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雕之城

2015-09-10高关中

百科知识 2015年19期
关键词:陀罗西拉塔克

高关中

塔克西拉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西40多千米处,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著名的古城,历经波斯、希腊和佛教文明的三度冲刷,留下众多的考古遗迹。文化史上驰名的犍陀罗艺术就发源于此,当年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曾在这里居住讲学,并留下宝贵的记载。1980年,塔克西拉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的犍陀罗重镇

塔克西拉的历史非常古老,1980年在此出土了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陶器,表明塔克西拉是南亚次大陆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公元前6世纪,塔克西拉作为南亚十六列国之一的犍陀罗国的都城,就已是一座繁华的大城。犍陀罗国是亚洲古代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地域包括巴基斯坦的喀布尔河流域(白沙瓦一带)和塔克西拉等广大地区。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8~前486年)征服犍陀罗,塔克西拉同波斯文明有了更多的接触。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进军印度时攻占此地,又推动了希腊文化在塔克西拉的传播。

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前232年)定佛教为国教,在此建立佛教学府,塔克西拉成为信徒云集、香火繁盛的佛教圣地,进而发展成为宗教、哲学、艺术的研究传播中心。其后历经大夏(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塞人和安息(帕提亚)统治,到1~2世纪贵霜帝国时期,塔克西拉达到极盛。

自从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塔克西拉便成为丝路上的要站,佛教即从犍陀罗一带传往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僧玄奘曾到过此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呾叉始罗国(即塔克西拉),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酋豪力竞,王族绝嗣……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伽蓝虽多,荒芜已甚,僧徒寡少,并学大乘。” 玄奘笔下记载的塔克西拉风貌已处于衰落时期,8世纪后,塔克西拉完全荒废。

塔克西拉遗址是19世纪时发现的;1912~1934年,英国学者、印度考古调查署总监约翰·马歇尔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944~1945年,M·惠勒继续在此地进行考古发掘;巴基斯坦独立后,本国考古工作者也对塔克西拉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工作。通过这些持续的考古活动,从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犍陀罗佛教艺术品,塔克西拉及其光辉灿烂的文明得以复活,也使塔克西拉在人类文明史上获得了不朽的地位。

轮廓鲜明的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包括3座古城遗址和大量佛教建筑遗址)散布在20多平方千米的地面上,坚固高大的城垣,造型别致的窣堵波(佛塔)、寺庙和大量形象逼真的人物雕像浮雕,显示出这座城市昔日的盛况。

3座古城遗址中,比尔丘古城遗址最为古老,属于公元前6世纪~前2世纪的波斯帝国和孔雀王朝时期的建筑,遗迹保存较少。比尔丘城址长1100米,宽670米,为波斯人所建。遗址显示建筑杂乱无章,街道狭窄曲折,房屋使用不规则的毛石砌筑,几乎所有的住宅都有院子,使用渗井排放污水。在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与佛教有关的物品或建筑,但发现有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时期的钱币。有的学者认为,这里发掘出的只是工匠们的聚居点,而非城市的全貌。

希尔开普古城遗址位于比尔丘古城遗址东北处,属于大夏、塞人和安息统治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的建筑。城市为大夏王朝的统治者希腊人所建,街道和街区等均具有希腊特色,遗址中发现的希腊式及仿希腊式的文物较多。

希尔开普城为军事要塞,四周环绕着长5.5千米、厚4.5米~6.6米不等的白石墙。 城内布局袭用古希腊后期的模式,体现了希腊文化对当地建筑的影响。希尔开普分上、下城两部分。南部是上城,即现名哈梯亚尔的山丘,著名的拘浪拏窣堵波(佛塔)的遗址至今尚存。玄奘称之为南山窣堵波,并在《大唐西域记》里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主人公拘浪拏太子被继母陷害致盲,从王子沦为乞儿,受尽苦难,最后设计见到父王才得以真相大白,并在一位罗汉的帮助下重见光明。这是一个带有喜剧结尾的悲剧故事。哈梯亚尔山坡下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一座石砌的讲经台,据传玄奘曾于此处讲经。附近还有一座院落内的石头遗址,据说是玄奘居住过的地方。那残存的废墟,厚厚的石筑墙垣,枝叶扶疏的杨树,引发人们对先哲深深的缅怀之情。

北部是下城,南北长约600多米,东西宽约200多米;周围有石砌防卫墙。城内街道按直角纵横交错,很有规则。正中是一条宽八九米的大街,两侧的小巷把城市划分成26个街区;大街两旁是住宅、店铺、佛寺等建筑,大街东南端还有一处王宫遗址。希尔开普城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希尔开普古城遗址在1世纪时遭到贵霜人破坏,他们在希尔开普东北三四千米处建造了新城希尔苏克,作为贵霜帝国的都城之一(1世纪末~3世纪)。城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长约1400米,宽约1100米;有城墙环绕;其方形街区的布置和希尔开普城近似,但砌筑水平高于希尔开普城。希尔苏克现仅发掘了一小部分,只有一小段城墙可供参观。

