驶的模式,并且将方向盘回馈力度调到运动或舒适会更加顺手,因为超级运动模式的方向盘回馈力度会有些黏滞和不自然的沉重感。找到顺手的驾驶模式设定,几段山路之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辆M4,它在弯中有很好的稳定性,我试着不断地加快入弯与出弯的速度,都没有让它的后轮失去抓地力,如果这时选用的是M动态模式,我估计它已经能以滑动着车尾的姿态出弯了。制动系统的表现也令人惊叹,在正常驾驶时,只需轻触制动踏板便可获得有效的制动力。而且在激烈驾驶时,可以在入弯前更晚刹车,来获得更多的加速时间。总之,你会发现这辆M4会随着你对它熟悉程度的增加,不断展现出它身上更多的驾驶乐趣和潜能。

之前我们的英国同事打破常规,用M4与比它更高一级别的保时捷911 Carrera和日产GT-R做了对比测试,在售价方面,M4比两位对手都便宜一些,而动力输出却处在中等水平。至于操控方面的表现,它势必会比两位天生的运动健将稍逊色一些,但想到它还有仅有100kW的同门兄弟行驶在路上时,你便会发出感慨。虽然和这两辆车相比它有一些缺点,但不相上下的驾驶表现与赛道成绩,已经足以让M4成为新一代性能轿跑车的标杆。

猜你喜欢

双涡轮车尾方向盘
保时捷 Taycan
六旬老人因抢夺公交车方向盘获刑
把握好直销的方向盘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某型轿车方向盘抖动的分析与改进
新型Mercedes-Benz 3.0 L-V6双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
采用全可变气门机构的BMW公司V8双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
Opel公司采用两级增压空气冷却的2.0L双涡轮增压柴油机
Audi公司新型3.0L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第2部分)——热力学及其应用
最牛“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