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轻武器道具(下)
2015-09-10东戎
东戎
本文上部分呈现了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小分队”装备的多种轻武器,如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等,杨子荣使用的“大肚匣子”和“加拿大撸子”以及座山雕的不上档次的贴身手枪。本文下部分将继续展现座山雕的手下“八大金刚”使用的个人武器以及在片中出现的不太符合实情的“五大装备”——
与原著中把威虎山的八大金刚统统当作领盒饭的配角,只有一个“大麻子”略微多着几笔不同,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为八大金刚增加了大量戏份,化着烟熏妆的金刚们都有各不相同的漫画式造型,还硬加上了取名生硬、令人难以记住的江湖名号。这是徐克武侠片中擅长塑造反面人物的一种惯性,这些改变只为电影增加了流行元素和人造笑点。而在1960年黑白版电影《林海雪原》中,虽然没有把八大金刚作为重点,但通过少数几个镜头和对话,就把各人惯匪、兵痞、伪满军警以及逃亡地主等不同出身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版电影为了打造“炫酷造型”,在八大金刚的个人武器上也费了一番心思。
尽管八大金刚戏份增加,但平均到每个人还是不同的,其中二、四、五、七、八相对较多,老大、老六居中,老三基本只属于群众演员。
老二不仅擅长秀肌肉,显然头脑也在群匪之上,是能为座山雕出谋划策的“军师”级人物。他的随身武器是一支俗称“王八盒子”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该枪是日本二战期间的制式手枪,特点是机匣为整块钢料加工而成,强度较好,握持时枪管指向自然。从扳机护圈形状及枪机尾部尾帽设置看,该枪为早期产品。南部十四年代手枪虽然在中国的遗留数量不少,但实际使用的不多,主要原因是该枪所用的8×21mm南部手枪弹没有来源,加之威力较低,无法和“匣子”使用的7.63mm毛瑟手枪弹相抗衡。
在设局考验杨子荣的段落中,老二手持的冲锋枪是美国汤姆逊M1A1冲锋枪。其原型M1是1941年对M1928冲锋枪进行大幅度简化而来,将复杂的延迟后坐式工作原理改成简单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取消了延迟机构,于1942年作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枪获得列装。M1A1是M1的改进型,外观上的区别就是表尺两侧由原来的长方形护翼改为三角形护翼,生产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到每支仅45美元。该枪和M1928冲锋枪系列一样,曾作为战后剩余物资大量提供给国民党军队,是当时国共两方均大量使用的武器。不过,二金刚手中的这支武器看起来略有些异样,主要是枪口处有一段突然变细,这是为发射空包弹,将原先的枪管截断改装所致。
四、五、六、七、八这5位金刚中,老四用的手枪档次最高,从机匣两侧突出的“肘节”可以看出,是德国卢格P08手枪。该枪由乔治·卢格在早期博查特自动手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特点是加工上乘,20世纪初被选定为德军制式手枪,甚至二战期间德国仍在生产列装,在中国也并不算罕见。
老五除了德式头盔拉风外,其使用的长短武器也比较特别,长的是唧筒式霰弹枪,短的是转轮手枪。西方霰弹枪,20世纪初即有温彻斯特、勃朗宁等多款成熟设计,但因为射程近,中国只少量作为民用猎枪进口,几乎没有军警使用的记录。片中出现的这支霰弹枪尽管在银幕上的表现赛过小炮,但从一些外观特征来看,并不是真枪,而是全新制作的纯道具。至于转轮手枪倒是真家伙,建国前国内以警用等名义从美国、西班牙等国进口此类手枪很多,片中出现的这支转轮手枪从准星形状来看,像是1930年代大量进口的史密斯-韦森M31转轮手枪或其仿制品,除警察使用外,还用于装备军队里的中下级军官,存世量很大,其所用的0.32英寸史密斯-韦森特种转轮手枪长弹杀伤力较低。
老六的主要武器是飞刀,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德国毛瑟“张嘴蹬”手枪,该枪因套筒前端是敞开式的而得名,其有两种型号,一种是早期的M1910/14,一种是后期的M1934,均发射7.65mm勃朗宁手枪弹,而且做工精良,是国内比较常见的高档手枪之一。两种型号外观上比较相似,区别在于M1934改进了握把背部,使之更好地贴合手形,此外套筒前下方铣有浅槽,枪号就刻在槽内。但老六的“张嘴蹬”一直以超帅的姿势侧握在手中,既看不到握把部分,也无法辨清套筒前端有无浅槽,因此具体是哪一种型号无法判断。
老七使用的则是正宗的柯尔特M1911A1自动手枪,二战期间美国曾动员多家厂商共同生产该枪,产量很大,战后又作为剩余物资提供给国民党军队,特别是空军、装甲兵以其为随身武器的较多,使用比较普遍。
老八在片中作为一个喜剧性人物打造,着墨最多,但他用的手枪却是八大金刚里最次的,和座山雕一样是西班牙生产的仿M1911手枪,只不过是标准枪管长度,口径应该仍是7.65mm,具体厂家原本可以通过枪身铭文和握把护板上的商标判定,但看该枪表面的磨损状态以及更换过的护板,估计是很难找到源头了。
