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浪潮,活下去
2015-09-10陈华
陈华
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如果你要创业,请不要盲目,要有意识地寻找方向,这个方向必须跟当时的创业潮是匹配的。
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
不难发现,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其实是踩准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
比如1998年诞生的搜狐、新浪、百度等门户和搜索巨头,踩准了互联网启蒙的浪潮;2005年左右诞生的优酷、58同城、赶集、去哪儿等UCG产品形态的公司,踩准了用户参与的浪潮。
从2010年开始,我们迎来了第三次浪潮——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这股浪潮已经孵化出微信、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司和产品。
通过前面这三波创业潮,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创业是一波一波的。这样就衍生出一个问题,怎么样才知道什么时间点是一个风口,什么时间点是一个创业潮呢?
其实整理一下新闻里那些拿到钱的公司在做什么样类型的业务,就明白风口在哪里了。新闻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风口。
但是并不见得一定要去做跟别人一样的事情。每一波创业潮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领域,它不是一个很窄的产品方向,那么在大领域里面,我们能做什么事情呢?
从实操的层面上讲,用什么办法进行方向选择?
找方向的标准化议程
在做唱吧以前,我们团队大概做了三四个方向。所以在2011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十个人的团队什么活儿都不干,全职找方向。
当时我们已经发现移动互联网是大浪潮,所以打定主意要做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我们团队有搜索引擎、电商、生活等方面的经验,于是就想当然地以为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就能找到好的方向。
但实际上,我们什么都没想出来。
于是,我就去全球的App Store里面研究排在所有榜单和类目前20名的产品,用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标准去评价所有的产品。
第一个标准是,市场规模是否足够大。
市场规模就是当你看到这个产品时,能想象到它未来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人会使用它。当你看到一个产品,想来想去也就几十万人会用,说明这个领域不值得考虑,因为它不够大。
第二个标准是同领域是否有巨头。
既然已经是排在前20的产品,那么至少说明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公司做得不错。但如果这家公司是创业公司,而非巨头,那么可以认定,在这个方向上没有足够大的竞争对手,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第三,能否再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形态。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产品已经有了上百万的用户,你的团队能否把这几百万用户变成几亿用户。说到底,就是你能不能做出产品创新,这个产品创新,能够超越前面已经有人在做的产品形态,或者更好。
最后一点,因为创业公司都很缺钱,所以产品是否有自我口碑传播能力就很重要。在产品形态上,它最好天然就具有一个人用了之后会主动地告诉周围朋友的属性。
这样就能实现一传十,十传百,快速增长的目标。如果它没有自主口碑传播能力,创业团队就不得不花大量的钱去买初始用户,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另外几个点,未来这个方向它能做多大?它能赚谁的钱?未来的付费用户群体是谁?有没有一个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使得这个方向不只能够收获用户,还能收获到钱?
经过以上标准的筛选,做唱歌领域的方向一直没有被淘汰掉。
当时做这类产品的公司基本上还是把K歌当成一个传统的软件来对待。软件公司的想法就是首先这是一个工具,你想用我的工具,你要掏钱。所以很多这种产品就是一个能够唱歌的工具,每唱一首歌要交几块钱,它只有非常少的几首歌可以免费唱。即使在这么苛刻的情况下,认为它仍然冲到了某个榜单的前几名,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方向。
有层次地传播才是好社交
工具实际上是一个圈用户的好方式,但是工具的竞争门槛是非常低的,你能做工具,别人也能做工具,巨头更能做工具。
什么是有黏性的?社交关系才是有黏性的,两个人之间建立了这种联系,它才能够长期地保留下来。
于是我们设定了几个具体的方向。
首先解决其他K歌工具的问题。所有的歌全部免费、曲库量足够大、所有的声音都要经过美化,你唱出来的声音要比你想象的更好听。说实在的,它就是声音的美图秀秀。如果你今天拿唱吧来唱歌,你会发现录出来的声音往往比你想象的好听很多,因为有一大堆工程师在声音的处理上,花了很多的精力。这是工具层面的创新。
第二个层面体现在社交上。社交最困难的是让产品有自我传播能力。于是唱吧做了打榜的设计。唱歌天然就是跟打榜结合在一起的。对于用户而言,唱吧提供了大量的榜单,唱歌就是要去冲榜单。
为了自我传播,团队设计了三个维度的传播机制。
第一个维度是服务新用户。新用户才开始使用,因为还没有加好友是很孤独的。所有当新用户唱完歌后,系统会告诉用户“你击败了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去弥补没有朋友捧场的窘境。系统打完分之后,下面就出现一个分享按钮。
这是第一波的主动传播,用户一唱完,马上系统就告诉你,你唱得真好,他就会去分享。
第二个维度是服务用户的好胜心。当新用户分享完自己的歌曲后,就会吸引朋友同样进入这个体系,就可以互相点赞、送花。这下用户就要想既然有人说我唱得不错,凭什么我不能上榜,这个榜单摆在那里,我一定要冲上去,就出现了第二波传播。
第二波传播动力是想上榜,用户会要求身边所有的朋友、QQ群、微信群、“哎,我发歌了啊,赶紧过来给我送个花,不送花不是朋友”。用户为了上榜,把周围的朋友全部拉进来了。
第三个维度是服务草根偶像。当有一个人,真唱得还不错,长得还挺不错的时候,他就会有一堆的粉丝。这些粉丝不见得是他的朋友,而是一大堆陌生人。这些陌生人还挺喜欢他的,觉得我每天能听你唱的歌我就满足了,不听你唱歌我今天晚上没法睡觉。这种崇拜是让这些人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爱一个人,所以就实现了第三波的主动传播——当我喜欢的人在榜单上被另外一个人踢下来的时候,我受不了了,我必须拉上我所有的亲戚朋友,给我喜欢的人投票,所以这就是唱吧的第三波的口碑传播。
强工具,强社交,主动传播,我们发现,唱吧这样一个产品形态做出来,不火是没有道理的。所以2012年5月31号上线,5天冲到App Store第一名,没有花一分钱10天获得100万用户,80天获得1000万用户,1年半的时间获得1亿用户。
深挖被大浪卷起的痛点
现在唱吧已经有2.6亿的用户,增长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力。其实这种快速增长也是有规律的。
第一点还是时机。2012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年,小米手机卖得最好的那一年,就是2012年,陌陌也是2012年获得了大的增长,微信也是在2012年崭露头角。
当时所有人的手机都从原来的功能手机换成智能手机,每一个人都在找好玩的应用。当一个新的平台出现的时候,最强的需求就是娱乐需求。因为我买了一个新的手机,我首先想的是怎么玩,其次才想的是怎么用。
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那些移动电商提出的移动服务的概念太早了,但是移动娱乐就特别合适。在那个时间点,大家都有娱乐的需求。再加上唱吧有内在的强工具性,并不需要教育用户什么叫做KTV,我只告诉你,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KTV,就有一大堆人进来了。
其次是产品本身的传播体系,实现了大范围的口碑传播。当时唱吧刚刚上线才几个礼拜,微信的张小龙就找过来说,你们这个产品怎么传播的?我去找一个理发师,理发师都在玩你们的产品,也没看见你们的广告。然后我当时就跑到广州,去跟他介绍了一下唱吧是怎么做的。
说实话,现在再做一个娱乐性质的产品可能已经无法达到唱吧的高度,因为那股浪潮已经快过去了。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唱吧的例子去学习有意识地抓住浪潮。去看一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痛点,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些痛点,已经被人家挖掘出来,但是又没有挖掘那么深,那么就抓住这个痛点,结合这个年代的大浪潮进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