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境

2015-09-10蒋成龙

世界博览 2015年15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雕塑

蒋成龙

Georg Schmerholz,一位出生于罗马尼亚的美籍雕塑艺术家。拥有澳洲、犹太、美洲和匈牙利多族血统的他,年轻时经历了诸多大喜大悲,先后从罗马尼亚移居到意大利、瑞士、加拿大等地,以雕塑和摄影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艺术圈。最终于2001年定居在美国加州,从此过起了艺术家的隐居生活。

与Georg的相识是在一次由笔者本人发起并赞助的小型聚会和晚宴上,这次聚会汇集了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世界各地十几位玉雕艺术家。席间大家进行了各个层面的丰富交流,而其中,Georg尤其另笔者印象深刻。他为人谦逊,性格温和,话语间偶尔能够感受到一股隐士的洒脱和哲人的思考,甚至带有几分禅意。当然,这些品质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的玉雕作品之中。

早在1975年,Georg就开始了雕塑生涯,经过10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他正式成为了专业雕塑艺术师。早期他主要以各类木头為原料,但很快就将目标转向了诸如大理石、花岗岩等软石类材质,同时也使用铜作为原料创作。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当自己能够轻松驾驭这些相对柔软的传统材料之后,尝试使用更加坚硬、复杂的材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也是挑战自我的必经之路。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益于之前一次大型花岗岩雕塑作品的成功,他得到了一次使用玉石创作大型雕像的机会,由此开始了玉雕之路……

上天的恩惠:天国之石

众所周知,玉石,特别是软玉(泛指包括和田玉在内的透闪石质玉石)的使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从8000年前的祭祀用品,到封建社会的贵族专享,时至今日,玉石一直是炎黄子孙最崇敬的材质。他不仅属于稀有矿物,更被寄托了“仁义智勇洁”的五德,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各类人文信息。

相比中华儿女对玉石和玉器的理解,西方国家对它的认识相对简单、直接。当笔者问道“为什么选择了玉石,特别是软玉这种材料”时,Georg详细地讲述了他与玉石的源起。

初次与玉石打交道是通过一次委托,当年他受托为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一座寺庙Vat Dhamamongkol雕塑一尊2.2米高的观音像。他欣然接受了这次委托,并视其为一次对自身技能的挑战,周密准备,精心制作着。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一些无法预见的因素,这次委托并未如愿完成。自此之后的12年内,他都再也没有接触过玉石雕刻。12年后,通过在艺术创作和技术手法上的不断修炼,他再一次与玉石重逢,并从此决定与这些美丽而神秘的石头相伴余生。

“当代艺术中,很多东西都可以被成为‘雕塑’作品。但是以我的理解,‘雕塑’艺术是一个减法的过程,也就是‘雕’。”Georg表示,对于一个雕塑艺术家来说,玉石这一材料可以被称为终极的挑战,而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是他毕生的目标。他最早接触的就是软玉,现在也会制作硬玉(翡翠)艺术品。但是软玉在他心中的位置永远无可替代,这种“天国之石(Stone of Heaven)”始终是他的最爱。它的品质和特性是任何其它雕塑材料都无法替代的,加上巧妙的设计和工艺,每一块玉石都是上天赐予人类独一无二的恩惠。

利其器善其事: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

“在西方艺术圈内,艺术家们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人们会主观地期望他们会以某种特定形式的艺术风格而扬名立万。而我则觉得这个理念具有非常强烈的局限性。”

Georg继续解释道,他的艺术创作并不适用于这种所谓“风格”模式,因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他的创作内容从几何图案到野生动物,从具象手法到抽象写意,类型极为多样。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创作灵感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甚至就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把刀,一支勺,任何最为平凡的事物都能成为创作的源泉。但是一件作品之所以可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超越原参照物的美感,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为了充分表达他的艺术理念和设计灵感,得心应手的工具和成熟先进的技术手段必不可少。早在人造金刚石科技和相应工具普及之初,他便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技术进行花岗岩的雕塑创作。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创作,自己发明创造一些必要的工具也是一种挑战。当年手持式电动、气动工具在商业化普及之前,他就自己动手打造了诸多得心应手的设备,帮助自己适应玉石这种独特的雕塑材料。直到今日,他仍会凭借自己30年来对不同石材的雕刻经验,改进、创造出各式各样适合自己工艺风格的工具,满足更加复杂的设计需求。

“中国文化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未间断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围绕玉石和玉文化为中心发展出了深远的文明和传统。即便当代玉雕艺术家的作品中也会结合传统,融入诸多历史元素。相比之下,西方世界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如此深厚的玉文化和文明史,玉石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材料。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玉雕设计时没有局限,可以自由地将任何所观所想附着在玉雕艺术之上。”Georg如此描述自己对中、西方玉雕艺术区别的理解。

