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否还记得“李家军”

2015-09-10罗宏涛

新体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李小平李宁世锦赛

罗宏涛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每逢中国体操队排出世锦赛或者奥运会阵容时,会在其中寻找有没有哪位运动员姓“李”,只因为中国体操队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聚集了一大批“李”姓名将,以致这个普通的姓氏在我意识中与中国体操有了某种特殊的连接。

最开始的记忆来自李月久。1979年,中国体操时隔十多年回到世锦赛,马艳红收获高低杠冠军。那次,李月久获得了男子自由体操第六。两年后,他在同一个项目中,挂上了中国男子体操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也是在那片赛场,很快,又一枚金牌到手,那是李小平在鞍马角逐中取得的。

当年,这两位李氏名将在中国队都是极有特点的人物。李月久在队里最矮,只有1米54。小个子更有利于翻腾,加上他身体壮实、力量出众,人称“弹簧腿”,因而自由体操十分出色。他是第一个被国际体联以运动员名字命名动作的中国男选手。李小平则是队里个子最高的,面孔俊朗,动作飘逸,在鞍马上旋转腾挪,那笔直的膝盖和脚尖至今仍可称作范本。那段时间,两人收到过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情书,他们后来分别与队里两大靓女吴佳妮和文佳喜结良缘。

在李月久和李小平夺取冠军那年,18岁的李宁也已经是男队主力了。第二年,他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全能折桂,6个单项一举收获5面金牌,唯一没夺冠的双杠,也得到了铜牌。至今,李宁仍是中国体操史上出现过的最具统治力的运动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有4个,迄今仍为中国选手之冠。上世纪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选出了25位“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李宁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和他排在一起的是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巨星。

李宁1988年离开赛场。之前一年,一位名叫李敬的17岁年轻人从湖南被选进了中国队。他很牛的一件事是一年之内在每个项目上都练出了一个高难的绝招动作。1989年世锦赛双杠决赛,首次参赛的李敬便夺得金牌,并在1992年成为中国体操第一位世锦赛三连冠。和李敬同期出名的还有李春阳,也是在1989年,他为中国取得了第一枚世锦赛单杠金牌,并在两年后成功卫冕。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男队获得团体亚军,阵容是名副其实的“李家军”,除了国林耀之外,其他都姓李:李敬、李春阳、李大双、李小双、李舸。当时的外国评论员解说体操比赛,习惯于只称呼运动员姓氏,估计这让他们很是抓狂了一番。想想吧,前一个完成动作的是“Li”,正在比赛的又是“Li”,下一个要出场的还是“Li”……

在巴塞罗那,最为抢眼的无疑是李小双,团身后空翻三周让当年19岁的他一举成名。凭借这个之前从未有人在正式比赛中完成过的超高难动作,他拿下了中国男队在那届奥运会上唯一的金牌。当初,身体条件相当一般的李小双并不被看好,哥哥大双被选入国家队时,领导不忍心双胞胎兄弟分离,这才捎带上了小双。但很快,教练们就发现这位湖北小伙儿除了出色的悟性和刻苦之外,还有着罕见的比赛气质,坚毅顽强,甚至咄咄逼人。几年后,他成了中国体操第一位世锦赛全能冠军、第一位奥运全能冠军。

1997年央视春晚上演了一个叫做《宇宙体操选拔赛》的小品。那是“李家军”在另一个舞台上的精彩亮相。演出者中,李宁、李春阳、李敬、李大双、李小双都已是世界冠军,只有一个装扮成小天鹅的男孩除外。面对主持人倪萍的提问,小朋友说他叫李小鹏,他要在悉尼奥运会上拿冠军。半年后,16岁的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体操世锦赛冠军。2000年在悉尼,他果然如三年前所说的那样收获了金牌。当李小鹏在北京奥运会完成自己最后一次国际大赛时,他获得的世界冠军达到了16个,超越了前辈李宁保持的纪录,成为中国体操史上获得冠军最多的运动员。退役后不久,李小鹏成婚,他的岳父正是前面说到的鞍马王李小平。现实世界的机缘巧合,有时真的比电影更精彩。

猜你喜欢

李小平李宁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Wideband radar cross-section reduction using plasma-based checkerboard metasurfac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ange profile compensation of plasma-sheathenveloped reentry object
回望祖山图
2022再战东京,世锦赛我们来啦!
What Is Guochao?
Effects of pulsed magnetic field on density reduction of high flow velocity plasma sheath
Progress in quantum well and quantum cascad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n SITP∗
柳公权戒骄成名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