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中国”公益关爱特殊儿童教育

2015-09-10王丽

民生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残疾人教育部

王丽

5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北京鼎丰联创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启蕊康复中心、北京心连心合唱团协办的“阳光六一,放飞梦想”的“民生中国”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

圆中国梦 献关爱心

在这次活动中,北京心连心合唱团的演员给北京启蕊康复中心的孩子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王文华是心连心合唱团的一位舞蹈演员,她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演出,团员们准备了近20天,“关爱残疾人事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天做一点,他们的困难就减少一点。”

由启蕊康复中心师生、演员合作的节目《幸福拍手歌》,引来台下观众一起合唱,场内气氛热烈,将活动推向高潮。除了精彩的节目,启蕊康复中心“皂工坊”工艺组的孩子们还同与会嘉宾、爱心人士、媒体记者一起制作颇具设计感的手工肥皂制品。经过专业培训的孩子们以娴熟的技艺赢得阵阵称赞。主办方还为北京启蕊康复中心的100余名师生送上了特别的节日礼物。

作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民生周刊》杂志社影视中心主任佘萍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传递一种声音,媒体人不仅能‘妙手著文章’,还可以用‘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亲自参与慈善活动。”她说,此次活动是《民生中国》栏目,圆“中国梦”,献“关爱心”系列活动之一。

圆“中国梦”,献“关爱心”系列活动首站,已于今年年初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启。在为期10多天的爱心活动中,“圆梦”团队走访青海山区的贫困老人、贫困学生及边防战士,为他们送去棉被、棉衣、手套、铅笔、书包、体育用品等数百件捐助物资。

“如何做到常态化与可持续,是每个投身慈善事业的企业家的必修课。”

作为活动的另一个主要组织者,北京鼎丰联创投资公司董事长马甡甡表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动员社会团体、企业及爱心人士加入进来,一起将这份事业进行到底。

营造公平的特殊教育环境

儿童节将至,《民生周刊》杂志社举办的“民生中国”大型公益活动走进了北京启蕊康复中心。

杨爷爷、杨爸爸、杨校长……北京启蕊康复中心负责人杨庆仁所到之处,孩子们都会主动上前拥抱他,称呼各有不同,杨庆仁则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在教学楼二楼,小学教育部的7个孩子正在3位老师的带领下上音乐治疗课;初中教育部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一位学龄前儿童正接受老师一对一的感觉综合治疗。在专业理疗区,孩子们按各自所需进行复健项目,学校的运转看起来井然有序。

“让每一位学员尽早融入社会”,是北京启蕊康复中心的服务宗旨。杨庆仁说,“目标很明确,实现起来却任重而道远。”

8年前,当时还是一位成功商人的杨庆仁,阴差阳错地接手了已经濒临倒闭的北京启蕊康复中心,从此走上了一条他“从没想过会走的路”。

杨庆仁做生意是把好手。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北京一共有3辆奔驰车,他的“大奔”就是其中之一,而面对残疾人教育事业却是“零”经验。他一度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将这个庞大的特殊机构保留了下来。从此,杨庆仁投身残疾人教育事业。通过对国外残疾人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的考察,他改變了以往对残疾人教育所持的观念和态度。

“残疾人也要发展,需要融入教育主流,融入社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被杨庆仁看做是自己在特殊教育理念上的关键改变,启蕊康复中心的发展理念也随之改变。

“让每一位孩子尽早融入社会”是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杨庆仁为启蕊定下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杨庆仁决定以“经营”的思维来办学。“经营就意味着学校的课程是合理、科学、有效的,不然没有市场。”他说。

于是,他打破过去为了统一教育管理、方便教学安排和降低教育成本,将不同需要的残疾儿童归集到一起的传统做法,把中心教育按项目分配,分属于康复治疗部、幼儿教育部、小学教育部、初中教育部、职业教育部和生活教育部等6个不同服务项目。

杨庆仁还致力于推动整个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杨庆仁自费举办了“国际特殊教育交流研讨会”,邀请世界顶级特殊教育专家对全国特殊教育从业者进行培训。目前,该研讨会已举办了3届。

“杨校长自费的项目很多,我也是受益人。”启蕊康复中心的杨毅说,他已经多次被杨校长外派进修,而随着自身从业资历的丰富,他的收入也水涨船高,由最初的每月800元到1万元。

在启蕊康复中心,像杨毅一样受益于进修项目的老师不在少数。杨庆仁说,在特殊教育办学过程中,最难的不是资金短缺,而是招不到专业的特殊教育老师。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编制标准和教师职称待遇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已经成为特殊教育教师和管理者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他呼吁,全社会应该营造一种更加开放、公平的残疾人教育工作环境。

据杨庆仁介绍, 每年,经启蕊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和培训,有近1/4的学生可以转入公共教育系统进行“随班教育”,剩余的学生基本都能在该中心进行“融合教育”。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残疾人教育部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我骄傲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