名为“炮头”的大金刚虽然出场次数不少,但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深,他的武器是和杨子荣一样的配用长弹匣的毛瑟M1932冲锋手枪。而老三“粮台”更是神通广大到坦克都会开,应是威虎山“Q博士”一级的人物,但这样牛哄哄的人物后来每次出场都是夹在一堆人中打酱油,所用手枪就是与杨子荣使用一样的加拿大MK1手枪,倒是在“天王盖地虎”一场中他手中拿的双体冲锋枪令人称奇,那明显是用两支“司登”MKⅡ冲锋枪拼装在一起做出来的道具。“司登”其实和“加拿大撸子”一样,都是租借法案的产物,只不过改由加拿大朗·布兰奇兵工厂代工,外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横置弹匣、钢条冲压枪托。该枪亦称“加拿大造手提机枪”,国共双方均有广泛使用。片中这支双体“司登”冲锋枪显然是臆造的道具,以这种简单的并联方式,连扳机位置和抛壳方向都会互相干扰,根本不可能进行实际射击。
《林海雪原》原著中,小分队的敌人们除了人马较多外,武器上并不占什么优势,但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却摇身变成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土豪”,最后小分队攻下威虎山,3000名土匪便作鸟兽散了。另外,小分队在夹皮沟不是像原著那样依靠发动群众、成立民兵武装,而是自身力量,便打败土匪的围攻。
影片逻辑混乱,情节设计硬伤颇多,为追求视觉效果臆造武器,使得整个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又一出“打土匪”神剧。其中,土匪的“五大装备”尤为不靠谱。
一是火箭筒。世界上第一具实用化的“巴祖卡”火箭筒1942年才在美国定型,解放战争之初国内确实已经引进了这种武器,它们均来自于二战后期美国的对华援助。截至1945年4月底,仅运交中国驻印军的M1、M9系列60mm“巴祖卡”火箭筒就有1886具,每个营迫击炮排都配备2具。加上抗战结束通过驻华美军移交等渠道获得的这种武器,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队特别是主力部队中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巴祖卡”,如新6军、13军、71军分别装备84、99和97具“巴祖卡”,60军和93军也各拥有34具和47具。我军在作战中同样缴获过这种武器,但由于弹药供给不济,加之国民党军坦克数量不多,所以使用并不广泛,只是在后来解放石家庄等城市攻坚作战中有相对集中的应用。问题是片中出现的火箭筒,虽然一眼就能够看出是道具,但其外形既不是美国原产的60mmM1、M9以及后来的89mmM20“超级巴祖卡”,也不是日本仿制的四年式70mm火箭筒(根据美国巴祖卡60mm火箭筒仿制而成,并增大了口径),而更像是德国RPzb43/54型88mm火箭筒,该火箭筒于1943年才开始研制,彼时德国与中国已无交集,这种火箭筒却跑到了中国东北,竟然让土匪老大用得上。更雷人的是,片中的火箭筒不光是单人使用,而且是从前方装弹,甚至大金刚还可以用它在室内向屋顶发射。设计这个道具的人,大概是从现代RPG-7火箭筒得到的灵感,以为二战时的火箭筒也是从前方装弹的,实际上二战时的火箭筒都从后部装弹,其筒尾用钢丝焊有喇叭状支架,就是专为防止筒尾因磕碰变形影响装弹而设计的,而且必须由两人配合操作才能使用,装填手装弹后还负责将导线连接起来,这样射手扣动扳机才能连通电路,将火箭弹发射出去。此外,火箭筒发射时会向后喷出高温火焰,因此使用时必须保持后面一定范围内没有人或其他障碍物,如果真的在室内向屋顶发射,那最先完蛋的必然是射手和室内的所有人。
二是狙击步枪。国内军事题材影视剧,现在已大有“无狙不剧”的趋势,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自然也不能免俗。这里暂且不说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尚无狙击步枪,但就本片中这支用毛瑟步枪改装的“大狙”而言,也是槽点多多。首先是该枪上加装的大直径物镜、倍率可调的光学瞄准镜太过现代化,影片反映的年代还没有流行这种瞄准镜。其次是枪身包裹太多。狙击手作战,为避免暴露自身,往往会将露在外面的部分枪身尽量加以伪装,而本片的道具设计师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地把除了拉机柄外的几乎整个枪身都用布条缠满,甚至连枪背带都毫无必要缠上了,却没有考虑过狙击手埋伏在背景透空的独立物体高处成为格外显眼的目标。三是尽管是只有5发容弹量的非自动步枪,射击速度和持续时间赶上了半自动步枪。而且片方引以为豪的弹头射击的3D效果则漏洞更大,其弹头外形竟是国产56式步枪弹。
