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雁鸣湖湿地 隐在诗情画意中的山水传奇
2015-09-10潇湘公主张指挥
潇湘公主 张指挥
上世纪70年代,根据著名作家张笑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雁鸣湖畔》,将雁鸣湖湿地这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带到了世人面前。多年之后的2012年,又一部拍摄于雁鸣湖湿地的电影《雁鸣湖之恋》,让人们对雁鸣湖湿地有了更多浪漫的憧憬与想象。
的确,当你来到这片广阔的湿地,会发现眼前的景象让人心醉:清澈的湖水映着蓝天白云,当小船悠悠地划过水面,会惊起一群野鸭。偶尔,几只丹顶鹤或在浅滩伫立,或在湖面盘旋,远远望去,像是身着白衣的仙女。而那摇曳的水草和绽放的荷花,则是最动人的色彩。当欣赏完怡人的风景,随意走进湖畔的一户人家,主人会热情地邀请你坐下来喝茶,然后慢慢地为你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铁血往事,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传统习俗……
雁鸣湖湿地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地处牡丹江上游源头80公里处,距离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约30公里,其丰富的湿地类型对牡丹江.镜泊湖水文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江心岛与莲花泡
古庙前的12棵古榆树
雁鸣湖湿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内。敦化,素有“一江十七河”之称,“一江”,指的是牡丹江。牡丹江在敦化南部牡丹岭发源后,从一片林海中分流出多条涓涓细流,当众多支流汇合后,自西南向东北横穿敦化市区,从此蜿蜒北去,当流进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之前,形成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这片水域便是雁鸣湖湿地。雁鸣湖湿地总面积53940公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湖光山色,风光旖旎,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景色,尤其春天更是迷人。每年3月,当第一只北归的大雁飞回;第一棵嫩绿的新芽冒出,沉睡了一个漫长冬季的湿地便渐渐苏醒,开始了它的生机勃勃。
无论是游人还是摄影师,来雁鸣湖湿地一定会乘船登上湿地南面的江心岛。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长条形岛屿,面积大约 5 公顷,岛上生长着茂密的草本植物和各种各样的树木。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岛屿外围的山里红与柳树,它们的倒影点缀在镜子一样明净的湖面,充满诗情画意。岛上生活着各种珍稀鸟类,如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和中华秋沙鸭等,它们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成为湿地最具灵动气息之所在。
除了江心岛,另一个必去之地便是莲花泡。莲花泡位于湿地西面,是一个由湖水汇聚而成的泡子,面积大约5公顷,因泡内莲花盛开而得名。春夏之际,翠绿的莲叶丛中是朵朵粉红娇嫩的花朵,或含苞欲放,盈盈欲滴,或盛情绽放,争奇斗艳,表达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当清风拂过,莲叶随风摇曳,花朵跟着起舞,花香扑鼻,令人陶醉。如果说江心岛与莲花泡让人心旷神怡,那么位于湖畔西山庙前的12棵古榆树,则带给人无限的沧桑感。这12棵古榆树直径达50~70厘米,高20余米,十分粗壮。它们已在此生长了500多年,那满是裂纹的树干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关于这座庙和这些古榆树,流传着一则传说:很久以前,有人在庙前看见一条龙,它将尾巴搭在古榆树上,头则伸进湖中吞气戏水。所以,人们相信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西山庙也因此香火不断,香客云集。如今,西山庙已经重建,但历经风雨的12棵古榆树依然挺立,默默地守护着眼前这片世外桃源。
雁鸣湖镇的“泉水祭”习俗
抗日英雄陈文起的故事
雁鸣湖湿地的美让人流连忘返,以至于电影《雁鸣湖畔》和《雁鸣湖之恋》都以此地为背景进行拍摄,雁鸣湖湿地名气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就将湿地所在的大山嘴子镇改名为了雁鸣湖镇。
雁鸣湖镇大约有1万人口,以汉族为主,其间杂居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 4 个少数民族,多民族聚居于此,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在雁鸣湖镇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人数最多,他们主要居住在大沟村和小沟屯,世世代代的生活里,他们将许多传统习俗延续下来,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泉水祭”便是其中之一。
早年,居住在此的朝鲜族先民主要依赖村子附近的两处泉水为生,可是,老虎等猛兽也喜欢到泉边来饮水,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后来,两村的领头人组织发起泉水祭,将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定为大沟村的泉水祭日,农历七月十三日定为小沟屯的泉水祭日,年年来泉边举行祭祀。从此以后,豺狼猛兽再也没有靠近这两处泉水,两村也一直平安无事,年年丰收。
