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抗战史也是国家软实力
2015-09-10雷墨
雷墨
中日关系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安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不诚意”,是否是对现实中日关系的某种投射?中日和解之路,到底有多艰难?在中国崛起的时间节点上,70年前波澜壮阔的抗战史,其现实意义应该如何解读?《南风窗》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武汉大学中日关系史学者胡德坤。
《南风窗》:你如何看待安倍打破中日关系僵局的意愿?
胡德坤:安倍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诚意。像德国那样,虽然没有参加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但是第二天总理默克尔就访问了莫斯科,表明了她的诚意。这些安倍能做到吗?
《南风窗》:有学者把日本右翼美化历史的行为与日本的国家身份重构联系起来,比如安倍推动的国家正常化。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崛起也涉及国家身份定位问题。在你看来,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差异,是否会对中日两国今后的国家身份定位造成冲突?中日两国应该如何化解这一冲突?
胡德坤:这种冲突肯定会有的。日本对历史观的认识也存在左中右三派,这三派都有占据优势的时候。现在是以安倍为代表的右翼势力占优,但别的历史观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得势而已。如果安倍用挑动国际争端来掩盖国内矛盾,获取国民的支持,即便他能达到目的也是暂时的。安倍经济学解决不了日本的发展问题,他的政权也不会长久。
日本的领导者必须有这样一种认识,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挑起国际争端,这样做只会恶化日本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日本本国的发展。日本应该换个思路,应该公开承认它的战争责任,诚恳地道歉,这样才能获得邻国的谅解,在经济上能够和邻国融合,或走向一体化。用这种形式来解决日本国内的经济问题才是正道。
《南风窗》:你曾说过“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领土争议,都与美国二战后对亚太格局的安排有关。在美国重返亚太、美日同盟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看待和回应美国在中日矛盾中的角色?
胡德坤: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这就给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造了条件。美国把战争时期同盟国的很多决定,包括战后对日本领土的决定,通过《旧金山合约》给篡改了。美国当时的很多做法是违反国际法的。战时做出的那些决定都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的,但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擅自修改。
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力也会下降。当美国不能主导世界的时候,有关的秩序、安排就会逐渐弱化甚至瓦解。到那时,人们还会回到二战时期的国际法,用国际法来解决领土和海洋争端问题。
《南风窗》:在东亚,历史认知与现实格局密切相关。在中日和解方面,中国应该采取那些主动措施?
胡德坤:第一,就是表明中国是有和解诚意的。中日是近邻,邻居不能选择,中国不希望身旁有个敌对的邻国。中国应该在姿态上表现出与日本友好、合作的意愿。第二,如果说日本现在坚持错误的历史观,在领土问题上把美国的决定视为国际法,而不承认盟国的决定,那么我们必须要捍卫我们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在这一点上是不能让步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该坚持的要坚持,该争取的要争取。中日和解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日本这个民族从来都是崇拜强者,在中国还没有强大到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时候,想让日本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是很难的。
《南风窗》: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有关抗日战争的讲话中说:“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你如何解读中国领导人对抗日战争意义的这一表述?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右)和宋学义。
胡德坤:抗日战争的影响,过去我们是认识不足的,不论学界还是国家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其影响之深刻至今仍无处不在。把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提到“中国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是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恰如其分的定位。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培育了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力量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的,为后面的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确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开端。
《南风窗》:你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盟国”。英国牛津大学学者拉纳·米特最新出版的专著《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你看来,中国有无可能,或者说如何改变抗日战争重要性在世界二战史尤其是西方认知中的落差?
胡德坤:这个情况肯定会有所改变。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被“遗忘”,主要原因在于冷战格局。在以前的冷战格局中,西方是不会肯定中国抗日战争的。如今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良好,周边关系也总体稳定。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正在以和平、双赢的方式实现崛起。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不但不影响别人,还会带动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认清这个现实,这样一来,对中国历史的评价也会逐渐恢复客观公正的立场。
过去我们国家对抗战史研究总体上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组织抗战史的研究,出更多标志性、权威性的成果。这样一来,国际学术界也会吸收或者认可中国研究的成果,也会介绍中国的研究成果。假以时日,国际社会将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关于中国的历史观。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个大国之举,的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认识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南风窗》:西方学者对包括中国抗战史在内的中国研究兴趣越来越大,这与中国的崛起不无关系。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更有可能把历史正义引入国际议程?比如在国际舞台上提升抗战历史的能见度?
胡德坤:对。二战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的影响到现在都还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它确实是改变了世界,使得世界从过去的战争、动荡变成了战后的和平、发展。在这场战争中,一国所起的作用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以及国际话语权等。在国际舞台宣扬历史正义,有助于国际社会承认、认可中国在二战中的国际贡献。
国际学术界之所以对中国研究兴趣增大,当然是看到中国正处在复兴的过程中。对包括抗战史在内的中国复兴进程的研究,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国软实力的累积。我们也会通过这种软实力来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