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冷暴力对抗冷暴力

2015-09-10指间沙

南都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炸酱面冷暴力暖色调

指间沙

韩国人乔迁之际通常会吃炸酱面与糖醋肉,《优雅的谎言》里刚痛失幼女千智的妈妈,搬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到门口饮食店,点了两碗炸酱面一份糖醋肉。大女儿万智说怎么吃得了,妈妈回答:“我们两个人要过得像三个人一样。”很大的碗深不见底,泥淖一般的面条,吃得嘴角一片污浊。此后妈妈不间断地来吃炸酱面,很爽朗地与店主打招呼。老板娘终于忍不住求饶,因为她女儿花莲在校园欺负过千智,但被妈妈打断,“可以说出口的道歉,是那些能被原谅的”,不能让对方以“我道歉了,只是这个女人不接受”来卸责。她努力地吃着黑漆漆的面条,转身进厕所对着马桶呕吐,看着镜子说:“知道我为什么搬到这里了么?我要你们永远都看到我,永远不会好受。”

千智遭遇的是校园冷暴力,妈妈的复仇,正是用冷暴力来对抗冷暴力。这种伤害在表面看不出,《优雅的谎言》与日本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爱沙尼亚电影《失控的校园》,乃至同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怜悯》,都很不一样。相比令人发指的暴力侵害案,这部电影里没有血腥、没有杀戮、没有变态,挖掘的不是具体伤害带来的观影刺激,而是人心复杂的秘密。

可是,众人看在眼里、显而易见的欺负,真的是让少女自杀的原因吗?显然并没那么简单。在邵毅平教授所撰《洞达人性的智慧》一书中,提及人类社会有一个“人际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每个人做的任何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作用力。但那并不是简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际关系的作用力不断传递并扩散,实质错综复杂,最后往往以“深刻的谬误”或“荒唐的真理”的形式表现出来。《优雅的谎言》就像在拆毛线团,情节交织着展开,环环相扣又有条不紊,拆到最后露出谜底,其实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都可以被责备,她们拧成一股诡异的力量把她推向死亡。

电影里说:“就算你手中拿着再好的饼干,只要别人对饼干没兴趣,你什么都不是。”最终压垮千智的,是她最在乎的朋友。不少人都对少女自杀的理由不以为然:什么!为这点小事儿就挂了?内心强大的妈妈与姐姐,偏偏有这么一个内心脆弱的妹妹。可是,那些能高谈孤独有多崇高的人,其实已经走过最恐惧它的年纪,只有对初中青春期的敏感与脆弱还有着残留记忆的人,才会理解千智的决绝,那样轻易地死去来抗议,迫使他人收手或觉悟。

明明在死亡的笼罩下挖掘着阴暗,电影却没有令人窒息的悲凉,甚至始终洋溢着一种暖色调的灿烂。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和解,被封印在五个鲜红色的毛线球里,也体现在片中刘亚仁饰演的青年身上。每次妈妈遇危机,无论蹿出的是老鼠还是前男友,“英雄救美”的都是隔壁考公务员的这名男青年。其实他才是承受最惨命运的人,因为火灾留疤,高中时外号叫“怪物”。作为受尽歧视的“男版千智”,与千智相会在图书馆那排抵抗抑郁症的书籍前。但他没去死,最后亮出了漂亮的一击,还安慰自责的万智说:家人就是这样的,不知情,才能一辈子牢牢在一起。在《优雅的谎言》前,刘亚仁主演过同样由金良玲原著、李翰导演的《少年菀得》,那也是一部以暖色调轻快节奏来叙述底层沉重的电影。这种致敬,仿佛让“菀得”坚定地横插过来握了握手。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愧疚神经是很不同的。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获救的教师因为内疚自杀,而弃船逃生的船长绝无可能去死一死。那种夜半突袭而来的自责煎熬,并不会发生在所有人心头。年少时就学会自私地为自己开脱的人,长大后也总是能最快速为自己的过失找到理由。影片在水落石出后,一个也不放过地,让每个人都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罪过”。最终,懦弱的人被迫面对,内疚的人获得谅解,痛苦的人继续前行。万智挽救了差点重蹈妹妹覆辙、被冷暴力围剿的花莲,终于哭出来的美罗由姐姐美兰教训并保护,妈妈看着与小女儿年龄相若的女生们,自言自语:“真可爱,你们一定要好好活着。”电影里每个女人的面庞都如此清澈,像雨后的树叶般明净。

猜你喜欢

炸酱面冷暴力暖色调
老北京炸酱面
“La palabra en español que más me gusta es chévere”Jimena Li Yu,una influencer con una mirada en América Latina
品味老北京炸酱面
你性格里的冷暖色调比例是怎样的?
家庭冷暴力引发离婚诉讼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以四川省某市A学校为例
明快暖色调
让床头灯点亮卧室“颜值”明暗暖色调Up家居温馨感
Des nouilles pour vivre longtemps
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