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气象新闻如何做得有“温度”
2015-09-10肖丹丹
肖丹丹
【摘要】气象新闻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都市报在气象新闻的报道力度上逐渐加大。如何把气象新闻做得有“温度”,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标题软一些;内容丰满些;语言灵活些。
【关键词】都市报气象新闻温度
随着我国气象科技的进步,气象预报由过去的长期、大范围预报进入了短期、小范围预报的阶段,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天气预测。电视、广播、网络中均有对公众的天气预报服务,都市报在气象新闻的报道力度上也逐渐加大。《楚天都市报》如今的气象新闻已经跻身到A叠的新闻版面上,《长江商报》形成自己的“气象黄历”专页,这些变化足以证明都市报对气象新闻的重视程度。因此,气象新闻不再是“气象简报”,如何把气象新闻做得更有“温度”是当前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标题软一些
气象新闻有别于强调时间性和重要性的动态新闻,它更符合软新闻的一些基本要求。因此,气象新闻的标题应该更加具有人情味,力争在标题上使读者感到有“温度”。
适当地走感情路线,在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读者阅读报纸除了获取信息以外,同样也需要凭借报纸来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标题过于平淡,在用词上不断重复,久而久之会让人产生厌烦,读完标题就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那么整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适当的“软性”标题,特别是语言上极具有感染力的,它能够在情感上唤起读者和作者的共鸣,把读者和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报道的影响力就会增大,同时也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如《桂花香了,月亮圆了,有人在等你回家》(《长江商报》2013年9月28日),同一天《楚天都市报》使用的标题是《连日阴雨今撤离,江城气温将反弹》。一虚一实的标题,各有不同的侧重,相较于硬性、平实的新闻标题,适时地打感情牌效果也是不错的。当然,制作“软性”的标题也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不能为了感性而罔顾实际的气象状况,煽情过度。
及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成为读者生活的指南。气象新闻的写作者要树立读者观念,即要求作者明确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履行好作为一个“社会型”记者的义务,这也是服务性新闻的必然要求。如《有点闷,来碗红豆薏米粥》(《长江商报》2013年9月9日),标题中既点明了气温状况,也提出了饮食建议,不觉中让人的胃也觉得“暖暖”的。标题《温差有点大,备件薄外套》(《长江商报》2014年4月5日)同样给出了气温状况,也提出了穿衣建议,不觉中人的身体感到“温暖”。
善用修辞手法,使标题在语言上更富有特色。气象新闻的作者应该根据气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修辞手法来制作标题,显得更有新意,这也是从同质化报道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手法。如《雨水吞吞吐吐,何时痛痛快快》(《长江商报》2014年4月12日),短短的八个字,采用对偶的手法概括了气象状况。而标题《雨季已去,云淡风轻》(《长江商报》2013年9月28日)则是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天气状况,也形容人的心情在久经大雨以后感到云淡风轻。《凉风有了,秋月何处寻?》(长江商报》2013年9月15日)的气象新闻标题则是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标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在正文中予以作答,使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借用诗词典故等,体现文化和时代特色。灵活插入诗词典故、歌曲唱词、谚语、时令节气语、当下流行语等等,既有文化特色亦有时代特色。同时,既可以揭示新闻内涵,又可以为文章增色,不至于落入平淡无味之流。这种写法可以使标题富有诗情画意,唤起读者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去。如《春寒料峭,冻杀年少》(《武汉晨报》2014年4月20日)采用了谚语;《白露至,夏色收秋声起》(《长江商报》3013年9月7日)、《白露天渐凉,睡觉不要再垫凉席了》(《武汉晨报》2013年9月7日)则采用的是节气语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长江商报》2014年3月26日》采用了诗歌语言;《明天月最圆,那才是“白富美”》(《长江商报2013年9月18日)、《阴霾来袭,武汉也见“烟熏模式”》(《长江商报》2013年10月8日)则使用当下的一些流行语言,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既新鲜又符合当前实际的气象状况,一举两得。
二、内容丰满些
