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坦克”芦继兵访谈录

2015-09-10王瑾

兵器知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方队我军坦克

王瑾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请祖国和人民检阅!”伴随着人民子弟兵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誓言,威武雄壮的“9·3阅兵”圆满闭幕了。在整齐划一的步伐背后,穿过实兵演习漫天硝烟,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新中国军队风雨66年的发展之路,是我军战斗力的实际展现。为此,我们特邀与坦克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老坦克”,谈谈如何从历届阅兵装备看部队转型的问题。

芦主任好!感谢您再次接受我刊采访。“9·3阅兵”引起全世界瞩目,对阅兵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先请您谈谈对阅兵的总体看法。

芦继兵(以下简称芦主任):“9·3阅兵”引起了世界瞩目,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是“9·3阅兵”中,我受阅部队官兵坚定有力的步伐、勇往直前的英姿、钢车铁马的轰鸣,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风貌,展示了共和国钢铁长城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

纵览阅兵史,浓缩建军路。中国军队的每一次“和平亮剑”都和所处的时代变迁有着紧密的关联。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而阅兵则是壮军威、展实力的重要手段。

其实,无论是在红军时代还是抗日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都阅过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开始,阅兵就成为共和国国庆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公开举行的阅兵仪式之外,在全军开展的大比武、大军演包括前不久的国际军事比赛,同样也是对军队战斗力的全面检阅。

纵观我军阅兵史,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6年的时间里,含“9·3阅兵”,总共举行了15次国庆庆典的庆祝性、纪念性阅兵。其实,还有两次阅兵值得一提,一次是党中央进北京,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西苑的进京阅兵式。还有就是1981年802华北大演习后,邓小平在张家口榆林机场对演习部队的大阅兵。这十几次阅兵可以说都是对军队战斗力的全面检阅。

1981年802华北大演习后的阅兵,是继1959年阅兵22年后的第一次有坦克、装甲车、火箭炮、导弹等大规模车辆装备方队参加的大阅兵。这次阅兵也为1984年建国35周年的阅兵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这次阅兵时,空降兵第15军39岁的副军长李良辉走在空降兵方队的前面,开创了将军当领队的先河。1984年,李良辉军长再次走在了空降兵方队的前面,迈着坚毅的步伐,走过了天安门。

但是这十几次阅兵里,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的,应该是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和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这5次阅兵。

记者:为什么说这几次阅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呢?

芦主任: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阅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新中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誓。当时我军基本上没有军事工业,正像歌中唱的“没有枪,没有炮,自有那敌人给我们造”。受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期间缴获日本和国民党军队的。为了整齐划一,阅兵指挥部命令各部队将缴获的新武器集中调配给受阅部队使用。据统计,开国大典受阅的轻重武器装备有110多种,产自24个国家的98个工厂,与其说这是一次“万国牌”武器博览会,倒不如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利品的大展示。可以说,开国大典阅兵是我们用日式装备凑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大典时有很多部队首长也在阅兵方队里,当时的步兵方队由67军199师组成,师长李水清、政委李布德带队走在方队前面。战车方队的2辆指挥坦克上,一个是战车团团长丁铁石,一个是战车团政委毛鹏云。

记者:第一次国庆阅兵,才凑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芦主任:是的,因为第一次国庆阅兵步兵、炮兵、装甲兵基本都是以历次战斗缴获的日式武器为主。比如,海军方队扛的是日本38式6.5毫米马枪;步兵方队扛的是日本38式6.5毫米步枪;重机枪方队扛的是日本92式7.7毫米重机枪;炮兵方队里有日本造88式75毫米高射炮;而战车的4个方队则清一色的是日本的97式坦克、95式坦克、“大阪”式4轮轮式装甲战车、“隅田”式6轮轮式装甲战车。

从当时阅兵的武器装备的水平来看,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而且阅兵使用了2 344匹骡马(4个骑兵方队使用了1 978匹战马,炮兵方队则使用了366匹骡马牵炮),所以说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用缴获的日式装备,装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达国家的骡马化水平。

记者:从1950年到1958年每年都有国庆阅兵,各有什么特点?

