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区

2015-09-10唐俊

当代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拉美地区拉美世纪

唐俊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上升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

中国自古就是对外贸易大国,存在东线、西线、南线等多条线路。东线通往日本、韩国,西线则进入到波斯湾和地中海地区,南线通往东南亚国家。在16—19世纪期间,从中国沿海城市出发,经东南亚中转,最远到达拉丁美洲的贸易路线曾将“海上丝绸之路”推到了发展的顶峰。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范畴中,拉丁美洲地区不能不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极。

必要性

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就是公元16—19世纪期间中国—东南亚—拉美间的贸易路线,包括葡萄牙人经营的澳门—果阿—里斯本—巴西的贸易路线,西班牙殖民者开辟的从中国沿海出发,经马尼拉中转,到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和秘鲁的利马贸易路线。据学者估计,从1565—1815年的两个半世纪中,每年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在100—400万比索,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流入了中国。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保持贸易结构性顺差。“海上丝绸之路”还带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沿海地区的中国人开始迁居东南亚,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当地,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同时,原产自拉美地区的农作物纷纷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二、具有扎实的现实基础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中国、东盟和拉美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率先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迅速复苏保持增长的主要地区。2013年,在世界GDP总量中,中国、东盟和拉美分别占的比重为14.9%,4.3%和8.8%[1],三个地区经济总量加起来占全球经济总量达到28%,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经贸发展基础。2013年底,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额分别突破4000亿美元、2600亿美元,双向投资信增额分别累计达1007亿美元、834亿美元。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拉美的双边贸易额将有望分别达到1万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

三是政治互信基础。中国与东盟是地理上的近邻,有着长期密切的政治合作关系。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双方共同制定了第二份《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中国虽然与拉美地区地理上相隔遥远,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结下深厚的友谊。中国与拉美多个国家结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无论在速度、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对外开放平台

第一,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局面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关系发展如火如荼。如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拉美地区,形成中国—东盟—拉美地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减轻中国对外经贸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呼应,各有侧重又能贯通一体,提高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奠定中国在全球贸易和经济新格局的核心地位。

第二,冲出美国利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企图对中国实施的包围和遏制,维护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创始成员国中有东盟国家文莱和新加坡以及拉美国家智利。后来又陆续有越南、秘鲁和墨西哥,原本是拉美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一项杰作。后来由于美国的加入对TPP的引导,使其越来越像是美国在贸易上遏制中国崛起的工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国团结东盟和拉美国家,构建有利于太平洋两岸国家整体利益的经贸合作格局,也是对TPP错误方向的有效纠正和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强烈反制。

第三,为中拉合作论坛的发展指出鲜明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中拉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已于2015年1月在北京举办,有望成为未来中拉合作的常设性机构平台。如何将中拉双方紧密凝聚在一起?未来双方合作的方向是什么?如果中国能提出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拉美地区,加强互联互通,既能够从赢得拉美国家历史渊源上对其合理性的认同,又能切中未来中拉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的趋势,还能够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连接起来,可谓旗帜鲜明,一举多得。

四、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全球性的战略意义

从全球政治格局来看,中国、东盟和拉美都是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政治新秩序的建立的坚实力量。这些力量团结在一起,将会有力地遏制国际霸权主义,推动全球新的治理格局朝着多元化、合理化和公平性的方向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可以想见,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延伸到拉美,中国、东盟和拉美携手开创一个全新的太平洋时代即将到来。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毋庸置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东盟和拉美这三个当下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健康经济体联系在一起,实现强强联合,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为这三个地区的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的强大引擎。

从世界文化交流来看,中国、东盟和拉美地区都曾经孕育了伟大的古代文明,“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是文明交流之旅。如今,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困难与障碍

一、拉美一体化进程缓慢,各方意见不一,难以形成合力

拉美的一体化进程从二战以后起步,历经近70年的发展,到目前虽然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相比欧洲等地区,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目前,拉美地区存在的一体化组织的影响力还难以覆盖到整个拉美地区,在一致对外方面还缺乏协同性,与中国和东盟的联系上的加强还需要时日。

二、中国与对拉美地区的整体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拉美一体化进程缓慢,尽管近十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交往、交流发展十分迅速,但主要成果还只是体现在与拉美的一些国家层面上。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区域而言,拉美与中国的整体合作离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空间上的距离使得许多国家对中国也缺乏深入的了解,许多方面存在隔阂。就连与中国交往密切的拉美国家中,也因为一些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和经营上的处置失当,加上外部因素的渲染,使得这些拉美国家对中国产生多方误解而缺乏深层次的信任。拉美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还持观望态度。

三、拉美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的现状,会拖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

尽管一些拉美国家积极拓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拉美地区与东盟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松散。东盟对拉美地区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如果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延伸至拉美地区,那么拉美与东盟的关系将成为这一战略重要的关键因素。相比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关系,拉美与东盟之间的关系现状将会成为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短板,而这却是中国作为这一战略的倡导方的主导者难以把控的。

四、美国的态度将会严重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不能忽略美国的“脸色”。美国一直视拉美为战略“后院”,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的“重返亚太”战略,越发重视对东盟的争取,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如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能延伸到拉美地区,将中国、东盟和拉美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对美国当前雄心勃勃主导的TPP的强有力地反制,还是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形成巨大的挑战,这将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美国可能会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设置阻碍和麻烦。

政策建议

一、将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落实三方合作的核心战略目标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将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予以高度重视,接下来中国应当在外交上主动出击,争取更多的东盟和拉美国家的支持。特别在与拉美国家的交往中主动宣传和推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尤其是要争取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在拉美有影响力的国家的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应与东盟、拉美国家加强合作,共同规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现有的合作机制,落实中国提出的“中拉合作论坛”以及加强拉美与东盟的双边合作基础上,将其整合成中国、东盟和拉美国家都参与的“三方合作论坛”,将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三方合作论坛的纽带和核心战略目标,整体统筹和规划区域发展、开放与合作。

二、将缔结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抓手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效果显著,有望在此基础上打造“升级版”。中国与拉美智利、哥斯达黎加和秘鲁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情况良好,对拉美其他国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用。中国应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加快与更多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争取缔结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拉美国家自由贸易区”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更大的自由贸易区,实现中国、东盟与拉美之间资源和人员更加自由地流动。

三、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互助作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互助,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东盟和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运用基础设施建设银行等金融平台加大对东盟和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与支持,谋求在中国—东盟—拉美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四、将扩大民间交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促进手段

“海上丝绸之路”自古就是和平之旅、发展之旅、文明之旅和友谊之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多元共生、包容共进,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扩大中国、东盟与拉美地区间的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友好交流,能够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中国应加大文化“走出去”步伐,对东盟和拉美地区开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民间交流活动,扩大其在东盟和拉美国家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拉美学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魏银萍)

[1]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3.

猜你喜欢

拉美地区拉美世纪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文学在拉美西语国家的译介研究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浅析拉美过度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