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世界商会巡礼

2015-09-10罗三洋

中国民商 2015年12期
关键词:商会孙中山广东

罗三洋

语言学误导“商会”

公元1599 年成立的法国马赛商会,被许多材料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商会。就组织性质而言,这一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误导。在以前的篇章中,我们已经看到,在1599 年之前很久,地球上就出现了商会,而且范围遍及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也包括法国。然而,把公元1599 年成立的法国马赛商会当做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商会”,确实有其道理:主要是语言学上的原因。

现代英语称商会为“chamber of commerce”, 而“chamber”和“commerce”两个词都来自法语,所以必须等法国人先发明“chamber of commerce”之后,这个词组才能进入英语。早期英语和法语关系极为密切,11 世纪的“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基本上就是法国的殖民地,英国上层社会普遍说法语,社会中下层人说的英语中自然也就有了许多法语成分。中世纪的英国虽然经济并不发达,却也有自己的商会,当然不叫连法国人都还没有发明出来的“chamber of commerce”,而是叫做“merchantguild”, 译为“商业公会”,主要由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组成。事实上,“merchant”和“guild”这两个词也是法语。此类商业公会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都普遍存在,只有名称的差异,其组织性质与近现代的“chamber of commerce”基本一模一样。

14 世纪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最终英军于1453 年被赶出法国。从此,英格兰与法兰西的关系迅速疏远,英国文化中出现了“去法语化”浪潮,转而向德国寻求支持。于是,德国汉萨同盟控制了英国的外贸市场,在伦敦建立了公所“钢院”,对日后的英国商业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汉萨同盟在16 世纪没落时,英国羽翼丰满,再也无需仰人鼻息,“merchant guild”这样的词便不再流行。然而,在被英格兰侵占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地区,人们依旧排斥英语,喜欢使用更为优雅和准确的法语。17 世纪,启蒙运动几乎同时在法国和苏格兰爆发了,承载新思维的法语读物横扫欧洲大陆,排斥法国文化的英格兰也未能免俗。于是,17 世纪至19 世纪,法语重新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流行语言。毫不奇怪的是,大不列颠最早的“chamber ofcommerce”于1768 年出现在英吉利海峡上深受法国文化影响的泽西岛,同年,北美十三州也成立了纽约州商会,它很快成为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活跃组织。随即,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纷纷成立自己的“chamber of commerce”,而英格兰本土的“chamber of commerce”却要拖到19 世纪才成立。当然,这不代表当时英格兰本土的商业经济不如泽西岛、纽约州、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发达,而只是说明英格兰人的文化理念太保守,迟迟不能接受新概念。

有道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英格兰人接受“chamber of commerce”这个概念很晚,却在将它发扬光大方面出力最多。19 世纪,大英帝国的炮舰横扫地球所向无敌,英语成为世界第一语言,“chamber ofcommerce”这个法语词组便通过英语,成为了“商会”概念的标准表达形式。

法国人发明“chamber of commerce”这个概念,当时还经历了一番波折。马赛商人受繁荣的意大利商业组织启发, 于1599 年创建首个“chamber of commerce”时,由于这是个全新的词组,市政府不允许注册。两年后的1601 年, 巴黎倒是合法注册了一个“chamber ofcommerce”,但它是一个检查工商业问题的委员会,属于临时性政府机构,其成员均为公务员而非商人,并不符合“商会”这个概念。等到这个委员会解散了以后,马赛商人又打了几年的官司,终于在1650 年成功地登记注册“chamberof commerce”组织。1664 年,同为法语国家的比利时布鲁日商人也登记注册了“chamber of commerce”,从此这个概念渐渐风靡欧洲, 取代了以往的“merchantguild”。欧洲商人如此喜欢“chamber of commerce”这个新词组,是因为“chamber”在法语里的本意不是民间公会,而是国家议会,“commerce”本指国家间的大宗贸易,加起来可以给商会增添几分朦胧的政府背景。归根结底,“chamber of commerce” 听上去比“merchant guild”更加气派,听上去像是做大生意的大老板俱乐部,故而迎合了商人的自尊心。

文字游戏背后的野心

用“chamber of commerce”取代“merchant guild”,表面上只是文字游戏,却透露出欧洲商人的野心:他们理想中的商会,应该是能够与政府和议会平起平坐的强大社会组织。换言之,就是朝着曾经一度取代政府和议会,成功夺取政权的古巴比伦商会这一宏伟方向而努力。

