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造出了活在身上的精灵首饰“艺术家”陆泓钢
2015-09-10李悦
李悦
陆泓钢,首饰设计师,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饰设计系,
2015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系。
他获奖无数,在多国开过个展,创意无限。
在没有遇到他前,你以为首饰只是装饰,但走近他的作品,你才发现,首饰其实是活在身体上的精灵。
他心里一定有座浓雾的湖泊
陆泓钢,二十多岁,看上去还是个小孩模样,表情安静,手里握着一支铅笔,随时准备画出创意,身子周围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和书籍,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是陆泓钢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手上的笔纸和身边的成稿,很难让人想到他是那位颇有成就的首饰设计师。
他总是这样,习惯于把自己放在保护下,不轻易向外人透露什么。他从小就很安静,不太善于表达,笔和纸是他描绘内心世界的工具。遇到什么事情,有什么心事,他没有第一时间找谁诉说,而是选择将一切都画下来。就这样一路画着画着,他就考进了央美学习美术。
那个时候,他还不太清楚自己的未来想做什么,只知道想画、喜欢画,直到后来连画画都满足不了内心表达的欲求,把画出来的事物制作出来,便成了他的新乐趣。他不需用只言片语,一幅图纸,一组作品,懂的人便懂了,不懂的也不在乎了。
所以,陆泓钢的神情总是会给人一种琢磨不定的感觉,他把这个称之为自己的保护色。为此,他甚至创造出了一系列作品,来述说这样的一个自己,这个作品的名字叫“泓钢.基斯.斯基”。
“基斯”在希腊神话里是宙斯送给雅典娜的盾,代表着一种保护;“斯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谁谁谁的”;所以,“泓钢.基斯.斯基”字面上的解释是泓钢的自我保护。他用孱弱的银链牵扯着一粒粒彩色的玻璃珠,用铜质的弹簧支撑着木讷与刚硬,看似坚硬的外表背后隐藏着偌大的内心,害怕自己但更害怕伤害别人,总是话说到一半却又收了回去。半包围和易碎品组成了这系列作品,越是佩戴得小心翼翼,越是持久地看到他深藏在心底的脆弱。
如果你看不到这组作品,或许你也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的内心有过挣扎有过怯弱有过孤独。他心里一定有座浓雾的湖泊,只有他创作的首饰反射出的皎洁月光才能照透。这便是他和他作品的魅力。
月食 (photo by Karolina Lebek)
首饰是故事 首饰是梦
陆泓钢,他爱远行,但从不流浪;他爱喝酒,喝醉后却懂回头;他有梦想,却偏爱踏实。高中时,他便曾许下愿望,如果可以,他想读央美,读完若有可能,他想再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而后来,他真的一步一脚印地如愿以偿。
大学时,他也曾和普通学生一样,吃喝玩闹,喝醉大吐满地打滚。但在毕业之际,他决定告别这样的自己,“醉城”便诞生了。他把酒后醉态分为九类,最后都形成一个小首饰,化做一个个小生灵,成为生命的另一种形态。每一个生命都带着自己的小故事,不断流动、骚动、沸腾,或哭或笑,或生气或安逸,或愁苦或沉睡,都是他,又都不是他。说完这九个故事,陆泓钢从大学的酒里醒来,开始了下一个梦。梦里他来到了伦敦,一待便待到了现在。
很多时候,在陆泓钢眼里饰品中的“饰”应该是一个动词,“我喜欢物品形式的多样性;在古时候,人们把贝壳,铜板串成一串,以便于货币的传运,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项链。”
用动作去装饰修饰,物品的功能性完全取决于使用者对物的把玩,这是他的解读。就好比他的最新作品“月食”。你撩起一缕发丝别到脑后,月光便成了你的发卡;你轻托下巴阅读,月光便化作你的颈绳;你揣摸着空荡的胸口,月光一垂便是你胸前的项链;你用手遮挡双眼,月光便是温柔你视线的眼镜。月亮的移动改变着潮汐的变化,小动作的变化改变着物件的功能性。
所以在陆泓钢的世界里,首饰不仅是首饰,更是你随心所欲的身体里的一部分,你想让他成为什么,他就是什么。
商品是艺术品的更高级
在陆泓钢的所有作品中,有两组和首饰品牌“I DO”的合作作品。它们没有那么鲜明甚至于奇特的形态,安静得很常规。因为是婚戒品牌,陆泓钢不免将“巧克力”和“下雨天”这两个传统爱情元素放在了作品里。雨水相融是爱情,巧克力融化是甜蜜。雨滴从天空坠落,跌进水滩,彼此淹没,浸湿花朵,空中交错;热巧克力在杯中流淌,绵密、黏腻,幻化成不同的形状,打压成型,甜蜜动心。相爱的过程被巧妙地运用到饰品里,成就了一批带着艺术气息的商品。
