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外近战武器发展回顾
2015-09-10王少然
王少然
2014年度,世界近战武器平稳发展。美国陆军研制新型发烟手榴弹,有望替换现役MP-2S-HC发烟手榴弹;韩国K11步榴合一武器及美国XM25单兵半自动空爆系统的发展依然受到重视。自动榴弹发射器仍是步兵不可或缺的武器系统,多个国家研发的小型遥控武器平台上均安装了自动榴弹发射器;瑞典推出的新型M4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无疑成为本年度的一大亮点;单兵导弹、单兵巡飞弹仍是各国大力发展的热门武器。由于美国、欧洲等国家在动乱地区执行军事任务时难以区分敌我,因此低致命武器受到高度关注,低致命榴弹武器的发展亦成为本年度的一大亮点,并展现出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
美国陆军埃奇伍德化学生物中心(ECBC)正在研制的新型发烟手榴弹有望替换美军现役MP-2S-HC发烟手榴弹,以帮助士兵更好地掩藏自己。
MP-2S-HC发烟手榴弹于二战时期装备美国陆军,发烟时产生灰色刺激性烟雾,释放时间为100秒。其产生烟雾的主要成分是六氯乙烷(HX)、氯化锌,由氯化锌产生的刺激性烟雾对士兵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麻醉作用,损害肝、肾,刺激皮肤,导致士兵出现阵发性咳嗽、恶心等症状。
目前,埃奇伍德化学生物中心正在评估4种不同的发烟剂配方。第一种为无锌配方,可释放六氯乙烷烟雾,但不会释放有毒、刺激性的烟雾。无锌配方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燃烧物残渣少,发烟效率高,且可释放较为浓密的烟雾。第二种为无六氯乙烷配方,将氯原子压缩在塑性材料中,加热燃烧后氯原子迅速释放,随之与大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浓密的烟雾。该配方不溶于水,所以在释放烟雾之后不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第三种为镁、铝固态混合物配方,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第四种为锂配方,采用锂燃烧技术,释放烟雾。
按照相关计划,陆军在选定发烟剂之前,需要对这4种配方进行包括冷热气温以及森林、沙漠和城市地形在内的环境测试。此外,陆军还需要对配方的性能、制造成本、毒性、环境影响以及材料的适用性等进行综合考虑。
2014年11月17日,韩国军方在京畿道涟川多乐台试验场测试了K11步榴合一武器的性能。K11曾被质疑与磁铁贴近时会自动发射,但是在当天的测试中一切正常。
该武器系统研制工作始于2009年,是将5.56mm动能杀伤武器和20mm高爆榴弹发射器合二为一的步榴合一武器,在设计理念上与美国10年前开发的XM29理想单兵战斗武器较为相似,但K11并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整合的两种武器不能拆卸下来单独使用,不过,K11在体积和质量上比XM29有了明显减小,基本可以作为单兵武器携行使用。其20mm榴弹可在一定距离上空炸,适用于杀伤躲藏在墙壁等掩体后的有生目标。韩国政府将于2018年前投入4485亿韩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实现量产,并将其装备韩国军队。
各国枪挂榴弹发射器继续大量装备部队,尤其是发射40×46mm低速榴弹的发射器。当前,采用后方装弹、推拉操作的枪挂榴弹发射器(诸如美军的M203等)正在被侧方装弹的半自动榴弹发射器所替代。侧方装弹的优势在于可以发射较长的榴弹,例如一些特种榴弹(尤其是低致命榴弹)。
美国XM25“单兵半自动空爆系统”由于2013年发生由底火引发的事故(射手并没有严重受伤)而导致阿富汗战场试验暂停。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参议院在2014年预算中取消了XM25的资金,但美国陆军仍将继续试验。据称,美国陆军已经启动“里程碑C”评估鉴定程序,初期生产很可能已经在2014年底开始,2015年将进行全面的作战试验。
该武器系统除发射传统的致命弹药之外,还可发射两种低致命弹,即钝击弹和刺激药剂空爆弹。
