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让我们惊艳的策展人

2015-09-10张爽

中国报道 2015年2期
关键词:宋庄策展画廊

张爽

30年中,策展行业人才辈出,高名潞、冯博一、顾振清、杨卫、黄燎原、杜曦云等老中青三代策展人前赴后继,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策展经历和鲜明的主题。

艺术策展人在中国是新兴行业。从“85青年美术新潮大型幻灯展”到2014年 “移动互联网上的艺术”,独立策展人行业在中国已有30年历史,人才辈出。高名潞、冯博一、顾振清、杨卫、黄燎原、杜曦云等老中青三代策展人前赴后继,每个人都有卓越的策展经历。

高名潞:行业开门人

高名潞1949年出生在天津,做过知青、《美术》杂志编辑、哈佛博士,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教授。20世纪80年代,展览场地只有官方美术馆,民间策展人要有主办单位出面才能动用官方美术馆。高名潞从1985年起筹备《中国现代艺术展》,历经四年才做成。该展不但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开启了一扇开放的大门,也确定了高名潞作为学者型策展人的身份。

从1995年到1998年,高名潞又用将近四年策划了迄今为止在西方最大型的中国当代艺术展《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该展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巡回展出。策展时,主办机构亚洲协会强调展览顺序从“政治波普”开始。高名潞坚决反对:“必须从80年代的新潮美术开始,90年代也不只有‘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还有‘公寓艺术’,这些艺术家呆在十几平方米的小空间创作,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普遍的生存现实,是他们创造了真正的中国前卫艺术。如果你们只要‘政治波普’,可以另请高明。”

“中国当代艺术最初不得不模仿西方,但最终要走自己的路。”高名潞从没把策展当职业。按他的话说,中国当代艺术史还得有学术,国家和这个时代更缺少坐冷板凳的研究者。

冯博一:不做风花雪月的展览

冯博一1960年生于北京,大学专业是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无论高名潞还是冯博一,都不叫策展人,但都在做展览。直到1998年他们才开始用台湾评论家陆蓉之从curator翻译过来的“策展人”一词。

1993年,冯博一和徐冰等人一起编辑了《黑皮书》,这是一本中国前卫艺术较早的重要文献,他认为那年是他做策展人的开始。冯博一早期被当代艺术圈公认为最好的策展是1998年的《生存危机》和2004年的《左手与右手》。

“那时只要找到场子,租金很便宜”,馮博一只花5000元就把大窑炉租了一个月,做《左手与右手》大型前卫艺术展。现在大窑炉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尤伦斯艺术中心,5000元连一小时都租不到。冯博一觉得那时跟艺术家沟通比现在容易得多,他们当时没处做展览,策展人想给他们办展览,两厢情愿。

冯博一说:“我不做风花雪月的展览,总觉得他们是在追求古人的感受,但仅仅模仿前人的情绪和感受在今天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表现这个时代的特征,才具有当代性,才有可能超越。”

冯博一策划的每个展览都极具挑战性,“《左手与右手》是中、德当代艺术展,它隐喻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差异正日益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既不可分割,又相互独立。”这次展览,他选择的是中、德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艺术家。

冯博一直率地说:“策展人的生存空间很大,学术上做到位,收益上不是问题,这是中国特色。在国外,独立策展人生存很难。凡是在中国长期坚持做展览的,现在都生活得很好。年轻一代策展人几乎都有博士文凭,但比起做研究,他们更愿意做展览。”

顾振清:一年七个大展

顾振清1964年生于上海,复旦历史系毕业,他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艺术圈戏称2003年是“顾振清年”,因为这一年,他一共策划了“二手现实”、“另一种现代性”、“欢乐颂”、“木马记”、“各玩各的”、“趣味过剩”等七个大型重要展览,这一纪录到现在都没有人打破。

2000年是当代艺术展彻底打开局面的一年。那年官方的“上海双年展”和民间的大型当代艺术展并驾齐驱,不分雌雄。顾振清那一年在中国六座城市做了《人与动物》当代艺术巡回展,并在上海原弓美术馆做了《异常与日常》大型展览。2001年,顾振清成为首届“成都双年展”主策展人。2006年,他成功策展《英国利物浦双年展·中国馆》。

2000年,顾振清策展《异常与日常》,赞助商中途消失,场地费、印刷费、设计费、车马费、开幕酒会、保洁费等都要由顾振清自己出钱。开幕式之后第三天,10个单位同时向他要钱,可他发现自己一分钱都没有了。他当即征求妻子意见,卖掉了他们沈阳的房子,付了所有单位的费用。那次展览很成功,但作为自筹经费的独立策展人,顾振清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顾振清现在很少再自掏腰包策展了。2012年顾振清受邀在上海策划了《心动上海——一汽-大众奥迪艺术展》,该展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他获得策展费50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个职业策展人来说,策划大型展览的策展费一般为3%到10%。