芦主任:1950~1958年,阅兵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武器装备从万国牌到一边倒,基本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这9次阅兵的武器基本是从苏联军队引进的武器装备,从万国牌走向了一边倒。1950年,人民军队的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军兵种领导机构逐渐成立,我军开始从单一的陆军逐步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迈进。

引进的苏式装备大都是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这些装备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从武器装备看,步兵的步枪是苏式“莫辛·纳甘”步枪,空降兵使用的是PPS冲锋枪,火炮方队有“喀秋莎”火箭炮、ML-20式加农榴弹炮、坦克有T-34中型坦克、“斯大林”2号重型坦克,还有米格-15飞机等。

新兵种如空降兵、探照兵、摩托兵、公安部队等开始出现。但不客气的说,这些苏式一边倒武器装备基本是苏军二战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阅兵方队里骡马牵炮逐渐取消,已经开始用汽车、拖拉机牵引炮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用苏式装备,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水平,逐渐从骡马化向摩托化发展。

记者:1959年建国已经10周年了,可以说1959年国庆阅兵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芦主任:是的,1959年的新中国已经逐步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我们自己生产的国产武器装备逐步装备部队。国庆10周年的阅兵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新成果,这次阅兵取消了骑兵方队和所有马匹,展现出部队已经走向摩托化的道路,一批中国自行制造的新型枪械、火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等武器装备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受阅炮兵方队的6种型号144门大口径火炮,已经有5种是由中国制造的,我国自行制造的59式坦克首次亮相。

记者:听说您参加过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的组织训练工作,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芦主任:1984年国庆35周年,人们终于在距1959年国庆阅兵25年后,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更是震撼了世界。

这次受阅部队共10 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 429支(挺),汽车2 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以及民兵共一万多名官兵编成,其中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徒步方队,水兵、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302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523轮式装甲输送车方队,3个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空中梯队共有4个,最大的机群为9机编队,比10周年空中编队增加4架飞机。

35周年国庆阅兵式,在当时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它标志着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时期,军队开始从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变。

记者:您是坦克兵出身,请您谈谈受阅坦克的情况。

芦主任:坦克是陆地作战的主战武器,最能体现国家的军事工业水平和部队的战斗力,所以所有国家阅兵时,没有不把坦克方队拉出来的。开国大典中我们使用的是日本的97式和95式坦克,尔后9次国庆阅兵,我们陆续展示了T-34(76)、T-34(85)、T-34(100)中型坦克、“斯大林”2号重型坦克及一些自行火炮。1959年,我们仿制苏联T-54A坦克生产了自己的59式坦克33辆,阅兵中这批坦克全部通过了天安门。

1984年的阅兵,有6个坦克方队,分别是59式坦克2个方队、59改式坦克2个方队、79式坦克(69-3)2个方队。1999年的50周年阅兵,有3个坦克方队,分别是88B式主战坦克、96式主战坦克(88C)、99式主战坦克和96式主战坦克的混编方队。2009年的阅兵,有2个坦克方队,分别是96A式主战坦克和99A式主战坦克。而今年的坦克方队只有一个,就是99改式主战坦克。

从数量上看,似乎坦克方队越来越少,但正是从坦克方队越来越少,各种装甲车、步兵战车方队越来越多的现象看出,随着坦克兵融入到机械化部队,我军部队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记者:您为什么没把1999年阅兵列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阅兵中呢?

芦主任:1999年国庆阅兵时值世纪之交,当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研制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受阅部队以空前的阵容和一流的训练水平,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50周年庆典是新中国13次国庆阅兵中兵种最多的一次。装甲阵容由坦克方队、步兵战车方队、装甲车方队共100多辆战车组成,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最大的装甲阵容。

战略导弹部队的常规地地导弹、中程地地核导弹、远程地地核导弹等组成的4个导弹方队,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第二炮兵导弹亮相最多的一次。

25个车辆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四大军种的400多台车辆组成,方队数量和车辆数量都创造了当时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之最。

那次阅兵体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精确制导的舰对舰、舰对空、岸对舰等各种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海战的主战兵器;人民空军的防空作战体系实现了构成覆盖高、中、低空和远、中、近程的火力配系,多种型号的地空导弹成为地面防空的克敌利器;第二炮兵形成了核导弹和常规导弹兼备,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射程衔接的武器系列。

在1999年阅兵时,我们的一些装备有突击献礼的意味,如首次亮相的99式主战坦克,别说还没有正式列装,甚至在阅兵时,连一个方队都凑不齐,只好搞了个混编方队。前两列8辆是99式主战坦克,而后两排则用96式主战坦克替补。除了99式主战坦克外,还有“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35毫米牵引式高射炮、“鹰击”83型反舰导弹、“东风”31型洲际地地战略弹道导弹、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等,也多是刚定型或者刚列装部队,并未形成战斗力。至于88式155毫米牵引式加榴炮,阅完兵后更因技战性能原因并未正式列装部队。

所以说1999年的阅兵,只是展现了我国军工产业的生产能力,并不是部队真正的战斗力。

记者:那么,2009年的阅兵展现的是哪些能力呢?

