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2015-09-10叶竹盛

南风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学者

叶竹盛

过去30年,社会科学领域,除了经济学,最活跃的或许就是人口学了。仅对生育意愿这个主题,学者们就做了数百次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许多有趣但又经常悖逆的结论,例如有的研究认为,高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会高一些,有的研究却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生育意愿一路下降。还有的研究认为,现在还不到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一些研究则针锋相对,认为目前低迷的生育意愿已经使中国面临生育危机,生育已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争论的问题还包括,生育意愿和实际的生育水平是不是相符的,有学者认为实际生育水平要高于生育意愿,而反对意见则认为生育意愿高于实际的生育水平。

调查研究的结果有时候并不太“靠谱”,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技术,得出结论差距很大。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有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平均只愿意生一个半孩子,而有的调查则显示多数中国人愿意生两个以上孩子。人口学的研究将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重则关系国计民生,轻则关系到个人的生育权利和生活规划,因此得出“靠谱”的结论很重要。去年,中央财经大学的3位学者侯佳伟、黄四林和辛自强在社科类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将中国过去所有有关生育意愿的实证调查结果进行统合,综合“调查”了各种调查,全面展现了中国人口生育意愿的变迁史。

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在过去30年间,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在下降。最大的变化是,80年代大部分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想生两个及以上孩子,到了90年代,这个结构就逆转了,六成以上调查显示,国人只想生两个以下孩子。直到21世纪的头10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七成以上调查都显示,中国人的生育意愿低于两孩。另外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不同人群之间的生育意愿有趋同的趋势。改革开放早期,可能一部分人群有非常强烈的生育意愿,另外一些人则倾向于少生,但到了新世纪,这两类人都减少了,大多数人的生育意愿更加接近。

有人认为,女性的生育意愿是依附于男性的,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可以避免女性沦为“生育机器”。3学者统计了各项单独针对男性和女性的调查,发现男女之间的生育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两性的生育意愿都逐年显著降低。现在一些未婚年轻人可能会向往“丁克家庭”,也就是只有一夫一妻而没有小孩的简单家庭,但是研究显示,生育意愿在婚前婚后会发生显著变化,婚前不想要小孩的人,很可能结婚后便向往孩童绕膝的幸福日子了。

值得注意的是,生育意愿并不等于实际生育水平,80年代的生育意愿徘徊在二孩左右,生育率最高时则超过两个半孩子,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实际生育率则日渐低于生育意愿,落后半个到一个小孩。这说明想生却因为各种原因生不了的人越来越多了。目前中国人的生育意愿只有1.67,已经远远低于2.1的正常人口更替水平,而实际生育水平还大幅低于原本一路下滑的生育意愿,因此中国的人口更替压力将越来越大。

目前已经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不在此研究的范围内,但是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者石智雷和杨云彦近期的研究,调查的1万多户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中,只有略高于两成左右的家庭明确表示要生二孩,而六成左右则明确表示不生二孩。实际生育水平远远低于生育意愿,而政策放开也无法有效提高生育意愿,这或许说明,计划生育政策的重点应该从早期的压抑生育意愿调整为帮助人们实现生育意愿,乃至提振生育意愿。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学者介绍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