顾振清认为优秀策展人应具备以下要素:追求个人风格,与各种机构谈判的能力,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杨卫:想把宋庄艺术节做成民间大展

杨卫1969年生于湖南,原为画家,曾亲历艺术家从圆明园画家村集体迁移到宋庄小堡村的整个过程,至今居住在小堡村。

1996年是圆明园画家村的最后一年,杨卫组织了反映中国普罗大众生存状态的“艳俗艺术”展。展览之后,为了回答所有人的问题,不停地写文章,阐释什么是“艳俗艺术”。在此过程中,杨卫发现,对当代艺术的阐释比创作本身更重要,从此他转入策展行业。当时,他清醒认识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大都带有迎合西方的倾向。在后来的近20年中,杨卫一直在清理这些问题。他提出,当代艺术应该是自然摆脱西方影响后生发出来的中国当代本土艺术。

宋庄的城镇化发展与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当代艺术家定居在那里有关。北京市政府希望宋庄成为中国艺术区的模板,批准宋庄办艺术节。杨卫很想把宋庄艺术节做成民间的当代艺术大展,他成为2006年到2008年“宋庄艺术节”的总策展人,并提出“打开宋庄”的理念。

2013年之后,宋庄艺术节被文化部升级为“中国艺术品博览会”,走上商业之路。杨卫通过多方协商保留了“宋庄单元”、“青年艺术家推介单元”,两个单元展区保留了宋庄作为当代艺术前沿的面貌。

多年来,杨卫策展始终追求文化价值,即便策展人一年的收入只有二流艺术家卖一件作品的钱,杨卫还是很乐观,“我一年做几个展览也可以过得很好。”

黄燎原:为了吸引年轻艺术家和艺术收藏者而做展览

黄燎原1965年生于北京。他是中国最有名的摇滚音乐经纪人和评论家。2004年,黄燎原策划了杨少斌在国内的展览,第一天就卖出七幅画。此后,黄燎原与中学校友张锐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内合伙開了北京现在画廊。

2008年,现在画廊作为中国本土画廊,第一个入围全球顶级博览会——“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得西方关注。之后,黄燎原将现在画廊从工体搬到草场地。

现在画廊虽只有10岁,已经算得上中国的老画廊了。初期,外国收藏者占八成,现在倒过来了,中国收藏者占九成。

2008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画廊赔钱三年,为了策划画廊每年的六次展览和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展览,黄燎原从亲属那里借来上百万元作为策展资金。2012年,画廊又重新走上正轨。

与现在画廊签约的艺术家大多是80后,到目前为止,画廊还没有培养出大牌艺术家,作品虽然好卖,但价格很低。很多艺术家卖掉作品是有条件的,比如《周洁的36天》展览,艺术家周洁赤裸躺在自己编织的钢刺床上睡觉36天,展览很成功,《纽约时报》等国内外媒体都报道了这次展览。这个作品所表达的“给过人温暖的日常东西会变成可以伤人的东西”的主题引起观众共鸣,很多人都想收藏周洁睡过的钢刺床或玩具,但周洁要求所有相关作品包括录像在内一起卖,到现在还没找到买家,因为除了美术馆,个人收藏者没有地方存放这些作品。

作为现在画廊的策展人,黄燎原所有的策展计划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艺术家和艺术收藏者。

杜曦云: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

1978年出生的杜曦云,2006年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2007年跟随高名潞来到北京。入行才两年,就提出 “移动互联网上的艺术”和“古典当代艺术”两个颠覆性的新概念。

除了大型展览《艺术与社会进程——中国当代文献展》之外,杜曦云更喜欢2013年在天津美术馆和石家庄美术馆做的《个体生长》巡展。他始终在探讨“个体存在”这一主题。

2014年,杜曦云的兴趣明显和其他策展人拉开了距离,他的“移动互联网上的艺术”颠覆了被他称之为“古典当代艺术”的历史。杜曦云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自拍 Selfie》是摄影家刘铮在移动互联网上发起的项目,他号召陌生人自拍自像,由他把这些照片发到社交网络中。很多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每一位自拍者的创造力让旁观者应接不暇。作为策展人,杜曦云所做的只是告诉大家,这种移动互联网交流方式是“零成本移动互联网上的当代艺术”。杜曦云说:“智能手机已经变成了美术馆,移动互联网令当代艺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猜你喜欢

宋庄策展画廊
关于策展
北京宋庄(诗歌)
宋庄的宿命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画廊
画廊
“转体与重建”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