芦主任:如果说1984年和1999年的阅兵体现的是中国的装备科研生产能力,那么2009年的阅兵则真正体现了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和部队的战斗力。

2009年,部队战斗力有巨大的改变,走上了全面机械化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新中国60年国庆阅兵,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以恢弘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集中展示了新世纪以来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

与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相比,阅兵式减少了徒步方队,增加了装备方队;减少了陆军,增加了海军、空军、二炮等军兵种的方队;增加了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这充分体现了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趋势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方向,体现了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阅兵式上有52种主要装备亮相,其中包括预警机、各种导弹、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信息化装备,我军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百分之百的都是国产武器装备。

记者:您觉得“9·3阅兵”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芦主任:我觉得最好的是今年所有参加受阅的武器装备全是部队现役装备,没有把在研的、试验的武器装备拿出来献礼充门面。

如大家熟知的新一代轻型坦克、履带式模块化火箭炮、新型伞兵战车、野战防空系统、战区反导系统,包括海军的反舰导弹、二炮的“东风”-41,以及最新的无人机等等。这反映出的是我军装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成果颇丰,对自身的充分自信下已无需“新装备”来充门面,现役的、成熟的装备技术水平已足以列入世界前列。

记者:大家对“9·3阅兵”中二炮装备记忆犹新,甚至津津乐道,请您谈谈二炮装备的新特点。

芦主任:大家肯定最关注的就是二炮的发展。我所知道的,二炮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掷原子弹的威慑部队了,而是核常兼备,具有和其它军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能力。

另外,从装备上也可以看出“精确打击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弹道导弹技术的进步,打击距离的延伸、打击精度上的提升,二炮不再是单一的执行战略核打击任务,而已经是可以使用高爆、钻地、电磁辐射、子母弹等新类型的常规战斗部队,二炮同样具备精确的“干净”的打击能力,并能与其它军兵种协同作战。不是原来的单纯离靶心有多少距离,而是一个“发现、决策、打击、评估、再打击”的体系建设。所以二炮部队的打击能力,已随着弹道导弹的射程、多弹头运载能力、打击精度的提升,具备了多样的战场毁伤效能,是我们国家真正的克敌利器。

记者:通过今年的“9·3阅兵”装备来看,我军在部队转型方面有什么变化?

芦主任:从今年的“9·3阅兵”可以看出,我军已经全部转型为机械化合成部队,并在信息化方面达到了和外军并驾齐驱的水平。从此次参阅官兵的单兵装具、随身武器等方面,方队按照作战体系编组,都能体现出军队的合成化建设。

今年阅兵中的地面装备方队,按作战体系编成了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海军导弹)、战略打击(二炮)、信息支援(信息预警)、后勤保障(后勤防化)6个模块,涉及作战各个要素、各个层次。

这反映出的是我军装备发展建设上的日渐系统化体系化,已经从合同到合成,从单件到模块,从平台到系统。随着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凭借合成化体系化的建设将各种战斗力整合为一体。

从“9·3阅兵”的地面装备方阵的数量,可以看出与以往阅兵时相比陆军的重火力重型装备的份额相对少了些,而是留出份额来突出信息支援、防空预警、后勤保障等装备。

以往的演习和阅兵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将三军放在一起就是“联合演习”、部队多就是“大规模”。这次“9·3阅兵”反映了我军以联合作战为牵引的装备现代化建设思想。一是大系统套小系统、小系统套子系统的“系统集成”思想。二是显示了我军顶层设计的C4IRS系统,可以三军共享互通情报信息,具有联合高效的作战能力,捍卫我们祖国的领空、领海和领土。

记者:再次感谢芦主任的精彩讲解。

猜你喜欢

方队我军坦克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超级坦克大乱斗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
胜利日大阅兵
一段往事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坦克新杀手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