珍贵的佛教遗迹

在塔克西拉遗址中还发现有各类宗教遗迹,尤以佛教遗迹最多,其中达摩拉吉卡和莫赫拉莫拉都最为重要。

达摩拉吉卡兼有窣堵波及僧院。窣堵波即印度式佛塔,原是埋葬尸骨的坟冢,佛教兴起后,成为埋藏佛陀或得道高僧舍利子的墓葬建筑物。初时为一半圆覆钵型土冢,其上或涂泥,或覆以石板,以防崩坏;后来演变为下有基坛,上有石造平台、竿、石伞(相轮)等部分的建筑物。犍陀罗地区的窣堵波在希腊建筑艺术的影响下,其形态与结构均有所变化。除圆形基坛外,还有方形基坛,基坛可为3~5层。这种塔身高耸、层级甚多的窣堵波和窣堵波式圆冢不同,具有鲜明的塔克西拉特色。为了还愿或礼拜,人们还建造小型的室内窣堵波和窣堵波形状的圣物盒,形制多种多样。一些室内窣堵波的基坛可多至4层,每层都用佛像、希腊式柱子、齿饰等进行装饰。许多大窣堵波周围不仅有小窣堵波,还有许多小佛堂,供奉佛像、佛本生故事雕刻等,俨然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达摩拉吉卡窣堵波据说是公元前3世纪为阿育王始建,4世纪时又加以扩大。其基坛为圆形,以石砌成,直径46米,上积土石为半球形,外砌石块,上部现已倾坍但残存部分仍高达15米,周围还有大量附属建筑,可以想见当年的雄姿和规模。这座大窣堵波也称“裂缝塔”,它的四周矗立着 4座体现犍陀罗艺术风格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寺院和若干个晚些时候兴建的小窣堵波。窣堵波上的石雕现保存在塔克西拉博物馆,白浆粉刷的人物雕像仍然原封未动地留在底座上。此外,在此地还曾发掘出佛舍利、镌有塔克西拉名称的银牒等珍贵文物。

莫赫拉莫拉都则以僧院为主。僧众的住所为一个大院子,周围是一间间小屋,院内有水池,此外还有用于僧众聚会的会堂、厨房、餐室、仓库、厕所等附属建筑。僧院附近也有一座较小的窣堵波遗迹。该地僧院的一间房子里还有一座保存完好、颇为高大的室内窣堵波,其复制品现存于塔克西拉博物馆的大厅之中。

犍陀罗艺术发祥地

现在,在塔克西拉建有考古博物馆,当地出土的大量文物就存放在这里。博物馆成立于1928年,环境优美,藏品丰富,堪称一座艺术的宝库。

走进博物馆,展厅右边陈列的是各种出土文物,有形形色色的陶器、雕画石盘,有各种钱币,有用金、银、宝石做成的各种精美的首饰,还有用骨、象牙、贝壳、铁、青铜制成的各种工具、器皿、装饰品、玩具、赌具等物品。展厅左边则陈列着有关佛陀生平的各种浮雕,有佛陀、菩萨的坐像和立像,有各种规格的佛陀和菩萨头像等。从莫赫拉莫拉都窣堵波移来的一组塑像(约30尊)最为引人注目。

在塔克西拉出土的文物中,以犍陀罗佛教艺术品为最多最著名。犍陀罗艺术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作品内容主要为佛像和佛传故事的雕塑,这里是首先雕制佛像的地方。印度早期的佛教雕刻从不出现佛陀本人的形象,只用象征物(如脚印、法轮、佛座)暗示。随着希腊艺术的传播,1世纪时在犍陀罗打破禁忌,创作出最早的佛像以及菩萨、罗汉和供养人像,多用石雕或灰泥塑造。

犍陀罗艺术的第二个特点是融汇希腊和东方风格。例如达摩拉吉卡窣堵波的石刻吊钩上刻有印度仙女形象,但却以希腊式涡卷花草纹为装饰。早期佛像雕塑具有明显的古希腊人的特征,如高挺的鼻梁、有棱角的嘴唇、卷曲的头发、明亮的眼睛等,有的佛像甚至类似希腊阿波罗神;佛教雕塑姿态生动,刚健丰盈,线条清晰简练,衣褶明媚柔绉,质感很强。后来这些佛像又逐渐融进一些东方人的特征,如棱角线条的减弱,宽容慈祥的增强,这从流入我国新疆库车、拜城一带的佛像雕塑,尤其是敦煌的佛塑中可以得到印证,但佛塑的源头在犍陀罗。鉴于此,犍陀罗也被称为一种文化,备受各国学者关注;犍陀罗佛塑也为各国博物馆争相收藏。犍陀罗艺术随同佛教沿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东方传播,对中国和日本等国的建筑、雕塑、美术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陀罗西拉塔克
美国的犍陀罗艺术研究
文化杂糅视域下对犍陀罗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新思考
塔克 努力改变命运
塔克西拉佛教遗址发掘历程述论
汹涌澎湃的实力 Starke Sound 史塔克音响系统A7 MarK II/A7-2
Force-Based Quadrilateral Plate Bending Element for Plate Using Large Increment Method
Cracking Patterns of Shear Wall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ue to Strong Earthquake Based on Mohr-Coulomb Criterion
Frost Resistance and Damage Velocity of Compressively Preloaded Concr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