目前,西方国家自动榴弹发射器的主流弹药仍是40×53mm,如服役时间最长、服役范围最广的美国Mk19和德国HK公司的GMG等自动榴弹发射器。配用30×29mm榴弹的俄罗斯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正逐步被AGS-30取代,但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仍在大多数独联体国家服役。此外,俄罗斯“巴尔干”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仍在进行试验,经过漫长的发展,未来有望装备俄罗斯军队。“巴尔干”可发射40mm无壳弹,据称射程可达到2500m,而美军40×53mm高速榴弹的射程仅有2200m。
新加坡技术动力(STK)公司对其40AGL 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进行升级改造,推出的Mk2型引人注目。该新型自动榴弹发射器质量为30kg,比早期型号轻3kg,而且发射管可快速更换。
Mk2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机匣和受弹机盖均由铝合金冲压而成,使得质量减轻,其有可能安装在遥控武器平台或无人地面车辆上使用。该发射器分解简便快捷,可由3人携行。该发射器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安全性很高,发射机和装填拉柄经过改进,降低了瞎火概率。受弹机盖也经过重新设计,增强了射手在排除故障弹时的安全性。
与早期型号相比,40AGL Mk2自动榴弹发射器发射管长度由350mm加长至412mm,杀伤威力得到提升,其他性能与早期型号相比差别不大。Mk2发射器配用40×53mm高速榴弹,理论射速350~500发/分,初速242m/s,有效射程为1500m,最大射程2200m。此外,该发射器还可发射空爆弹。发射空爆弹时需加装火控系统,火控系统集成有弹药编程软件及昼夜瞄具、激光测距仪。空爆弹现有杀伤弹和爆震弹两种。
白俄罗斯迪斯普雷设计局新研制的“阿杜诺克”(Adunok)遥控武器平台正在进行批量生产,已经部署到本国并推向俄罗斯市场。该遥控武器平台可配装东欧制式武器,包括AGS-17A 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或机枪等。该遥控武器平台质量较轻、结构紧凑,既可安装在小型车辆和小艇上,也可安装在固定位置用于保护高价值目标。
德国玛菲·威格曼公司研制的RWS-35遥控武器平台,配装有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丛林之王”Ⅲ型35mm双路供弹自动武器及12.7mm并列机枪。除常规弹药外,“丛林之王”Ⅲ型自动武器还可以发射空爆榴弹。RWS-35还可安装自动榴弹发射器,如76mm“韦格曼”榴弹发射器和最新研制的WWS-40多用途发射器系统,后者可以与车辆的火控系统链接,发射制式40mm低速榴弹。
美国国土安全研究机构于2014年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低致命武器市场到2020年有望翻一番,2014~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1%。美国低致命武器市场也将呈现相同的趋势,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5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9.3亿美元。根据2013年发布的项目审查报告,美国国防部每年用于低致命武器的研发、采购和维修费用约为1.4亿美元。
同时,美军计划2016年减少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而持续增加对低致命武器的需求。低致命榴弹武器将向着质量更轻、携带更方便、射程更远且具有收发信息能力方向发展。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发的新型闪光弹,闪光持续时间长,发出的光和声压更为强烈。该公司还计划研制能够满足美军需求的新一代弹药,包括携带干扰电子装置的低致命榴弹、特殊材料标记以便易于跟踪的低致命榴弹等。