三是手榴弹。片中手榴弹先后出现4次,其中2次体现了这种武器爆炸的立体效果。尽管特效做得不错,但问题是这种德国M24长柄手榴弹在国内压根就没出现过。国内抗战时期使用的主要是各种木柄手榴弹,外形多种多样,其中有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巩式手榴弹以及山西生产的晋造大号手榴弹。国产手榴弹属于攻防两用型手榴弹,弹体采用铸铁制成,爆炸后形成的破片较多、危险距离较大,更适合在防御战斗中使用;而德国M24手榴弹则是进攻型,弹体采用钢板冲压和翻边咬合工艺制成,不是靠破片而是靠冲击波对目标形成杀伤,危险距离较小,更适合进攻中使用。国内未引进德国M24手榴弹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当时的工业基础无法提供足够的钢板和高级炸药,而铸铁来源广泛,即使以黑火药作为装药也能炸得粉碎。由于长柄手榴弹携带不便,国内后来使用的手榴弹多数缩短了木柄长度,手榴弹弹体也未采用瓶形弹体,而是采用更方便制造的柱状弹体,直到77式手榴弹定型之前国产手榴弹一直沿循这条道路。本片中的手榴弹弹体翻边咬合之处非常明显,从外形看是1939年之后生产的简化型M24手榴弹,但拉火绳末端连接的不是德国手榴弹使用的陶瓷球,而是国内惯用的金属环,显然是加工的道具。
四是机关炮。原著中杨子荣应对座山雕突设疑兵的考验,只是掏出“大肚匣子”向冒充小分队的土匪们扫了一梭,然后点射再打倒几个,而新版电影中为了让杨子荣更加神勇,也显得威虎山这座军火库非同一般,把“匣子”换成了横扫一切的机关炮。本片中,这门机关炮从轮廓上来看,应该是意大利布莱达M1935 20mm机关炮。除这一品种之外,抗战前国民政府还进口过苏罗通、厄利空、麦德森等多种同一口径的机关炮,日军也使用过98式20mm小高炮,因此机关炮在国内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武器,就像这种布莱达机关炮,有的甚至一直用到抗美援朝时期。但尽管片中杨子荣在炮架上被“后坐力”震得前仰后合,明眼人也能看出这门炮与老五手中的霰弹枪一样,只是塑料与钢管制成的纯道具,除了外形大体类似外,细节上与真家伙相去甚远,连标志性的弹板竟被弹匣所代替。尽管机关炮后坐力大,威力大,杨子荣一口气几十发炮弹打得小匪们横尸一片,但炮身上的积雪却纹丝未动。
五是油桶抛射器。片中最不可思议的道具便是小分队为守卫夹皮沟,用汽油桶焊接成抛射器,使得威虎山下来的土匪以为解放军有了“大炮”。解放战争中,我军有多支部队使用过油桶土造的“飞雷炮”等抛射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48年12月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曾组织近200门这种抛射器,将黄维用汽车堆成的野战防御工事炸成一片废墟,1991年上映的《大决战——淮海战役》曾如实地还原过这一战例,甚至与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同期上映的《太平轮》也有相关镜头。这种抛射器只是在缺乏重炮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应急武器,半埋在土中、作为身管的油桶本身只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药捻点燃发射药,在将捆扎好的炸药包推送出去的同时拉燃固定其上的导火索,使其落地后爆炸。这种武器射程较近,也谈不上什么精度,但由于炸药包重达数十千克,威力比较可观。其缺点就是机动性差,射角、射向等很难调节,只能用于对付碉堡、工事等固定目标,而且发射速度很慢,事前要在桶底填入发射药,与炸药包之间还要加上木隔板与湿土,以防止发射时将炸药包引爆,数分钟才能射击一次。在夹皮沟这样的环境下,对付骑马和滑雪之类的快速机动目标时,油桶抛射器这样的武器是毫无用处的,等到发射出去的炸药包落地时,对方早已移动至杀伤范围之外。
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作为商业片,的确获得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欢迎,而从战争片或历史片来审视,未免令人失望。显然徐克只想拍出一部红色武侠片,并未将太多精力放在道具或者历史考证方面。
不过,即使是商业片,太多的穿帮镜头也终究是莫大的遗憾。影片中除了文章提到的一些武器与历史不符外,军事常识的苍白可怜更难以掩饰,甚至出现了“解放军第二支队二团一等兵”这样的低级错误(历史上的二团1947年剿匪战斗基本结束后正式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一纵,近10年后我军才开始实行军衔制)。再如,影片中,奕平在冰天雪地中所戴的居然是现代越南军队配用的塑料凉盔;其他装具如铝饭盒、望远镜、弹袋、风镜盒、炮队镜、穿的皮鞋等都是解放后的产品;土匪军火库杂乱无章,武器和弹药混杂堆放,弹药箱也是解放后我军使用的……影片中像这样穿帮的镜头太多。由此看出国产电影的一种不良倾向,即使是大成本投入,制片方也不再重视道具的真实性和考据的严谨性,只要能取悦观众、赢得市场,历史真伪居次位。制片方缺失对历史的尊重,缺乏对历史的深刻研究,缺少还原历史的诚意与能力,在以商业回报最大化为目的大环境下,势必难涌现出观赏性、真实性以及正确历史观能够有机统一的经典作品,这正是国产电影特别是军事题材作品水平的最大软肋。(全文完)
编辑/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