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兰的艺术之路
2015-09-10李菲
李菲
金美兰,一位生活在北京的韩国青年艺术家,也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在2015年3月中国韩人美术协会的讲座上,金美兰主要谈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观点,针对山水画的几个问答如下。
问:你跟哪些老师学习过山水画?对你影响较大的是谁?
金美兰:整体较大的是王镛老师,不管是书法元素的融入还是风格的影响。还在考研究生时有美术学这一门,对山水的脉络有了整体的了解。背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知识点,买了薛永年以及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史,还有《美术概论》《艺术概论》等书。美院前两年也会学习研究山水,上了一些山水的专业课,丘挺老师的元画临摹,李铁生老师的宋画临摹,岳黔山老师的山水创作等,并跟着他们还有姚鸣京老师出去写生。博士时上过牛克成老师的中国画色彩专题课,对色彩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
问:你研究了一些古代山水,你对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如何吸收利用的?
金美兰:我借鉴古代基本上是看喜欢哪个作品,看哪个作品好,有可以吸收利用的东西,分块吸收,主要是吸收各种表现方法。勾皴拉线条则从书法中获取。对色彩方面,我对宋代及以后吸收的比较少,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琢磨的领域,近代的很多名画家都栽在了色彩上,倒不是说不用色,而是用完色反而感觉让人不舒服。有的时候,一幅作品看上去构图挺好,上了色反而很别扭。就像学书者写了一幅隶书,看起来还挺好,挺认真,但是用个人手写体的行书一落款就感觉全无。除了临一些古代作品外,也注重研究画家的师承、取法、艺术特性、艺术观点、书画综合水平,时代的整体特征等。
其实一些其他的古代遗物也有很多可以吸收的地方,比如古代岩画、秦汉魏晋唐五代壁画、砖画、帛画、画像砖石和造像。欧洲岩画,好几千年前的岩画,看起来也很神秘,很天然。敦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使用的与可挖掘的资源相比远远不够,就像敦煌的简牍草书一样,入古一点,多一点吸收和探索才能真正地创新。
问:你的博士方向是书画印创作研究,你怎么看待书和画的关系,二者是如何结合的?
还是以书入画,山水得用毛笔,用毛笔得靠书法入手。一个点线、一个动作基本要做到不死,然后是活。山水忌死笔死墨,以书入画是一个快速解决的办法,也是基本的看点。首先,笔墨是入画的重要因素。书法是用笔墨结合字形进行表现,山水是用笔墨结合山川河流等进行表现,二者的共性是笔墨。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中,对笔墨和字形的认识是同时进行的。如果用毛笔画画,而用毛笔这一工具就得以书法入手。山水中有很多种皴,这个范围是很全面的,在勾皴和线质的提高方面,直接练大草和大篆效果更快,这个皴可以是米芾的八面出锋,可以是张旭、颜真卿的砸压拖拉,可以是八大、弘一的以柔克刚,总之所有的点线都是勾和皴,每一种都是勾皴的典型,有这些线条的综合运用,一幅画的高度可以体现出来。
其次,书法中结构和章法的变化规律可以运用到山水创作中。书法中,一个“一”字,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写法。一幅大草作品,则蕴含着千百个动作和结构空间的变化处理。山水也是如此,一石一木各不相同,整幅山水蕴含着一个自然场景,没有构造和经营就会杂乱无章,其中的轻重缓急等关系的处理是一脉相通的。
再次,书法中的审美追求和气息格调与山水是相通的。书法中的审美,比如“古”“野”“拙”“巧”等,也会在山水中有所体现,崇山峻岭、大山深处,如何能表现远近虚实,又能表现写意的笔墨,整体看起来比较大气,这就需要纵横有象、挥洒自如。书法和山水也是意气相投的,士人书法和士人山水,文人书法和文人山水,禅意书法和禅意山水等很多是可以对应起来的,基本的范畴不会脱离太多。字如其人,画如其字。
问:你认为写生对山水画的作用是什么,去过哪些地方写生?
金美兰:我去过一些有山水的地方,主要是喜欢这一类自然的地方,不一定写生。这个很多人都说过,自然山川变化丰富,对创作的构思方面尤为重要,不然容易固化,无大变化和新意。山水的精神又是不变的,变和不变都在如何看待自然。写生怎么跟自己的创作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写生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写生是一套,创作是一套,为了写生而写生是不对的,应该是为了创作而写生,石涛有搜尽奇峰打草稿,长卷可以打草稿,有时打草稿也是创作中可用可不用的环节。写生也可以是玩,不单是去得到什么,弄几张画回来,应该是几个同道师友聊天,互相交流,或者一个人冥思,把山印在心里,与山聊天对话。写生中与山对话,创作中也要与山聊天对话,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聊,画论中有可望可游可居的作品,而一幅可聊的作品是最难的。很多人喜欢跟大师的作品聊天,或者收藏或者进行题跋,有的甚至带到了墓里,私聊。
问:你对色彩也比较关注,你认为山水中的色彩要注意哪些方面?
金美兰:色彩是一个专门的领域,很多值得研究运用,运用好的话也挺好。不能浮薄、艳俗、独立,容易出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
问:你平时看哪些书画类杂志、网站,对一幅好画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有哪些自己的审美?
金美兰:有的时候会翻阅一些杂志,比如《东方艺术书法》《东方艺术国画》《中国书画》,还有《书画印》《艺境》《水墨味》等等,有的时候看中国书法网、书艺公社,也经常看微信。
整体感强,有骨有肉,古雅朴实。审美固然重要,但是要和创作结合起来,需要手上的功夫去不断追求审美理想,“师心迹”比较难,只有不断思考,经常动手,才能接近审美理想。
问:看到你的作品中有的印是“小亭”“小亭长”“入汉堂”,有什么源起吗?
金美兰:“小亭”是我的启蒙老师起的,亭就是“停”,让我走一走停一停,多休息一下,看看风景,所以有的时候也画个亭子。后来赵守镐老师给起了一个“雅亭”,意思很好,但听说这个翻译成北京话后不太好听。“入汉堂”一是因为研究汉代的东西,还有就是来到这的意思。
问:你书画印兼善,近期在山水创作上颇丰,2015年或者以后有什么规划安排吗?
金美兰:过段打算把前一两年画的出一个画集,然后在山水上作一些更多的尝试,有时间也会出去写生,也再补充研究一些理论。
金美兰,号小亭、小亭长。美术学博士,导师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书画印创作研究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和艺术传媒学院书法系双修结业。现为中国韩人美术协会副主席,韩国书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篆刻协会会员,缘京学印会员,寸耕社社员,韩国国际书法联盟展邀请展、中韩日国际书艺交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太庙)联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