为此他举了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当进行玉雕设计时,他会使用各种不同特质的材料作为辅助和装饰,这个特点甚至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他独有的艺术风格。一方面,这样做可以使作品变得更有特色,独一无二,且在设计、制作时更具挑战,但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理由。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自己对雕塑材料本身的理解已经不只是停留在他们的物理层面,逐渐开始能够感受到他们所蕴含的能量场和帧频特性(energetic and vibrational image)。”Georg进一步解释道,当一件雕塑作品随着制作的进展,从最初的原始材质状态逐渐改变形态的时候,他似乎能够感受到一种共振或气场。当这种材质本身所散发出的共振或气场与作品最终成型后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产生和谐共鸣的时候,一件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功告成。有趣的是,当代自然科学已经通过量子物理学成功假设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世间万物都是由能量、震动和频率所组成的,这与他的感觉不谋而合。

因此,将青铜和玉石结合进行创作,仿佛就是结合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和帧频,就好比两种音乐中的两种不同声音一样。这极具挑战,而成功的喜悦更能使我兴奋不已。结合多种不同的材质、颜色和表面纹理更能让我为作品的欣赏者带来更加深远、丰富的观赏体验。”Georg略带兴奋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玉雕天国的朝圣之旅:中国之行

2014年9月,如同另外一些国外玉雕艺术家一样,Georg也受邀参加了在苏州市举办的“子冈杯”玉雕大赛。这一届“子冈杯”可以说是我国首次引入外国玉雕艺术家和作品的行业大赛,颇具看点。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十几位玉雕艺术家都携作品参加了展览。

当笔者问道对中国的印象,Georg表示去年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由于时间比较紧凑,这次访华只在苏州和周边地区走访停留,短短8天时间给Georg留下了非常美好且深刻的印象。

在来华飞往上海的途中,Georg还不敢相信这一切。“我就要到中国去展览了!对于一个玉雕艺术家来说,能来中国展览并受邀参加‘子冈杯’这种顶级赛事,简直就好像穆斯林的麦加朝圣一样,神圣又倍感光荣。”他接续说道:“能够让我和中国的大师们同台登场,与他们那些精彩绝伦的作品一同展出,除了让我感到受宠若惊之外,更是一次摄取灵感、学习技巧的机会。”

今年,Georg再次受到邀请参加“子冈杯”的比赛和展览。而正如他所说的,这次参展所携带的几件作品将包含多种不同元素,囊括他的各類创作风格。其中包括一件几何组合风格的作品,一件小型历史名人雕像,一件野生动物雕塑,以及一件铜玉结合,颇有“哲学意味”的抽象风格作品。

既然在中国的展览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笔者又好奇地询问了Georg关于他本人以及作品在中国的期望和目标。他表示,未来希望通过参加“子冈杯”和其它活动,能够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成为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沟通的桥梁。通过更多西方玉雕艺术家的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相互摄取灵感,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发展开拓当代艺术,百花齐放又殊途同归。另一方面从个人角度来说,早在“子冈杯”亮相之前,他的作品已经在中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地崭露头角。此次亲身来到这里,希望能够为他本人和作品的影响力带来积极、推进的作用。

百尺竿头,精益求精

“挑战最完美的自己,无论是作为艺术和技法层面都更加精益求精是我一生不变的目标。”Georg明确表达了自己未来的计划和目标。通过和中国玉雕行业的交流,他不但展开了很多全新的思路,也学习了大量经验、技术。特别是当他在展览上看到一些如梦似幻的中国玉雕作品时,瞬间将自己对玉雕的审美标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还可以做到比现在更好,但这需要时间,很多时间才能让自己突破到新的境界。借鉴、学习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段有助于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并最终将自己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提炼得炉火纯青。”Georg谦逊地说道。

不过鉴于很多艺术家在商业领域遇到的困难,笔者对此也询问了Georg的现状。他解释道自己从80年代起就以职业雕塑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艺术圈,并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颇为庞大的客户基础,特别是在北美地区。他的作品在多家画廊、博览会和私人商业展览中均有展出,平日也承接雕像订制和私人订制业务。总体来说,北市场虽然并不如中国这样如火如荼,但也在快速发展。笔者相信以他的才华和技术,加上谦逊的为人和对艺术的深度思考,在市场层面应该也会拥有不俗的表现。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当笔者问他还有什么想对中国读者说的,他如此描述了自己的期望: “人们的审美取向很大程度受到生长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影响。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乃至西方玉雕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得到客观、中立的审视,尊重他们所承载的意识、文化和表现形式。正如中国玉雕艺术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一般,西方玉雕艺术也蕴含了独特的理念,希望能够获得世界的理解和认同。”

(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雕塑
巨型雕塑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