经过为期8年的研制,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在联合低致命告警弹药项目下研制出一系列告警弹药。这些弹药由美国联合战术系统公司研制,能够发出清晰的告警信号,并伴有闪光(白天为烟云)和声响。40mm系列告警弹的射程分别为l00m、200m和300m,目前仅有300m射程的BA26 40mm告警弹获得订单,其能够发出170分贝的噪声和700万堪德拉的强闪光。联合低致命告警弹药目前已用于海上、检查站和出入境等地执法,以有效对付嫌疑目标。
美国联合战术系统公司还生产了多种37mm和40mm低致命榴弹,包括内装爆燃刺激剂的重型尾翼稳定破障弹,该弹能在坚固的障碍物后面释放毒气。
低致命技术公司研制了全系列37~40mm化学弹和动能弹。化学弹内装CS-CN刺激剂,射程有近程、远程、增程3种,弹头可以是单弹头和多弹头。动能弹主要有4种,包括橡皮弹、泡沫防暴弹、刺痛弹以及豆袋弹。
New co安全技术公司生产了多种37/38mm和40mm弹药,以满足不同的军事需求。这些弹药具有安全性好、精度高和储存寿命长等优点,可由大多数37/38mm和40mm榴弹发射器发射。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XM1140染色弹是40×46mm脉冲榴弹的变型弹,配有软弹头(与多国部队使用的传统M1006海绵榴弹非常相似),并增加了标记功能,利用昼夜可见的化学荧光液体作为染色剂来标记目标。
法国弗尼卡伦公司为44mm双联装发射器研制了多种新型低致命弹药,包括新型铝制泡沫弹和脆性聚合物弹,目前正在进行精度、稳定性和能量评估,随后将装备部队。
加拿大莱姆波德低致命公司致力于为加拿大和美国军方提供低致命武器技术。该公司研制的新型40mm低致命榴弹发射器由于采用新型材料,质量得以减轻。其配用的榴弹弹壳内装有14枚橡皮弹丸,一发榴弹可打击多个目标,大幅提高了作战效能。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正在研制的“美杜莎”66mm低致命榴弹发射器,射程超过200m。2014年初,美国海军陆战队与通用动力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旨在将该低致命榴弹发射器配装上车。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工业部门合作研制可在水下和水面发射的多用途低致命弹药。该弹药具备激光频闪和干扰设备的能力。2014年3月,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宣布这一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由公司研发系统样机。
目前,英国陆军和警察已换装了L60A1低能量弹,原因是在北爱尔兰多次动乱中传统低致命武器造成多起伤亡事故。低能量弹是一种全新的弹,采用可变形弹头,即使在近距离内不慎击中人体头部,也不会造成颅骨伤害。L60A1低能量弹按照高精度标准制造,旨在确保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射击精度,即在40m距离上打击400×600mm目标的命中概率达到85%。
L104Al/2防暴武器是德国HK公司HK69A1 40mm榴弹发射器的特别改造型,枪管口径改为37mm,并配有L8A1/2精确瞄准组件。
英国最新研制的具有识别能力的刺激弹经长期试验后计划2014年装备部队。该弹采用配有瞄具的低能量弹发射器发射,低能量弹配装易碎弹头,一旦触发便可在局部形成OC粉末云。配装瞄具旨在实现精确瞄准。英国部队希望能够完全避免无辜旁观者(或接近具体目标的非暴力示威人群)受到化学弹的伤害,因此不采用传统的催泪弹。
美国联合低致命武器项目正在研制40mm人体电击肌肉失能弹。该弹能使人体肌肉失去控制,有效射程为10~l00m,或能够达到250m,产生效果的持续时间为30秒,可使用传统榴弹发射器发射,如M203和M320榴弹发射器。该弹是在泰瑟X-Rep远距离电击弹研发失败之后提出的,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
2014年度,卡尔·古斯塔夫M4 84mm无坐力发射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新一代卡尔·古斯塔夫M4无坐力发射器于2014年9月24日在瑞典卡尔斯库加市博福斯测试中心进行的一系列实弹演示中首次露面。与之前的系统相比,M4质量明显减轻,且进行了多项改进。M4质量为6.7kg,比M3轻约3kg,比M2轻了近一半质量,M2质量为14.2kg。减重的原因在于M4的发射内筒由新型钛合金制造,比M3的钢制发射筒减轻1.1kg;发射筒外部采用碳纤维材料,减重0.8kg;重新设计的后喷管进一步减重0.9kg。此外,M4的尺寸进一步缩短,总长度缩减到1m以内。由于采用新材料,M4比M3价格贵了许多。