“chamber of commerce”风靡西方世界的18 世纪和19 世纪,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最迅猛的时代,商人们似乎无所不能,一日千里地拓展着自己的财富。然而,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商会似乎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宏伟目标:别说是像古巴比伦商会那样,取代议会,夺取政权了,其影响力似乎还不如18 世纪和19 世纪大。欧美商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限制欧美商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强大的工会,二是风靡世界的自由主义。

在现代英语里,工会被称为“trade union”。这个词组看上去很奇怪,因为它直译过来恰恰就是“商会”或“贸易联盟”的意思,而与工人毫无关系,甚至是工人的对立面。英语世界里的工会为什么要挂着羊头卖狗肉?

原来, 和马赛商人会迟迟不能注册“chamber ofcommerce”一样,工会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受到压制,“worker guild”或“union of labours”之类的组织名称都不能注册。无奈,工人组织只好效法商会玩文字游戏,搞出来“trade union”这么一个词组,让政府误以为它也是一种商会,这才注册成功。

工会与商会的相似性,绝不仅名称变更这一点。工会古已有之,古代中国、中世纪欧洲都有很多同行业工人的协会,当然,它们都不叫挂羊头卖狗肉的“trade union”,而是名正言顺的“木匠协会”、“陶瓷工协会”、“纺织工协会”等。近代兴起的“trade union”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泛行业工会,它比古代的同行业工人协会规模更大,能够组织起大型罢工,可以反抗强大的近代西方商会,并善于动用法律武器。

自从古巴比伦人发明商会以来,商会就一直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商会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国家政权,在西方国家,能够抑制商会权势的,只有工会这一种力量。两者的矛盾不时引爆激烈的冲突,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就有所体现,并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增长,逐步上升为西方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1848 年欧洲革命。1848 年春季,巴勒莫、巴黎、米兰、罗马、柏林、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等欧洲各国主要城市的工人和学生几乎同时发起反政府暴动,显示了工会的强大组织能力。革命所到之处,商会一败涂地。虽然这次革命大多被镇压下去,但工会依然通过反抗获得了许多法定权益,限制了商会的利益。之后,随着社会主义浪潮的兴起,类似的革命一再重演,几乎每一次都以商会的让步和工会的获益而告终,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1886年的美国大罢工,从此,八小时工作制在西方各主要工业国普及开来,此后各种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补偿等保障工人权益的制度应运而生,沉重打击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商会。

19 世纪风靡西方社会的罢工与革命,不仅都由工会推动,更与一种新思潮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这就是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用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思想利器,因为资产阶级需要自由变更经营范围、自由发明推广新产品、自由雇佣工人,需要打碎地主阶级限制人员流动、固定终身职业的传统法律。然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自由主义却很快被工会所用,变成了无产阶级用以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利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进一步推动了自由主义的风潮。

在工业革命早期,二三个商人和工程师,再加上几百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文盲工人,就构成了一个标准的企业。这时,自由主义思想只对资产阶级有利,与普通工人毫无关系。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文盲已经不足以应付大多数行业的生产活动,资产阶级不得不加强工人子弟的教育。结果,工人子弟的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效率固然得到了提高,却也纷纷成了自由主义的信徒。

他们不再逆来顺受,不再接受过于艰苦的工作条件,对薪酬的期望也大幅增长,这都是资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但是,工会人多势众,又从商会那里学会了太多的斗争经验,商会几乎拿工会没有办法。为了自身的利益,商会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加强科技的创新发展,从而减少对工人的依赖,于是便有了电气化革命。

