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015-09-10李衬兴
李衬兴
摘 要: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的诊断、巩固作用,还有利于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作业布置上,老师要注意作业的分层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以提高所布置作业的完成效果。
关键词:书面作业;家庭作业;课外作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巧妙地设计出形式多样、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外作业。
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而言,英语课外作业却成为小学生最苦恼的事情,为什么老师设计的作业达不到自己所预设的效果呢?
一、导致所设计作业的有效性严重缺失的原因
1.书面作业过多,口头作业偏少
我发现很多英语老师包括以前自己几乎每天都会布置很多书面的作业,如抄写新单词两行,句子三遍,让学生在不断重复的抄写和记忆所学的词句,完成每个课时配套的练习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还要额外根据书本出一些形式相似的题型让学生不断重复和机械地练习,以便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作业形式单调、重复且繁多。
2.作业缺乏层次性,作业任务统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爱好,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但是很多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自己所担任的同年级班级统一布置一模一样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没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
3.家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
很多英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当天所学的语言知识,如抄写所学的单词和句子,重复练习考试经常考的题型,甚至完成大量的辅导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
由于形式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英语作业的兴趣,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二、小学英语作业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作业布置的分层性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布置的课外作业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分层练习。为了方便分层布置作业,首先我把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能力分为三类:A类学生属于学习上的后进生,由于这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可以布置基础性的作业如抄写单词和句子,抄写书本对话,有感情地跟读录音等,帮助他们学习巩固书本的基础知识。B类学生属于中等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适度减少基础作业的数量,增加作业的难度和要求,如抄写对话可以变为简单的替换对话,跟读录音可以改为分角色表演对话等。C类学生属于优等生,这类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那么,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创造性和实践性强的作业,如运用所学的单词写出句子或小短文,让他们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作业中去。
2.注重课外作业的实践性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所学的英语,强调语言的语用功能,所以我们布置的英语课外作业也应该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中学习了现在进行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理解使用这一时态,我布置了在晚上八点钟,给自己班里的好朋友打电话询问这个时候他和家人正在做什么,并做好记录,第二天在课堂上做汇报,看看晚上八点钟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事情,这就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使用所学语言知识与别人进行真实交流的机会,又能增进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3.注重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布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例如,我今年教三年级学生字母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掌握字母的形,我让孩子自己也试试“画”一个字母人,让其他同学也来找找被你藏起来的字母,孩子们热情高涨,非常认真地把所学的字母一遍又一遍地“画”在自己的字母人身上,这比老师布置抄多少行的字母来的有效,因为孩子是发自内心地去完成。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还要讲究作业的趣味性,控制作业总量,力求做到作业量少而精,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展现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黄宛辉.“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01).
[2]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