M4的发射筒寿命为1000发弹。其新研弹药包括HEAT 655 CS破甲弹。未来,萨博公司将瞄准“灵巧”弹药,提高射程和精度,缩短反应时间。极轻型导弹(ULM)已开始进行研制,该小型导弹将使M4射程达到1500~2000m。此外,M4仍可发射原来型号的弹药。M4将于2015年列装部队,其首批用户将是特种部队(SOF)。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 SOCOM)正在考虑列装M4,其M3将转交美陆军。
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于1991年开始在美国特种作战部队服役,作为多用途反装甲反人员武器系统(MAAWS)使用。目前,其也成为美国陆军轻型步兵分队作战的制式武器。该武器为可重复装弹使用的武器系统,被用于对付轻型装甲目标和有生目标。
2011年,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国陆军报告称,他们面临敌军的武器射程超过自身装备的AT4反坦克导弹。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最终同意为陆军配装58具卡尔·古斯塔夫无坐力发射器与1500发高爆弹和高爆多用途弹,并对114名士兵和21名维修技师进行培训。随后,该武器被部署在第3、第25步兵师和第10山地师。该系统可配装多种作战弹药和两种训练弹。
未来,萨博公司将为M4配备火控系统,以精确发射弹药。
瑞典萨博公司研制出HEAT 655 CS新型破甲弹
2013年12月中旬,瑞典萨博公司公布了其为卡尔·古斯塔夫84mm无坐力发射器研制的可在有限空间内发射的聚能破甲战斗部。该弹药代号为HEAT 655 CS,是按用户的要求研制的。
HEAT 655 CS全弹质量4.8kg,初速为205m/s,有效射程为300m,战斗部解除保险的距离为9~20m,钢甲侵彻厚度超过500mm,可用于M1~M4等多型卡尔·古斯塔夫武器系统。这种弹药发射时应用配重原理实现无后坐效果。发射药产生的气体推动弹药前进的同时,也推动配重部分向后退,从而抵消使用者感受到的大部分后坐力。
虽然破甲弹要满足在有限空间内发射的要求,但战斗部威力却并未由此而减小。该弹的聚能破甲战斗部在经过优化后有较强装甲侵彻能力,并能在穿透装甲后形成更强的后效。
2014年7月,萨博公司宣布与法国奈克斯特弹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为法国开发“下一代火箭弹”项目——新型AT4反坦克武器。AT4是一款经过实战验证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不仅能打击坦克等地面车辆目标,还能高效打击登陆艇、飞机和直升机等目标,可为固定设施、补给站及其他重要区域提供防御。
AT4反坦克武器采用发射后不用管设计,即发射筒为一次使用型。萨博公司在研的两种新型号为AT4 CS ER(增程型)和AT4 CS HE(爆破型)。其中,AT4 CS ER在AT4 CS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射程增加至600m;AT4 CS HE将能够以空爆模式或触发模式打击l000m距离的目标。这两款新型号将进一步提升萨博公司AT4系列的多用途性,并巩固该公司在发射后不用管式肩射支援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4年的约旦特种部队装备展展出了德国RGW 90式90mm单兵反坦克武器。该系统由德国诺贝尔火炸药防务公司研制,是一次性使用、无需维护且对射手训练要求低的反坦克武器,能有效摧毁装甲车(甚至是重型主战坦克)以及野战防御工事和掩体,可满足当前快速部署轻型部队对高效轻型多用途武器的需求。其弹药配用双模战斗部,起爆后可击穿超过500mm厚的轧制均质装甲或掩体墙;发射筒上加装导轨,导轨上可配装夜用瞄具,具备夜间作战能力;采用无后坐设计,能够在密闭空间发射,且射击精度高。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目前正在对“长钉”系列导弹进行改进,包括“长钉”NLOS和“长钉”LR。其中“长钉”NLOS的导引头和制导能力得到提升,与空中、陆基和海基发射平台的兼容性也更好。与之前的型号相比,“长钉”LR具有体积小、射程远等优点,并可由直升机平台发射。