电气化革命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使资本家得以聚敛更多的财富,但它对商会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的商会要成员缴纳会费,定期召开会议,就货物买卖价格达成一致,说合生意协定,调解成员之间的经济纠纷,给政府提出促进商业发展的方案。但在电气化时代,工作节奏极快,商人们都很忙,很难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召开会议。于是,新式的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应运而生,互联网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商会概念。推特、脸书、微博、微信等新式通信手段都给商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传统商会相比,它们能够更快速地说合生意协定,而且全都免费,无需缴纳会员费。电气化时代,是一个崇尚免费的时代。此外,货物买卖价格每时每刻都在互联网上即时更新,几个月前制定的计划很难应对。如果按照传统模式运作,经常是还政策没有推出,这个行业就已经过时了。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商会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1919 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会组织在美国成立,这就是如今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商会(ICC)。国际商会现下设24 个专业委员会及工作机构。这24 个专业委员会是:国际商会——联合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经济咨询委员会、国际贸易政策委员会、多国企业和国际投资委员会、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计算机、电报和信息政策委员会、银行技术和惯例委员会、知识和工业产权委员会、环境委员会、能源委员会、海运委员会、空运委员会、税务委员会、有关竞争法律和实务委员会、保险委员会、销售、广告和批售委员会、国际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局、国际商会仲裁院、国际商合国际商业法律和实务学会、东西方委员会,国际商会/ 中国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海事局、国际商会海事合作中心、国际商会反假冒情报局。国际商会的成立,标志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商会组织也在中国掀起了狂风骤雨,一举颠覆了大清王朝。

近代华人商会兴于大洋彼岸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失败告终,按照《南京条约》的规定,清朝被迫解散自己的最大商会——广东十三行。在此后的几十年内,“中国制造”在太平天国战争和西方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一败涂地,中国的传统商会纷纷瓦解。胡雪岩在1885 年的自杀,体现了中国传统商人和商业组织的绝望心态。同时,在上海等少数东南沿海城市,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兴商人却逐渐崛起,开始取代传统商会的地位。然而,由于资金有限,这些中国商会已经不再执华人经济之牛耳了,华人商会的未来在大洋彼岸。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大批华工年复一年地被外国商人以“猪仔”的名义用船运往世界各地,很多华人从此在海外安顿下来,不再返回中国。其中,定居在美国的华人数量最多,因为美国这时相继上马了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等大工程,就业机会多。美国此时十分欢迎华人移民,1847 年,容闳等首批中国留学生抵达美国。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时,美国华人数量已经超过10 万。有些挣到钱的华工幸运儿转而在美国经商,尤以经营饭馆和洗衣店的华人为最多。数量庞大的美国华人( 几乎全都是东南沿海的汉族) 集中生活在几个商业中心,不可避免地要结成社会组织,方案是现成的:天地会。

早在1848 年,天地会就在美国设立了第一个机构——洪顺堂。洪顺堂隶属于天地会在东南亚的组织“义兴公司”,据说是由郑成功的部下建立的。此后,在洪顺堂的带动下,几乎每年都有新堂在美国建立,其中以1853 年在旧金山成立的致公堂规模最大,因为美国警方在1854年查封义兴公司总部,此后义兴公司的大部分成员都加入致公堂。

致公堂成立初期,由于多数有地位的美国华人都经商,所以致公堂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也为华人提供法律保护,组织宗教活动,美国政府经常将其视为商会。久而久之,除了在入会仪式上之外,致公堂内基本无人提及天地会的宗旨“反清复明”,俨然也把自己当成了普通的商会或同乡会。此时的清政府虽然在19 世纪的历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战争中一再败给西方列强,但并未割让多少领土,主要是出让经济利益,很多中国人对此还不以为意。直到1894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将台湾、澎湖和辽东( 后赎回)等大片国土割让给日本,才真正震惊了对土地特别看重的华人社会。广东医生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遭到冷遇,愤而决定投身反清事业。然而,他在广东、香港和日本各地奔走数年,响应者寥寥。1896 年,孙中山来到美国,试图说服美国华人资助“反清复明”事业,不料就连致公堂盟长黄三德都对此毫无兴趣,多数美国华人倾向于康有为的“保皇派”,孙中山的香山( 今广东省中山市) 老乡更是“最恶之,所到皆饷以闭门羹”。孙中山的讲座听众寥寥,他被迫转赴英国,却被清朝间谍抓获,险些被引渡回国处死。由于在欧美得不到多少支持,孙中山只好又返回东亚,来往于日本、香港之间。1900 年,孙中山经多年准备,发动惠州起义,结果被清军轻松击溃,精英损失大半,无计可施,又来到夏威夷,向美国华侨求助。孙中山发现,美国华侨几乎都是致公堂成员,为了获得支持,他于1904 年1 月11 日加入致公堂,成为黄三德麾下的“洪棍”,会内人称“孙大哥”。