也许,就像陆泓钢认为的那样,不一定要在商品和艺术中做艰难的平衡,都是从个人作品中观察自我中得出的结果,在商业创作中受到到一定的材料和功能性限制和成本的考量,反而更突出创作上的控制能力和对艺术的把握。很显然,这样一来,商品便成了艺术品的更高级。
陆泓钢总是这样一如既往地让人惊喜。在他的手里,装饰本身也许没那么重要,材质也是,重要的是你想表达什么,如何去表达。
首饰艺术家拉蒙·普格·古耶斯曾说,“精神上的滋养要远远高于装饰本身”。来自英国的首饰艺术家杰克·康宁翰也佐证了“首饰是一种精神载体”。所以,我更愿意说陆泓钢不是在制作首饰,而是在创造艺术,创造生长在身体上的精灵。
对话陆泓钢
BOSS:你的第一个个人作品是什么时候完成的?能分享一下当时的故事吗?
陆泓钢:好难定义哪个作品是第一个个人作品,能回忆到的第一个个人作品应该是幼儿园时自己画的一幅画,暑假时父母工作期间我经常会被反锁在家里,那时候呆在家无聊就画画,画房子画街道,房子是能透视能看到屋内摆设的,能设计到家具和花瓶的摆放,每个房子有个大院子,每个院子是由花丛包围起来的,人们围坐在花园里的桌子喝茶晒太阳……这应该是我记忆中的最早的设计图。
BOSS:在央美毕业后,为什么会继续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深造?在那与在国内有什么不同?
陆泓钢: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读书感觉就是一个从小的夙愿,记得上高中那会,有人问我的高中毕业后的规划是干什么,我当时和他们说:在中央美院读大学,然后工作一两年,而后再留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虽说当时说这话对这两所学校都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只是觉得搬出它俩的名字来显得目标很宏大。我人好面子,接下来就只能把自己曾经吹的牛的付诸于实践,虽说期中碰到一些弯路与挫折,不过依靠着家人师长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还真把这一目标给实现了。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只有研究生以上的教育,学校本身有着很长的教育历史,在研究生的教育脉络是成熟的,他们强调专业的同时也提倡学科的开放性,所以每一个人的创作界限是自由开放的,在此期间能和各种不同专业的人讨论与相互学习感觉是这留学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在中央美院应该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在此期间打下很好的专业基础,并在期中找到自己的创作语言。在美院打下的基础,提升了我在创作上的自信心。
BOSS:生活中,可能女性会比男性更经常佩戴饰品,作为一个男设计师,你在设计首饰的时候会考虑性别因素吗?
陆泓钢:没有太考虑性别的因素,性别其实除了男性和女性还有很多种,如果还要局限于这两者之一可能东西也来得无趣吧。我更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不受性别所限制的。
BOSS:你从设计到完成一款作品通常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比较独特的习惯?
陆泓钢:首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为出发点,继而做好资料研究,画好草稿,而后开始动手,在制作中思考与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创作工程的习惯应该是需要绝对的安静,所以我喜欢在上厕所和洗澡时想方案,而且这方法对我很管用,我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厕所里想出来的。
BOSS:你获得过很多奖项,哪一个是你觉得最珍贵的?
陆泓钢:都很珍贵,我觉得奖项是一种对当下工作的一个肯定也同时是一个鞭策,每次拿过奖都会觉得受之有愧,尤其是学校颁的奖的时候感觉特别强烈,因为觉得周遭的人都是有才华能力强的人,让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自己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前辈对自己的鼓励。
BOSS:你有没有想过成立自己的品牌,将作品批量生产,进行售卖?
陆泓钢:我现在在筹备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自己的商业线已经在定稿的阶段,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在明年夏季就能让大家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