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冬奥成功或是消除贫困契机

2015-09-10胡印斌

民生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崇礼张家口冬奥

胡印斌

借助申办冬奥会,更好地改善民生,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消除贫困,本来就是奥运效应的具体体现。

7月31日,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北京、张家口。消息应声落地之际,两地民众表现出极大的欣喜。特别是距离北京200公里的张家口、崇礼,更是扬眉吐气,万民欢腾。对于这两个边地城市而言,此番申冬奥成功,不仅意味着与首都的深度合作,更意味着张家口与崇礼从此将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

这显然是一次了不起的跨越。尽管很多媒体只是宣布“2022冬奥会,相约北京”,轻轻地,将北京后边那个“张家口”隐去;尽管张家口人总是喜欢强调“京张携手”;尽管到目前为止,张家口依然很贫困,辖13个县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情境,在现实中仍有发生……

不過,所有这些,在成功申办冬奥的背景下,或将都不再成为问题。京张申冬奥带来的利好会很多,比如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等等,均会有极大提升。

但在所有利好、或者机遇当中,消除贫困应该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地处京、冀、晋、蒙交界地的张家口,历史上作为蒙古高原与内地经贸交互的“旱码头”,有过一段繁华岁月。然而,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却明显滞后。其中与开放开发较晚有关,也与其城市定位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处于北京“上风上水”的位置决定了其与北京“唇齿相依”的关系,为确保北京的水源、空气质量,张家口舍弃了很多。

这种无奈抑或被动的“舍弃”,延缓了张家口的发展,不仅经济指标落后,民众生活也十分贫困。以崇礼为例,该县耕地稀缺,老百姓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跑到坝上、内蒙古去种地,日子过得很苦。幸好有人发现了当地满山满坡的积雪,开始挖掘雪经济,才出现变化。据披露,只有12万人的崇礼县,目前有近两万人在滑雪项目上就业,人均收入十年翻了两番,去年在张家口率先脱贫出列。

事实上,早在申冬奥之初,刘延东副总理就指出,要“把解决好民生、扶贫问题作为申冬奥的重点内容来抓”。可见,借助申办冬奥会,更好地改善民生,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消除贫困,本来就是奥运效应的具体体现。

随着冬奥会的落地,将会带动张家口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推动张家口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冬奥会也会推动张家口“偏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化解落后产能和淘汰污染企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奥运”为中心的各类新兴产业。届时,张家口将成为新型能源城市、新型生态产业城市、世界级的冰雪运动中心和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而对于京津冀普通民众来说,最直接的,当是对冬奥会倒逼该区域空气质量的深切期许。随着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加快治理雾霾,“冬奥蓝”应该不是奢求。

当然,在新一轮刺激热潮中,也应该警惕,防范由此带来的房价、物价的上涨。此前已有消息称,小城崇礼的房价已经过万,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猜你喜欢

崇礼张家口冬奥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崇礼当代词典
加大张家口草原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可再生能源建筑采暖研讨会2016年1月崇礼有约
北京至张家口崇礼拟建新高速
收复张家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