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的巧思

2015-09-10郭爽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10期
关键词:熏香宫女香囊

郭爽

长信宫灯是中国古代工艺的精品,充满古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灯的结构十分精巧,持灯宫女的头部、右臂和灯座、灯盘、灯罩均可拆卸,携带及清洗极为方便。圆形灯盘可以转动,两块瓦状罩板能开合,可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和亮度的强弱。

持灯宫女跪坐,体中空,右手提灯罩,右臂袖很自然地作为排烟管道,蜡烛燃烧的烟通过宫女手臂吸入其体内。灯座盛水,宫女体内积聚的灯烟溶于水中,可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长信宫灯”得名于灯上铭文中的“长信”字样。此灯是作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

宫女的形象生动,身穿汉代最流行的曲裙深衣,为研究汉代妇女服饰提供了可靠证据。

灯高48cm,持灯宫女高44.5cm,通体鎏金,灿烂华丽。

Tips

汉代的灯

在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史上,汉代可谓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出土的生活器物集审美和功能于一体,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典范。其中,灯具设计是当时造物艺术的杰出代表,于细微之处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汉代灯具的品种和数量远远超过了战国时期,仅青铜灯具就有立灯、座灯、吊灯、行灯、提灯等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形式,不亚于今天灯的种类。其中,坐灯又有简便实用的豆形、卮形、耳杯形等,以及造型复杂的动物形、人物形等。特别是其中的各种动物形灯具和人形灯具,寄托着当时人们吉祥、美好的愿望。

镂空的熏球是一种熏香用具,也称『香囊』。唐代金银香囊独具特色:一方面,为满足功能需要,香囊多为球形,上半球的囊盖和下半球的囊体用子母扣扣合,一侧以铰链连接,另一侧以勾环相连;另一方面,金银香囊多采用悬挂的方式固定,不同于传统以腿为支撑的熏香器。

Tips

香炉与陀螺仪

香囊的使用原理,可以追溯至“被中香炉”的使用。“被中香炉”也称“卧褥香炉”,大约汉代就有文献记载。当时,帝王、贵族及富豪们不仅在室内熏香,以驱除臭气、邪气、蚊虫等,还要熏被。为了避免熏被引起火灾,人们发明了“被中香炉”,其结构、原理和唐代的熏球相似。

汉晋古籍《西京杂记》曾对“被中香炉”做了记载:“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现代航海、航空中不可缺少的仪器——陀螺仪的原理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充分的应用,比西方至少早了15个世纪。

香囊金银亮色相结合,镂空的装饰手法,既展现了精美工艺,也实现了熏香的功能。

表面装饰各种花卉纹、动物纹和多福多寿等吉祥图案,装饰题材丰富,透出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涵。

金银亮色相结合,部分鎏金的纹饰与银制的球体形成对比,气质高贵,又不失和谐。

精妙之处在于,不论香囊怎么摇晃,内外两个平衡环都会随之转动,从而使香盂的重心保持不变,香盂钵面永远与地面平行,香料不会倾洒出来。

香囊内外共分三层,中间两个圆环起到调节作用,用短轴将中间的香盂与香囊外壳铆接起来,最中间的小盂用于放置香料。

转心瓶是一种器形独特的花瓶式样,外瓶腹部镂空,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因此得名。转心瓶的结构十分复杂,对于工匠的技艺是一种考验,因此也特别能体现古人的巧思。

一只完整的转心瓶,内瓶与外瓶的尺寸要吻合,还要考虑到分开烧制以及烧后变形等因素,制作难度非常大,故传世品也较为稀少。

清代乾隆款青花转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据专家考证,明代转心瓶就有创制和出品。这种技术在清代得以发展,如粉彩镂空转心瓶,即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内瓶上绘婴戏纹图,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空空隙,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一样。

乾隆时期,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立体感大大增强。

Tips

诗意的传说

关于转心瓶,有一段流传已久的故事。

据说,明宪宗朱见深非常喜爱宫中那些造型奇巧、纹式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一天他突发奇想,召见派驻御窑厂官周芳誉,说:“云以风而动,画以情而动。这些御瓷也可以‘景’动于中。你等且去烧造几件来呈朕看看。”

周芳誉回到景德镇,与瓷工们一起研究,认为可以尝试使瓷器像民间纸扎的走马灯那样转动。但走马灯是靠点燃中间的蜡烛,使热气上腾,引起空气对流,驱使轮轴转动。瓷器却不像纸片剪影那么轻薄,不能靠烛火驱动。

一筹莫展时,周夫人轻唱一曲以示安慰,其中有这样一句词:“秋檐滴滴对愁寝,山路迢迢联骑行。这雨滴,这雨滴……”周芳誉突然想起古代计时的漏滴壶,进而想到以水冲动碓轮转动的原理。他迫不及待地召集能工巧匠一起商议,几经波折,终于设计、烧造出能自行转动的瓷器——转心瓶,外展画境,内动画景,进贡朝廷,大获赞誉。

猜你喜欢

熏香宫女香囊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中药消毒熏香研究概况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二则 暖阁熏香雪未晴
TREASURE TRAIL
李永文文创产品设计作品
伤不起的宫女
唐玄宗年间宫女游艺考
菊叶香藜干粉熏香抑菌研究
清朝宫女睡觉不能仰面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