拉斐尔公司在“长钉”NLOS导弹现配装的白光—红外/CCD双模导引头基础上,引入了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其制导能力。改进后的导引头在飞行测试中表现良好。
改进后的“长钉”NLOS导弹的毁伤效能得到提升,且其配用的战斗部有侵彻爆破反坦克战斗部和杀爆战斗部两种可选方案,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拉斐尔公司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弹药。这种新型导弹将2014年进入生产阶段,并开始对外销售。
改进后的“长钉”LR导弹射程极大提高,但未改变导弹的质量、尺寸。导弹配装的双路光纤数据链可将导引头获取的图像传输给射手,然后将最新的目标信息回传至武器的制导系统,以使飞行中的导弹进一步修正目标。光纤数据链在打击隐匿目标或背景比较复杂的目标时效果较好。在射程从4km增至5km时,“长钉”LR导弹的射击精度保持不变。拉斐尔公司目前正在将“长钉”LR导弹集成到机动平台和新型直升机平台上。此次增大导弹射程的改进主要也是针对直升机平台而进行的。“长钉”LR导弹质量13.7kg,可由步兵或加装在战车上使用。
印度国防部正在落实允许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参与印度反坦克导弹采办项目竞标的决议。印度反坦克导弹采办项目计划为印度350多个步兵营采购8400枚反坦克导弹,合同价值约为15亿美元。为了赢得该项采办合同,美国提出了与印度联合制造第三代、开发第四代“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建议。“标枪”的加入打破了印度反坦克导弹采办项目独家供应商的格局,对以色列拉斐尔公司造成巨大冲击。2013年11月11日,印度国防部最高国防采购委员会就是否购买以色列“长钉”导弹进行了讨论,但最终并没有从独家供应商购买导弹。
当印度国防部首次面向全球进行反坦克导弹招标时,美国并没有拿出“标枪”导弹。美国国防部希望能参与竞标,但美国政府担心“标枪”导弹装备印度后将打破该区域的军事平衡。随着美印关系的升温,美国政府同意参与这次竞标。在美印联合军演期间,“标枪”导弹的试射给印度军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防部将同印度共同制造“标枪”导弹,并联合印度国防研发组织共同进行未来先进型导弹的开发。印度军方认为联合制造第三代(即“发射后不管”型)“标枪”反坦克导弹可引进美国高科技制造技术。此外,印度国防研发组织正在评估合作开发第四代导弹的提议。
“标枪”导弹作为世界先进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已广泛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正如美国官员所言,如果“标枪”优于“长钉”,其价格也必然更高。但美国防部联合制造和联合开发的提议可以补偿高额的开支。同时,印度陆军已请求多国研发机构开发反坦克导弹。所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声公司将必须同拉斐尔公司以及其他可能的全球供应商竞争。
在印度军方对以色列“长钉”导弹进行大量试验后,综合评估已接近尾声,正处于最后定案阶段,但“标枪”导弹还有待进行综合评估。
2013年12月,MBDA公司的MMP导弹获得法国陆军2850枚的合同。MBDA也于2014年2月7日表示希望参加印度陆军的竞争。MMP反坦克导弹采用全数字化红外/电视双模导引头、多用途串联战斗部和实时数据链,具有非瞄准线发射和封闭空间发射能力。MBDA公司定于2016年完成最后的试验鉴定,2017年开始交付法国陆军。在印度,它们将与曾获得许可生产“米兰”导弹的巴拉特动力公司(BDL)合作。
波兰梅斯科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海盗”的新型近程激光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系统,预计将于2015年中进行首次试射,量产工作将于2017或2018年启动。
