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经济失速:不要再拿“国企比重过高”说事
2015-09-10刘瑞
刘瑞
“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4月10日,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语气沉重地说。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速以集体大大低于全国经济平均增速7.4%的结果交了一份“令人揪心”的答卷。
历史上,东北经济曾经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经济由计划经济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遇到国企过多、社保过重、产业老化、部分资源枯竭、区位偏僻等特殊历史负担。于是自2003年起,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从各方面帮助东北经济摆脱困境。一时间,东北经济似乎有了新的起色,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东北经济增速12.4%,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亮点。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回头来看,东北经济依然处在结构调整的挣扎之中。
平心而论,东北经济一直享有中国其他经济区域不一样的优势。东北地区要人有人,要基础有基础,有技术有技术,要资源有资源,要产业有产业,但是经济增长潜力还是发挥不出来。依照经济学直观的判断,东北经济一定是在运作层面出了问题。
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东北区域的国企过多。不错,到本世纪初,东北经济的国企产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以上。这曾经是一个特殊的难题,并引发了其他诸多经济社会难题。但是时至今日,东北国企产值比重已经降到50%,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退一步说,假如没有这些浴火重生的国企支撑,估计东北经济跌得还要更惨。所以继续拿国企比重过高说东北事,显然没有说到问题的点子上。
东北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东北先于全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后于全国改行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时差导致东北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始终要大于其他地区。在通常意义上理解,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尤其是当主要的宏观调控权限上收至中央政府之后,地方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成反比关系。
东北经济振兴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而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东北的地方政府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转变观念和职能。
自1992年起中国实行开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后,东北区域的开发型模式特征最为显著。企业总是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盯着政府,政府继续成为挥之不去的影响因子。党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中国经济升级任务,从源于日韩模式的开放型市场经济模式1.0版本,向更高的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市场经济模式2.0版本升级,其核心就是将政府权力关进法律笼子里,全面依法治国,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东北经济现象还有人的观念问题。人的观念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归入文化习惯,同样也属于制度问题。历史上,东北人具有闯关东的豪气与精神,东北人实在、肯干、大气、豪爽是很长一段历史的集体记忆。但是现在这种豪气与精神似乎已经退化,甚至有些还被别的东西代替。十多年来东北流向全国的一个地域词汇“忽悠”,其实集中代表了东北传统精神和观念的退化与变质:有些地方官员和有些人做事不认真,糊弄,弄虚作假,注重面子轻视实效。因此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了东北要重振“闯关东”精神。
东北经济要重新振兴,必须要在观念上先振兴,要抛弃做事“忽悠”的观念和陋习,恢复实干精神。让东北地区人尽其才,不再孔雀东南飞;物尽其用,不再抱着金饭碗要饭吃;财尽其效,不再搞面子工程;技尽其精,不再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往前走。为了加速推进人的观念转变,不妨逆向采用当年建设新中国的经验:由大批南下派干部变为大批北上派干部,通过换人来加速推进东北经济振兴。当然,这只是作者个人的一点建议。东北的经济振兴,终归还要靠我们东北人的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