破家为国投身革命

此时正逢日俄战争爆发,外国侵略军在满族的根据地东三省打仗,清政府竟宣布中立,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者都意识到:“今满洲为其祖宗发祥之地,陵寝所在之乡,犹不能自保,而谓其能长有我中国乎?此必无之理也。”于是决心致力于反清事业。通过在美国的亲身体验,许多美国华人都意识到,“反清复明”的口号早就过时了,与中国传统的“家天下”相比,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更为优越。经过黄三德与孙中山等人的讨论,致公堂于1905 年2 月4日改组,选举黄三德为“总理”,颁行新章程,宣布“本堂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当年7 月30 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和黄三德一样担任“总理”,宣布的革命宗旨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与致公堂新章程的宗旨一字不差。可以说,中国同盟会就是致公堂的东亚分会。

孙中山加入致公堂以后,获得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者的全力支持,每位美国天地会成员每年向他捐款2 块银元,此外还专门设立“洪门筹饷局”,动员美国华侨捐款,很多人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来资助革命,后来黄三德甚至抵押了致公堂的总部大楼,筹款总额达天文数字。可以说,美国天地会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交给了孙中山,同时还不惜人力物力为孙中山在世界各地的媒体上造势,使其成为国际名人。在美国华侨的资助和宣传下,世界各地华侨纷纷慷慨解囊,特别是东南亚华侨更是大批亲自返回大陆参加革命。然而,孙中山组织的反清暴动屡战屡败。1911 年6月,孙中山命令中国同盟会的残余成员并入致公堂。更出乎孙中山、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人意外的,是哥老会领导的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却在此时修成正果,完成了辛亥革命的伟业。

哥老会源于天地会的分支,组织与天地会类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太平天国起兵时,早期主要依赖天地会、哥老会的力量,但在取得阶段性成功时,便大力推行“拜上帝教”,摧毁所有中国传统庙宇,废除各种传统习俗,结果与天地会、哥老会决裂。曾国藩利用这个机会,组建起以哥老会成员为核心的“湘军”。湘军的成功,激励清政府在华东引导天地会成员另组“青红帮”,将天地会的宗旨“反清复明”改为“安清保清”,并派李鸿章组建起以青红帮成员为核心的“淮军”。最终,湘军和淮军联手绞杀了太平天国。从此,哥老会、青红帮的势力进一步坐大。蒋翊武、黄兴等哥老会成员领导的武昌起义能够成功,与哥老会在湖北清军中势力庞大有直接关系。

然而,武昌起义一直是瞒着孙中山、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人组织的,因为孙中山等人一直坚持革命要由海外华侨领导,首先在广东发动反清暴动,控制整个广东省之后再北伐,看不起哥老会,认为他们太“土气”,只配给天地会打下手。结果,海外华侨领导的天地会起义军虽然拥有先进的美式装备,却因水土不服,纷纷失败,哥老会的“泥腿子”却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由于八旗军主力早已在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歼灭,清朝不得不起用北洋军阀袁世凯镇压武昌起义。袁世凯是李鸿章旧部,北洋军脱胎于淮军,其核心均为青红帮成员。三大会党一合计,自相残杀太愚蠢,不如把清朝灭了,没有其他军事力量的清朝于是不战而亡。

清朝灭亡后,在如何处理满族的问题上,军事力量最强的袁世凯青红帮还坚持“安清保清”,经济力量最强的黄三德天地会仍要“驱除鞑虏”,像太平天国一样对满族大开杀戒。孙中山虽是天地会大佬,此时却站在青红帮一边,主张满族和汉族都是中国人,应当纳入民族主义的保护团结范畴,不要再打压杀害,结果大大触怒了天地会。更有甚者,孙中山配合袁世凯,拒绝承认天地会为合法组织,黄三德亲自去广州恳求,孙中山、胡汉民都置之不理,使天地会在中华民国仍处于黑社会地位。后来,国民党史学家都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但在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人看来,孙中山才是“窃国大盗”,以“驱除鞑虏”的名义拿走了上千万两白银的天地会成员捐款,革命成功后却不“驱除鞑虏”,还拒绝承认天地会为合法组织,断了弟兄们的官运,实在是可恶的叛徒。

为了支持辛亥革命,成千上万的海外天地会家庭家破人亡,幸存者也沦为社会最底层,只能靠非法手段谋生,海外华人的地位因而大大下降。不难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天地会的关系迅速恶化,很快就发展为你死我活的关系。打响双方第一枪的人,名叫蒋介石。

