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尊重差异
2015-09-10陈夜
陈夜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不成熟,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大。北师大版一年级实验教材安排的识字下限为775个,这对我们乡村学校的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效率,是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参加课改实验以来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积极性就越高。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不持久、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设计各种生动活泼的识字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1.联系生活
低年级学生入学前已认识了一些事物,并接触了大量的词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他们也懂得运用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述,只是不知道代表这些意思的汉字。因此,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我校试验班教师在教学《小山村》这一课时,先带领学生到校外去观察小山村,感受小山村的美丽景色。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就观察到的景物自由表达,并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小山村的一些美丽景物,如山坡、小河、果树林、弯弯曲曲的公路伸向远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等等。随后,教师把一些代表这些景物的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这些卡片贴到图上适当的地方。学生在贴图的过程中,在熟悉的生活画面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感悟了词语的意思,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设计多种识字活动
爱好活动,这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种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如:
画一画。让学生通过画画来识记一些象形字、指事字。
演一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识记一些表示动作或表情的汉字,并使学生加深对汉字字意的理解。
摆一摆。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生字的笔画、部件,给学生以直接、立体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自学、自悟、自得中不断探索,达到巩固识记生字的目的。如发给学生一些生字卡片——“天”“人”“力”“干”“木”和一些写在卡片上的几种形态的“点”,让学生摆一摆,说说这些字加上点后会变成什么字。又如发给学生“十”和“口”两张卡片,看学生能摆出多少字。
编一编。让学生编口诀、儿歌、谜语等识记字形,学生尤其喜欢。如学习同族字“晴”“清”“蜻”“情”时,学生编了这样的口诀,“日出是晴天,清洁要用水,事情要用心,蜻蜓是益虫。”像学习“吃”这个字,学生编了这样的谜语:“一口气吹去一横,是个什么字?”
二、尊重差异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学生学前已认识了不少字,有的学生一个字也不认得,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存在着差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地同等要求,就可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还可能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差异是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包袱。正视差异,充分利用差异,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无限生机。我们试验班的老师,在尊重差异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1.展示差异
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的差异充分展示出来,学生的兴趣、特长、智力优势等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彰显,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如在学习“打”这个字时,教师就让学生充分展示出其识记方式的差异。有的学生说“打”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丁丁”的“丁”字;有的学生说比一比打的动作也就记住了;有的说“把”字的右边换成“丁”就是“打”;还有的学生说:“猪八戒的手里拿着一把钉耙在打妖精。”……教师对学生各种不同的识记方式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
2.利用差异
学生的差异可以说是教学的一项可观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加以利用,必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实验中,我校的试验班教师主要采用了评选“异质组合”“给字宝宝安家”等方法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异质组合。让识字较多的同学跟识字较少的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让识字较多的同学担任组长,并举行小组竞赛,让小组之间相互考考,看哪一个小组识字快、识字多。
给字宝宝安家。为了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识字,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成就感,试验班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给自己认识的字宝宝安个“家”,即把自己认识的字按自己喜欢的归类方法书写在一本较大的笔记本上。学生的归类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有按偏旁部首归类的,有按字音归类的,有按事物归类的……教师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比,看看谁识字多。这样能有效地激励识字较多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也促使识字较少的同学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沈亚娟.尊重差异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谈如何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兴趣[J].学前教育研究,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