都市报刊登的气象新闻多是些简明的气象新闻,即使是解释一些气象灾害,也是简要叙述。气象报道在内容上的创新,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把气象状况与公民的吃、穿、住、用、行联系在一起。气象新闻作者把气象对公民的天气晴朗适宜出游,天气热了注意饮食,气温低了注意加衣,台风来了防止房屋倒塌,洪水灾害注意交通不便等等,每一气象状况总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或便利或不便的情况,找到利与弊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一则实用的气象新闻。如《“天兔”携5级大风袭汉》(《武汉晨报》2013年9月23日),前文在对台风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报道后,后半部分分别用小标题“天河机场取消进出港17个航班”、“武广高铁是否停运待观察”、“天兔来袭”来解说台风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让市民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把气象新闻里涉及的实用部分写得更加全面。这就要求采写气象新闻的记者在做“社会型”记者的同时,要学会做一个“专业型”的记者。对于比较恶劣的气象状况或者是严重的气象灾害,只是简单地报道这几个方面是不够的,一旦涉及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新闻报道应该更加慎重而又全面,方便公民和各个部门及早做出预防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武汉晨报》2013年7月8日专题“1998年来最强暴雨袭汉”,其中“1998年来最强暴雨袭汉·服务”版面,专门为市民在灾难中提供可行的建议。例如在该版面中,有一条题为《开车涉水常识切记》的新闻,文中这样写道:“昨天,有资深交警提醒司机朋友,开车涉水时,以下一些常识必须牢记在心。涉水前判断水深……涉水时避免换挡……涉水后注意检查……”方法不仅实用,而且操作过程也写得十分详细,让读者能感受到记者的“贴心”。
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气象新闻在提供气象信息的时候,也应提供一些由气象状况所导致的其他社会新闻。将这些社会新闻与气象信息融合在一起,气象新闻就会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传播效果。如2013年7月8日,《武汉晨报》特别制作“1998年来最强暴雨袭汉”专题,当天使用了8个版面来报道此次强暴雨;而《楚天都市报》则制作了“暴雨倾城”专题,分别用“暴雨倾城·动态”、“暴雨倾城·现场”、“暴雨倾城·温情”、“暴雨倾城·影像”4个版面来报道气象新闻。两份报纸各个版面内容各不相同,新闻也是用具体可感的事实组成,让灾难中的人们透过新闻看到了各个部门的努力,也看到了希望与温暖。
三、语言灵活些
文章是由事实构成的,而事实又是由语言组成。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写出来,风格各异。或平淡、或朴实、或华丽都与采用的语言密切相关。
气象新闻的语言要准确具体。这就要求气象新闻尽可能用客观的事实来描述气象状况。具体的词语、具体的句子会构成形象而又可感的具体事实,而读者容易对这样的事实感兴趣,接受理解起来也快些。所谓“具体而微”,就是强调个别细微的语言有时候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说明整体问题。例如气象新闻《本周气温走深“V”路线》(《长江商报》2013年9月10日),在描述气温的时候,文章中这样描述:“随之而来,则是本周江城气温深“V”路线的最低点——28℃左右。”准确具体而又形象的描述,让文章更有新意。当然,气象新闻语言准确具体不是说越详细越好,一味追求精细不顾新闻语言的描述作用反而会显得生硬,削弱传播的效果。
气象新闻语言应生动活泼。所谓生动活泼也就是语言要具有活力和表现力,一改那种平铺直叙的语言形式,让文字具有跳跃性。首先,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具体也就越容易生动。其次,灵活使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谚语、时令节气语、当下流行语言等等。尤其是具有时代感的新闻语言,它是新闻语言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这种语言是社会词汇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再次,气象新闻语言要注意使用动词,多用动词,用准动词。动词在语言中是最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气象新闻用准动词可以让文章富有动感。例如气象语言“本周秋老虎盘踞”(《楚天都市报》2013年9月16日)中的“盘踞”一词、“雨水杀了个回马枪”(《长江商报》2013年9月27日)中的“杀”字都恰当地形容了天气状态。最后,语言描述中一定要见人,在语言中看到人的活动就会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例如气象新闻语言“早上的温度只有20℃不到,加上呼呼的北风,‘冻’得不少市民穿上了外套和长裤。而穿着短袖的市民冻得抱紧双臂,缩起了脖子……微博上不少市民对江城天气的‘随机性’表示‘跟不上节奏’,江城总是从夏天一脚跨到了秋天。”(《楚天都市报》2013年9月5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的动作。
气象新闻语言应通俗易懂。气象新闻的写作看似简单,其实比其他社会新闻写作更加困难,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气象状况的描述以及专业术语的解释。针对这种情况,气象新闻的写作者要学会使用“第二种翻译”,也就是说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老百姓所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新闻通常会涉及到很多数字,一篇文章如果连篇累牍地数字堆积,难免会让读者生厌,灵活地处理各种数字,可以使文章更加简练有力量。如“脱了羽绒服直接穿短袖”(《长江商报》2014年3月15日)简短的一句话就通俗地概括了气温聚变的状况,同时提出穿衣建议。
此外,气象新闻写作脱离“简报式”的写作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新闻版面、栏目、专题设置的多样化。长期的版面设置有《长江商报》的“气象黄页”专页;固定的栏目设置有《武汉晚报》的“天天说天”栏目;临时性的专题有“1998年来最强暴雨袭汉”等。这些气象新闻均有精细化、可视化、个性化的特质,把文字、图片、图表等要素合理组合,使气象新闻图文并茂、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从标题到语言再到整个版面组合都用心地去做,气象新闻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广,气象新闻也才会越来越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