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师的“地下情”

2015-09-10白怡然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三脚架胶片

白怡然

纽约地铁:通常,在地铁里表演、乞讨是件讨人嫌的事情,但在纽约地铁站里却有一群具有表演许可证的“正规”艺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个个身怀绝技,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是当之无愧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东京地铁:有一部电影叫做《迷失东京》,用这个名字来形容东京的地铁线路再适合不过了,复杂的线路和拥挤的人流,经常让旅行者迷路,好在现在可以使用手机中的地铁线路APP,地铁之行畅通多了。

莫斯科地铁:以富丽堂皇闻名世界,壮观的壁画、华丽的水晶灯、精美的镂空石膏,让地铁站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车的地铁环行线,更加奢华。

北京地铁:随着2015年多条新线路的开通,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超越莫斯科地铁,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路线。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地铁线便是北京地铁1号线,有人曾发现1号线的最西端存在着四个从未开放的神秘的隐藏车站。

1863年,英国伦敦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从此这种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地铁站也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道“地下风景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城市的独特视角。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濒临波罗的海的一个古老城市,依旧保存着700年前中世纪时期的面貌,教堂、剧院、博物馆遍布,而一旦步入地铁站,画风立刻为之一转,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设计感和艺术氛围,浓烈的颜色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岩石材料被大量使用,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岩洞之中。斯德哥尔摩的每座地铁站,都是由不同的艺术家独立担纲设计,拥有自己的主题,有的甚至兼具博物馆的功能。独特的设计,使得仅有三条线路的斯德哥尔摩地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

拍摄地铁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大多深藏于地下,通常使用低照度的人造光源照明,拍照需要使用三脚架,或是提升相机的感光度。地铁站是公共交通空间,拍摄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影响到周围的人,此外,有些国家的地铁站内禁止拍照,尤其不允许使用三脚架。

摄影师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一些执着的风光摄影师,总是不断寻找新的挑战,希望拍摄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之作。神秘的地下世界也吸引着乐于探险的摄影师,德国摄影师Carsten Peter便冒着生命危险和伙伴们一起探寻了世界上最壮观的水晶洞穴。

奈卡水晶洞穴位于墨西哥的奇瓦瓦洲,在地表300米下的洞穴内藏有大量晶体,最大的一块长达11米,重55吨。这个洞穴靠近熔浆地带,在长达五十万年的时间里,高温造就了这些晶体。目前洞内的温度仍然高达58℃,湿度接近90%,就算装备有专业的探险设备和呼吸装置,也只能停留45分钟,否则在高温的侵噬下大脑将丧失思考能力。行走时也要特别注意,若是不小心滑倒,锋利的晶体会致人死命。

在水晶洞穴内拍照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高温和湿度会让相机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对相机进行改造,除了增加防水壳,还要进行保温——巨大的温差会让相机起雾。此外,要在黑暗的洞窟内拍到清晰的照片,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也经常用到闪光灯,合理安排光源位置尤为重要。

摄影师都希望自己能够拥一件隐形衣,这样便可以轻松地捕捉到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状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职业间谍摇身一变,成为隐蔽的“地下”摄影师,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使用间谍相机进行秘密拍摄,这些微小的胶片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胶片时代,间谍相机就已经微小到可以隐藏在钢笔和手表之中,它也加速了相机小型化和普及化进程,使摄影师有可能投身到更具实验性的摄影活动中,如今,甚至连相机都不再是摄影的必要元素。

日本著名艺术摄影师杉本博司,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在不使用相机的情况下,成功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影像——他给胶片通上高压电,强大的电流通过,留下类似闪电的美丽痕迹。这种全新的拍照方式,让摄影不再仅仅是一个记录的工具,而更加具有美学和实验意义。同时,因为无法马上得知画面内容,也让摄影找回了一点胶片时代的神秘感。

史国瑞:曾利用长城上的一座烽火台作为针孔相机拍摄长城的照片。

卢克·伊万斯:这位年轻的英国摄影师和搭档一起吞下了好几卷35毫米胶片,用自己的消化酶对照片进行加工,并得到了精致的照片。

皮埃尔·高缇耶:年过八旬的比利时摄影师,利用自己配置的化学药剂与显影剂、定影剂发生化学反应,在强光下创造出一些如同先锋油画般的精细照片。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三脚架胶片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作品一
延续经典 畅想未来 捷信百年纪念系列三脚架、摄影包
在北京地铁上
巧放三脚架
带上磐图拍风光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