如今,大沟村和小沟屯的朝鲜族人依旧保持着泉水祭的习俗。祭祀当日,全村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带着祭品来到泉边。他们清理山泉周边的杂草和山泉里的杂物,用桶从泉水井里取水,一边取水一边唱《引泉歌》,歌声响彻山谷,欢乐无比。之后,村民们会在山泉附近搭好锅灶,用所取的泉水做饭。酒足饭饱后,他们载歌载舞,愉悦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天黑。离开祭泉地时,有的人还会用瓶子装上一些泉水带回家,留给未能前来参加祭祀的亲朋好友饮用,让他们也沾些福气。
来到雁鸣湖镇,除了体验传统的生活习俗,你还能从村民口中听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而讲得最多的,是抗日民族英雄陈文起的事迹。
随着季节的变换,雁鸣湖湿地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夏季,雁鸣湖湿地一派生机勃勃,满眼的绿色清新迷人。秋季,鲜艳的色彩褪去,萧瑟静谧的景象有着另一番味道。
陈文起是雁鸣湖镇塔拉村人,是当地出了名的狩猎能手。“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寇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所以吉林地区组成了抗日救国军。当时,29岁的陈文起一心想要参加救国军,希望能亲手打死几个日本鬼子,也不枉自己猎手的身份。于是,他背着猎枪来到救国军在敦化的阵地。
不久,救国军在一个被称为“墙缝”的地方取得了大捷,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陈文起,才有了这次大捷。这是牡丹江畔一个山坡上一条约3公里长的小路,之所以叫“墙缝”,是因为路边耸立着一人多高的石墙,石壁每隔一段就有一条裂缝,小的裂缝只有面庞那么宽,大的则有数米宽,非常适合做伏击点。一天,陈文起回雁鸣湖镇去打探家中情况,谁料在途中竟被日军抓住,他告诉日军自己是当地村民,并称是出来打猎的。敌人听后竟信以为真,并让他带路。陈文起灵机一动,将日军带到了“墙缝”。紧接着,埋伏在此的救国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伤亡惨重。但陈文起也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刺杀,壮烈牺牲。
“墙缝”一战,救国军以伤亡700人的代价毙伤日军近4000人,创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伤亡人数最多、我方损失最小的战斗记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来,抗日救国军参谋长李延禄称陈文起为“民族英雄”,并在回忆录中写道:“他的生命,将在历史上永生;他的名字,将要和俄国格林卡所写的著名歌剧《伊凡·苏萨宁》一样,万古流着芳香。”
春夏之交时,雁鸣湖湿地的色彩最为丰富,绿色、黄色、红色,各种鲜艳的颜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到了冬天,皑皑白雪将湿地覆盖,广阔的天地间便是一片冷峻的白色。
渤海国的神秘遗迹
奇异的原始森林图画文字
除了抗日英雄陈文起,在雁鸣湖镇,你还能听到有关渤海国的故事。渤海国是唐朝时以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民族政权,当时统治着东北地区,它十分繁荣,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最早的都城就在敦化,所以,如今在敦化能找到许多渤海国的遗迹,例如位于六顶山上的古墓群。
古墓群为渤海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墓,整个墓群分为两个墓区,共有大小石室墓、石棺墓100余座,极其壮观。渤海国人笃信佛教,即使死后也要将陵墓模仿佛塔建造,希望灵魂能转世成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渤海国第三代君王大钦茂的次女贞惠公主的墓,其复原后的墓葬共7层、约20米高,这在中国古代贵族墓葬中极为罕见。
除了古墓群,“二十四块石”也是渤海国遗迹。“二十四块石”遗址在敦化共有4处,其中以江东乡和雁鸣湖镇腰甸村的两处最为著名。江东乡的“二十四块石”遗址位于公路边,被栏杆围着。这些石头均为玄武岩,宽约0.8米,有近1米高,呈深黑色,石块表面较为平整,有明显人工打磨的痕迹。石块分成3行,南北排列,但仔细一数,你会发现少了一块。据清代文献记载,远在100多年前,人们见到的就只有23块,传说那块消失的石头被大风刮走了。腰甸村的“二十四块石”位于村东南的农田里,这里背靠青山,面临牡丹江,选址相当讲究。无独有偶,这里如今也少了一块石头,这二十三块石也排列成 3 行,只是石头并未被打磨,像是自然遗留在此一般。
关于“二十四块石”究竟为何物,有什么用途,史料并无记载,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渤海国在外地的王室贵族死后,回归王陵安葬,途中停放灵柩之用;也有人说是渤海国早期的驿站建筑物;还有人说是祭祀之用。当然,要破解这历史之谜,只有等考古工作者进一步调查研究才能定论。
与“二十四块石”同样神秘的还有渤海国的文字,这种文字与唐代大诗人李白还有一段渊源。相传唐玄宗在位时,有个蕃国使臣来到大唐帝国,他带来一封国书。国书上的文字十分奇异,满朝文武大臣无人能看懂。唐玄宗大怒,他下旨:三天内若无人能够辨识,在朝官员一律罢职。第二天,有人举荐李白入朝。只见李白手捧蕃书,宣诵如流。唐玄宗大喜,进而让李白用蕃文写一封回书。李白欣然就坐,不一会儿就用蕃文写好,并用汉字写了一份交给唐玄宗,令蕃使大为叹服。那么,蕃书究竟是何种文字,竟能难住一统天下的大唐帝国?其实,“蕃国”就是渤海国,而“蕃书”,则是用渤海国的原始森林图画文字写就的。
据专家考证,汉字是渤海国通用的官方文字,但在渤海国民间广泛使用的是一种原始森林图画文字,类似于象形符号,这种文字比纳西族的东巴文还要古老。由于渤海国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境内多原始森林,为了不在森林中迷路,人们便在树上刻画符号来指引方向,后来,这种符号日益丰富,并逐渐发展为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字。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渤海国早已远去,如今,人们只能从留下的遗迹,去遥想千年前“海东盛国”的繁荣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