波兰陆军现装备的是由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许可生产的“长钉”LR反坦克导弹。波兰陆军希望能够为徒步步兵和无人机装备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新型反坦克导弹,价格在“长钉”LR的1/3以内,而“长钉”LR的单价达到13万美元(40万波兰兹罗)。波兰陆军称,新型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应当为2.5km,这一射程最适合波兰战术作战环境。“海盗”装备波兰军队后,将作为射程为4km的“长钉”LR的补充。2014年7月17日,波兰财政部正式宣布向梅斯科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4700万波兰兹罗)支持“海盗”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海盗”反坦克导弹的设计参数为,发射筒长1180mm,质量为15kg,导弹自身质量为l0kg,弹径为107mm,将配用3种类型的战斗部,分别是:爆破战斗部、多用途(杀伤/爆破)战斗部和温压战斗部,其中爆破战斗部的质量为2.5kg。以上仅是初步设计参数,最终设计参数可能与此有较大差异,因为梅斯科公司正努力减轻系统质量。“海盗”系统最终将发展出两种型号,一种用于徒步步兵,另一种用于无人机。地面发射器将配备昼/夜瞄准具、激光指示器、电子罗盘及GPS定位装置。
波兰计划2015年前后采购下一批“长钉”LR导弹,用于加装在波兰“黑獾”8×8装甲人员输送车上的炮塔。此批“长钉”LR将配用新型助推发动机,新型助推发动机采用无烟推进剂。
梅斯科公司是波兰国有企业,自2004年以来,经拉斐尔公司的授权已经许可生产了2675枚“长钉”LR导弹和264套指令发出单元。拉斐尔公司已将“长钉”LR导弹的前置战斗部、主战斗部、助推发动机、主发动机、发射筒及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等技术转让给波兰。另外,梅斯科公司2011年以来便开始与乌克兰进步公司和基辅国家设计局(“光线”国家设计局)联合开展弹药研发项目。“海盗”反坦克导弹可能会采用乌克兰合作伙伴的某些部件和方案设计。
波兰国防部长还在考虑从乌克兰购买“考萨尔”(Corsar)反坦克导弹,该导弹由位于基辅的鲁契(Luch)设计局制造。其是一种激光半主动制导的便携式导弹,全系统质量18kg,射程2.5km。其串联战斗部可对付披挂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装甲车辆,主战斗部对轧制均质装甲的破甲深度为550mm。与同类反坦克导弹相比,该弹具有价格低的优势。
在2013年2月17~21日举行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期间,韩国宇航工业公司首次披露了其正在研制的“魔鬼杀手”巡飞弹。时隔1年后,该公司称“魔鬼杀手”巡飞弹已达到可生产状态,并在2014年新加坡航展上大力推介该产品。
“魔鬼杀手”巡飞弹长1.5m,翼展为1.3m,质量25kg,最高速度为400km/h,最大飞行距离40km。该弹可通过数据链在操作人员的控制下飞至目标上空进行巡飞,然后撞击目标并引爆2kg重的战斗部。“魔鬼杀手”巡飞弹采用折叠翼设计,发射后折叠翼展开,其主发动机为一对电机驱动的涵道风扇发动机。
虽然“魔鬼杀手”巡飞弹目前达到生产状态,但尚未获得订单。当初之所以研发“魔鬼杀手”巡飞弹,是因为韩国需要一种在类似2010年发生的延平岛炮击事件中能够迅速对朝鲜炮兵阵地实施精确打击的武器。一旦再次发生此类事件,韩国军队能用“魔鬼杀手”巡飞弹搜索隐藏在洞穴或其他隐蔽位置的朝鲜炮兵阵地。不过韩国军方更倾向于用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长钉”NLOS导弹完成这一任务。目前,“长钉”NLOS导弹已正式列装韩军,这也导致“魔鬼杀手”获得韩国军方订单的希望变得渺茫,因此极力向国外潜在用户推销。
“战友”(Warmate)巡飞弹由波兰WB电子公司研制,全弹长约0.5m,质量为1.3kg,动力装置采用低噪声电动机,巡飞时间约40分钟,全弹采用复合材料制成。该巡飞弹主要为特种部队研制,可由单兵便携式发射器或无人机等空中平台发射。公司研制了两款产品,一种为攻击型,配装光学导引头和700g战斗部;另一种为侦察/攻击型,兼具侦察和攻击能力,配装功能更强大的双通道高分辨率光学或红外传感器、激光指示器和质量为200g的战斗部。
编辑/刘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