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皇后号”大悲剧
2015-09-10孙越
孙越
日俄战争之后,俄国海军面临土耳其日渐嚣张的海洋扩张。俄国海洋部认为,帝俄海军技术已滞后,舰船老化问题堪忧,它要求政府批准,尽快建造新舰。1908年,沙俄政府批准代号为“沙皇陛下”的军舰制造计划,在位于南俄尼古拉耶夫市的“俄国造船厂”等地,建造四艘新型系列战舰,为首的即是“玛利亚皇后号”战列舰。
“玛利亚皇后号”战列舰以俄国沙皇尼古拉三世的妻子玛利亚皇后的名字命名,1913年10月6日试下水,1915年初竣工。1915年6月25日,“玛利亚皇后号”战列舰在严格的警戒下驶离尼古拉耶夫船坞,进驻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并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夏,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俄军最高统帅部,任命海军中将高尔察克为俄国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遂下令将“玛利亚皇后号”列为黑海舰队旗舰。此时“玛利亚皇后号”搭载了44名军官、32名海军候补生和1138名水兵。当年秋季,“玛利亚皇后号”驶入塞瓦斯托波尔停泊地做检修。
1916年10月20日早晨6时20分许,“玛利亚皇后号”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初次发生爆炸的具体位置,是第一炮塔的弹舱部位,那里装满了305毫米舰炮的炮弹。爆炸产生的烈火硝烟直冲云霄,高达三百多米,强烈的爆炸声震撼军港。至7时,“玛利亚皇后号”火势被控制,并逐渐被扑灭,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战舰死里逃生了。突然军舰又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舰首随之开始下沉,并向右侧倾斜。舰首和主炮塔很快没入水中,接着战舰底朝天地翻了过来,最终沉入18米深的海底。当日晚间,“玛利亚皇后号”爆炸的人员伤亡统计表明,该舰总工程师、海军准尉伊格纳季耶夫,以及225名水兵在爆炸中身亡,另有85名水兵负重伤。
俄罗斯举国哗然,海洋部立即成立调查小组,由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亲任组长,海洋部特别将军克雷洛夫具体负责。克雷洛夫带领调查委小组,对“玛利亚皇后号”幸存者以及数百名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询,调查卷宗厚达数千页。他们对“玛利亚皇后号”爆炸原因做出的判断是:由于该舰管理疏忽,弹药发生自燃、自爆所致。然而该舰炮兵军官不服,他们认为舰炮所配弹药品质优良,绝对不会自燃和自爆。但调查小组强调,“玛利亚皇后号”的弹药舱平时不上锁,闲人随便出入,即为管理疏忽。
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对此案思考颇深,他是唯一将爆炸案与间谍破坏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调查官。高尔察克在调查报告中写道,10月19日夜,担任主炮塔和弹药舱值班的是炮手沃隆诺夫。10月20日清晨,沃隆诺夫奉命进入弹药舱测量温度,不久“玛利亚皇后号”便发生爆炸,事后并未找到沃隆诺夫尸体。高尔察克虽然怀疑,却也没有直接证据。1916年10月29日,调查小组工作结束,高尔察克在调查结论上写道:“爆炸事故准确原因,暂时难以明确。”事后,“玛利亚皇后号”甚至整个黑海舰队,没有人因为爆炸案受到任何惩处。不久,十月革命爆发,该舰大多数幸存官兵,均移民去了国外。
“玛利亚皇后号”爆炸沉没事件,成为很多专家学者一百年来试图破解之谜。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首度公开英国作家罗伯特·麦里德的私人调查结果。他的结论是,当年在“玛利亚皇后号”服役的炮手沃隆诺夫,即为英国中校间谍哈维兰德,就是他炸沉了俄国黑海舰队主力战列舰“玛利亚皇后号”。哈维兰德在实施爆炸一周后返回英国,后移居加拿大,1929年死于一场离奇的火灾,事后现场勘验结果证明是谋杀。
俄国海洋部于事故调查结束后,决定打捞“玛利亚皇后号”,并希望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归队。1916年年终,“玛利亚皇后号”的船尾终于浮出水面,1917年整个船体终于峥嵘再露。但是,十月革命彻底改变和影响了“玛利亚皇后号”的修复进程。1918年,俄国人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将打捞出来的舰船拖至岸边,赶快卸下船上弹舱内的炮弹,以防万一。8月,海军动用了三艘拖船,才将“玛利亚皇后号”拖进船坞,他们从“玛利亚皇后号”上卸下了133毫米的舰炮以及一些辅助设施,将整舰吊起悬放于木质工作台上。而这一放就是四年,直到工作台逐渐腐烂和部分坍塌,也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