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谁做官

2015-09-10

南风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选官用人职位

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大批在任的腐败分子被查处,相应的职位也就空缺了出来,于是大家一直很关注新换的干部会选谁。比这种形式上的“填空”更重要的是,选官的标准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2013年6月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到2014年1月公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十八大后中央的用人导向、用人标准和用人程序已经表述得很清晰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亦在深入进行,包括对唯年龄、唯分数的纠偏,监督性职位的人事任命独立性的增强,司法审判职位脱离公务员管理序列等等。

如果重点考察下衡量一个好干部或者说好官的时代标准的变迁,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大的词汇是一样的,比如德才兼备、清正廉明等等。但通过对一些腐败案例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在这些大词汇下,现实中这些要求并不统一,有为似乎和腐化理不清,而清廉似乎又和无能斩不断。

今天的不同就是,政治生态的逻辑已经开始不一样了,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清正廉明和敢于担当需要切实统一在一起。十八大后,中央在用人导向上,从清廉和有为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当然不局限于这两个方面)。新提拔干部个人重要事项的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等等,均是如此。

人们常感慨,官不好当了,风险高了,又要清廉又要干事,还要有“新本领”。此种论调不足为奇。任何公共职位,都是国之重器。“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在权力体系掌握巨大资源的情况下,选对一个人,对于一个地方和一个系统的重要性,相信社会各界都是深有体会的。

选谁当官,对执政党很重要,对社会各界同样重要。

猜你喜欢

选官用人职位
领导职位≠领导力
希望不是作秀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用人还需讲原则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
汉代水衡都尉初探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