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里的修钟人
2015-09-10刘亚张哲
刘亚 张哲
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北京站广场上的客流量明显增加。来来往往的旅客拖着行李箱,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广场上方的塔钟,确保自己没有耽误上车的时间。
这两座高4米、重檐黄瓦的塔钟,不仅是北京站的标志性建筑,更给来往此地的旅客及周边人群的生活出行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服务。维护和确保塔钟一秒不差地运行,是北京通信段北京站通信工区的13名职工的重要工作,全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他们,被誉为北京站顶楼两座塔钟的“守钟人”。
每天早上8点,北京通信段北京站通信工区工长张兵都要准时到达北京站广场内的值班室。按照惯例,张兵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设备,看看过去几个小时的故障信息记录。
所谓的设备就是主控室机房里的几台机柜,里面的电脑详细记录着过去所有时间里塔钟故障的信息。在确认未出现故障后,张兵才舒了口气,把机柜关上门锁好。“主控室里的一级母钟是主母钟,随时对东西塔钟内的二级母钟进行授时校正和调控,这样可以避免积累误差的出现。”张兵告诉《方圆》记者。
塔钟巡视每两小时一次,除了檢查机房,还要上钟楼。从值班室到顶楼的塔钟,张兵要先攀上3段狭窄陡峭的检修梯,到达顶楼广场后,再手脚并用爬上一段更为狭窄的梯子进入塔钟维修台。塔钟维修台的小门只有1米高,而张兵有1.8米高。张兵每次进出都要侧着身子,并弯下腰。
维修台里全是机器,但并不是想象中的无数不停运转的齿轮。维修台中间是个十字架型的横梁,横梁中心则是一台近两米高的灰色机柜,通过它来控制四个方向的电机,驱动指针运转。“塔钟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以前的齿轮早就搬走,现在都依靠卫星GPS定位的标准时间信号来自动校正了。”张兵告诉记者。
确认机器一切正常后,张兵又麻利地爬上了横梁边的一架梯子。这架梯子直通天花板,上方放的是几台大音响,每当时针指向整点,报时乐曲《东方红》就会响起,悠扬雄伟的歌声几公里外都能听见。
“我干这活可20多年了。”说起这些,张兵很是自豪。北京站塔钟建成于1959年,最初采用的是老式机械打点塔钟,每天能差出5到10分钟,那时的维护人员很辛苦,需要每天爬上陡峭的钟楼,手动调节时差。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北京通信段从事塔钟维护工作后,张兵经历过塔钟1993年和2008年的2次大修。他还记得刚工作时自己每天用工具袋背着的大扳手大钳子,少说有20来斤,到夏天时多背两趟都能勒出血印子,而且在温度高达40度的钟楼里呆上一小时,整个人都会被汗水浸透。
到了1993年,塔钟更换为电子脉冲式设备,由机房内的母钟系统提供时间信号,设备走时准确了不少。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塔钟再次更换为更为先进的两级子母钟式设备,能保证万一有一套设备出故障,另一套还能正常驱动。同时通过GPS接受卫星信号,走时可以精确到毫秒。不仅如此,报时乐曲和钟声换成了数字和成音乐,照明也改为内置发光二极管LED光源。
为了调试乐曲和钟声,张兵和其他职工先后采用了9种不同旋律的乐曲和钟声进行测试,从早到晚蹲守在车站周边不同方位和角度测试音效。在北京最炎热的7月,他们坚持了20天,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准时启用新的塔钟系统。
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塔钟一共要播放16次《东方红》。对于张兵而言,听着乐曲准时响起,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一切都值得。
对于塔钟的维护,除了每天两小时一次的巡查,还有一月一次、一季度一次和一年一次的各项检修维护。“铁路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旅客们最常见的是售票员和列车员,但他们可能不知道,每一趟列车安全正点的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为他们付出。尤其在元旦、春节等客流量较大时期,我们都必须全天候盯控,确保塔钟运行安全、一秒不差。”张兵说,做了25年的“守钟人”,自己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着塔钟,喜欢倾听它“嘀嗒”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