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管理“大学问”里的“小细节”

2015-09-10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15年17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危机应急

郭林涛

从2003年的SARS事件,到2008年大雪灾、汶川大地震,再到今年的“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每一次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都使我们付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一次次用血的代价才唤醒了国人的应急管理意识。在一次次的灾难面前,我们有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痛”“拔了萝卜地皮宽”?我们有没有科学、系统地总结检讨应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还有哪些减灾措施没有到位?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完善?还有哪些问题考虑得不够周到、细致?梳理研究每一次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的所有小细节,当我们再次突遇灾害时,就知道该如何科学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政府应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大学问”,以“事后诸葛”的方式仔细分析研究大灾大难面前的应急动员,必将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与启示。

国内外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应急管理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十分重视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危机应对措施,并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譬如美国重心下移,从强调“政府的作用”转变为重视“建设应对灾害能力强的社区”,在建立灾害风险、脆弱性评价体系及早期预警系统时,以居民为主、立足于基层,让居民参与,挖掘居民防灾应急的“土”办法和完善传统应对机制,建立有效的社区防灾应急管理数据库。而德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确保权威部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杜绝社会上的谣言和不良传闻,稳定民心,形成了为记者服务、为传媒服务、为公众服务的良好传统。当前,建议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立法进程,解决应急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严格的立法确保政府及各部门在非常时期有效行使紧急权力,并使紧急权有法可依,以此使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和标准化,保障基层工作依法、有序地处置备类公共危机事件。同时,还应强调政府应急管理的责任有限性,不能无限扩权,做到严以用权。

二是建立常设性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处理应急日常事务,确保应急管理的效率。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来看,事件复杂性、危害衍生性特点明显,往往需要跨区域、多部门协同应对。建议按照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履行综合协调职能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并从职责、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保障其履行职能的制度措施。

三是建立公共沟通信息平台,培养国民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公共沟通主要是加强传递信息,推进全民减灾教育运动,塑造应急安全文化,以此提高具有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发达国家在注重强化政府官员的危机管理意识的同时,不惜花费巨资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学校安全教育,从小学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同时,发达国家还十分注重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媒体成为宣传政府决策的途径和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桥梁。媒体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危机管理形象的塑造者”,扮演着政府“危机信息代言人”的重要角色,建议将政府与媒体的协作纳入应急反应计划内容,任命受过专门训练的新闻官员负责媒体事务,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与社会公众及时、双向沟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四是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加大对事故单位违规惩戒力度,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通过加大对事故单位的经济处罚,督促企业加强职工培训,增加安全投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安全基础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督促和鼓励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安全基础能力;强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对多年未发生工伤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税费优惠。

五是加快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综合应急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救援处置能力。建议国家开办专门的应急管理学院或在大学开设相关应急管理专业,全日制和函授相结合,把对我国各级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应急管理人员相对集中起来,在专门的应急管理学院进行专业训练,面向灾难“开门办学”,而不是纸上谈兵,培养出确实有用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

总之,在当前,大部分国家都普遍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管理方式、工作内容基本趋于一致。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之际,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政府的应急管理压力巨大。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经成了我国政府所面临的大问题,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一件大项工作的完成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工作累积的。前几天出现的“阅兵蓝”之所以让人心旷神怡,是因为这是国家大事,为确保畅通,提前单双号限行;为确保蓝天,数万家企业须限产停产。每一个细节都不落下,这种深入到每个细节的认真,应该可以全面落实。认真,真的没什么办不到!我们现在就需要这种认真!可以说,具体才能深入,抓细才有成效。必须从小事做起,抓到细处,干到实处。如此,或许我们的天津港就不会发生爆炸,“阅兵蓝”也会常现。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危机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停电“危机”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危机”中的自信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