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道晚安
2015-09-10李茜
李茜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它或许是传递爱的载体,或许是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晚安
早上听电台节目,主持人说,有谁会郑重其事地向你道一声“晚安”?一下触动了我的思绪。
在15岁离家住校之前,我都是听着“晚安”入睡的。那个每晚向我郑重道“晚安”的人,就是我的爸爸。
无论冬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出差,爸爸都会在我睡前,来到我的小床前,俯下身子,在我的额头上亲一下,并学着电视里的语调说:“晚安!”在我们家都说南京话的语境中,这两个字爸爸说的是普通话。
我很小的时候,那个年代连电风扇都没有,南京的夏夜闷热得像个火炉,爸爸在道了“晚安”之后,还会坐在床边,用芭蕉扇给我扇风,看着我在阵阵凉风中进入梦乡。严冬时,爸爸在道“晚安”之前,会趴在床沿,帮我搓脚上的冻疮,哼哧哼哧,直到我一双冰凉的小脚变得热乎乎,冻疮也痒了起来。
冬去春来,数易寒暑,“晚安”是爸爸每晚给我的爱的仪式。
现在,我有了儿子,也沿袭了爸爸的这个做法。儿子每晚睡前,我会坐在他的小床前,摸摸他绒绒的短发,捏捏他肉嘟嘟的小脸蛋,并在脸颊上亲一口,说:“晚安,宝贝儿!”有时,儿子会故意躲着我,不让我亲。我佯装生气,儿子便停止嬉闹,一动不动地让我亲。
爸爸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一句“晚安”令女儿感动至今,感念至今,并作为一种仪式传承了下来。
日落
早上开车送儿子上学,我让儿子把手伸到车窗外,感受初秋的晨风,看看街上的情景。“现在是9月份,早上7点钟,你体会下,今后跟10月份、11月份早上7点的情况做个比较。”我让他看行人的穿着,看太阳给树木染上一层金黄,感受微凉的舒适的空气……也许儿子并没有都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但我想,这些会留在他的记忆中。
那一刻,我想起了小时候,夏天的傍晚,爸爸带着我去看日落。
那时我大约四五岁。我们早早地吃了晚饭,爸爸领着我走在还透着热气的水泥路上,穿过一个很大的工厂,最后来到中和桥。我们站在桥西侧的栏杆边,望着彩霞满天,看着蛋黄般的太阳一点点下沉、下沉,最后隐没在远处的一片树林后面。
当时并不觉得特别,甚至不明白爸爸为何要郑重其事,特意走这么远,就为了看几分钟。后来我却时常回忆起这份经历,想起日落,想起黛色的树影,想起和爸爸来去的一路……我想,爸爸是要用这个特殊的仪式,带给一个小女孩对大自然之美的最初体验和求索吧。
(编辑 夏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