1912 年初,沪军都督、青红帮大佬陈其美与浙江参议部长、南洋华侨、天地会成员陶成章竞选浙江都督,陶成章竞选资金雄厚,呼声较高。陈其美见选情不利,于是派自己在青红帮内的小弟蒋介石于1 月14 日在上海医院内开枪打死陶成章,蒋介石由此闻名全国。孙中山虽然悼念陶成章,却并不追究凶手,反而将陈其美、蒋介石视为心腹,在他们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至此,大部分天地会成员都与孙中山决裂。没有了天地会的支持,孙中山失去了政治和经济力量,几次讨袁护法均告失败,被迫返回广东老家。

广东天地会与孙中山、胡汉民的关系也不好。辛亥革命后,广东都督胡汉民签发的第一份命令,居然就是枪决天地会和同盟会成员、广东民团团长黄世仲,12 天后又枪毙了另一位天地会成员许雪秋,双方从此结下血仇。1916年陈其美遇刺后,蒋介石等青红帮成员紧随孙中山,对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与天地会的关系也越来越坏。天地会在广东的主要领导人、广东省长兼粤军司令陈炯明一直力图调和双边关系,但在1922 年仍不免兵戎相见。由于徐世昌辞职后,孙中山拒绝履行与徐世昌一同下野的诺言,受到段祺瑞、蔡元培、胡适等社会名流的抗议。受其影响,陈炯明的部下发动反孙兵变,孙中山与蒋介石亲自上军舰开炮轰击陈炯明军营,陈炯明被迫辞职以平息战乱。这期间,黄三德等天地会领导人一直坚定地支持陈炯明,兵变后还在报刊上嘲笑孙中山为“孙大炮”,讽刺说:“今先生‘大炮’之徽誉腾于内外,伟人变作匪人。先生利用洪门( 天地会) 之伎俩又出。先生衰时则倚庇于洪门,盛时则鄙屑洪门,避之若浼。今盛而复衰,又欲与洪门亲密。先生休矣!”

广东商团事件标志一个时代结束

辛亥革命后,在天地会的支持下,广东商会有较大的发展,还成立了广东总商会和广东商团,可谓商会林立。为了在军阀割据时期维护商业利益,广东商团仿效欧洲东印度公司,购买军火,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孙中山返回广东后,一开始与广东商团关系亲密,多次接受其捐款,但后来在蒋介石和苏联代表鲍罗廷的影响下,转而对广东商团猜忌、敌视。1924 年8 月,广州政府扣押了广东总商会会长兼广东商团团长陈廉伯合法进口的一批枪械。10月,孙中山查明真相后批示放行枪械,但鲍罗廷却鼓动广东工团游行阻止,与商团发生流血冲突。鲍罗廷立即添油加醋地报告孙中山,孙中山大怒,当夜命令蒋介石率军突袭位于广东十三行旧址的广东商团西关总部,打死数百人,陈廉伯等商团领导人逃亡香港,广东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孙中山的身体与精神都因广东商团事件受到了无可挽回的损害,一个月后离开广州,抵达北京不久便病逝了。孙中山的死在中国大陆引起大规模哀悼,但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却引起天地会成员的广泛庆祝,黄三德等人还专门著书立说,对孙中山进行严厉批判:“孙文之利用洪门,确是忘恩负义,只为其自立私党起见,而背大公无私之训。”

天地会商人对国民党如果有过幻想,在广东商团事件之后也彻底破灭了。1925 年10 月10 日,陈炯明、唐继尧等天地会大佬在美国旧金山将洪门致公堂改组为中国致公党。因受国民党的迫害,直到1949 年,致公党才得以返回中国大陆。蒋介石政权虽然表面上维护商人权益,但它维护的都是青红帮商人的权益,而青红帮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势力,在海外更是影响极其微弱,不能全面代表中国商人。正由于青红帮在海外受天地会排挤,蒋介石政权一直很难获得欧美的重视,即便宋美龄多方活动也收效有限,严重制约了国民党政权的发展。

广东商团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此之前,中国商会破家为国,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结果却因政治上的幼稚而一再被利用、被抛弃、被镇压;在此之后,中国商会将战战兢兢地迎来阶级斗争的时代,最终否极泰来,破茧重生。

猜你喜欢

商会孙中山广东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中国西班牙商会
广东舆情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保定商会档案及其出版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