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来华的四大经贸重任
2015-09-10刘小雪
刘小雪
1.目前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占比较小,仅部分企业在进军印度。图为今年3月华为在印度发布新款手机。2.目前每年中印双边旅游的游客加起来还不到50万,放宽签证成为业界期望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呼声。3.为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印度政府可能会出台优惠政策欢迎中国光伏企业赴印投资。4.中国市场对于印度低价抗癌药的需求很大。
5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印度共和国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于5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莫迪此次访华距习近平总书记上次访印仅8个月时间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回访,连印度媒体也认为这是印度外交史上少见的一幕。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莫迪对华重视,但也同时给他自己出了难题,就是他如何还能获得博取眼球的“新”成果。因为2014年双方领导人发表的《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几乎涵盖了中印关系的方方面面,也都列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尽管如此,印方各界依然有所期待,如消除中印贸易不平衡和吸引更多中国投资等。
为印度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拓宽渠道
2014年中印贸易716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华出口133亿美元,较上年下降了8.3%,自华进口却较上年增长了13%,达到583亿美元,以致全年中印双边贸易印方赤字450亿美元,较上年扩大了22%,占印度整个外贸赤字三分之一。中印贸易额很快就要超越1000亿美元这个阶段性目标了。印度不是美国,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于它时远时近,但这一阴影总是难以摆脱。因此,印方为不断扩大的贸易赤字紧张,也急于消除。
另外,印度也认为这样不平衡的贸易现状并不能反映出它真正的对外贸易实力。在它看来,它的成药产品、软件产品和一些农副产品能够出口世界,却难以打入中国市场。
尽管在去年的声明中,两国的领导人表示:双方同意采取积极步骤,促进双边贸易再平衡,解决影响两国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结构不平衡问题。这些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含注册)合作,加快对中印互输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磋商,加强印度IT企业与中国企业的联系,促进旅游、电影、医疗保健、IT和物流等服务产业贸易,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印贸易赤字不降反增。
可以想见,在此次访问中,在这些印度产品具有市场前景的领域,莫迪将会全力推动双方的谈判尽快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印度争取更多的来自中国的投资
为契合“一带一路”战略,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主要是通过输出资本和技术,推动亚洲各国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市场联通,促进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在我国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指南中,明确列出了要转移出去的产业,包括通讯、铁路、电站、核能、光伏、民航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轻工、纺织、服装、家电、汽车、船舶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业或其中的部分加工制造环节。印度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而国内制造业比重不足17%的发展中国家,本应该成为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实际上,这本身也同时与印度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印度制造”的规划形成了对接。而且此番莫迪访华,他的手里已经握有一张好牌,那就是印度经济重新回到了高增长的轨道,甚至增速超过了中国。但中国企业家对印度的关注度依然不够。虽然在去年的声明中,中国同意在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各建一个工业园,并在未来的5年里向印度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00亿美元,但从2015年2月获得的印度外资数据上看,来自中国的投资并没有显著增加。
中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仅为8.87亿美元,占印度吸引外资的比重只有0.36%。问题可能还是在于中国企业家对印度市场了解不够、信心不足。对于前者,可以通过更多的推介会来增进双方的了解,但对于后者,则还需要印度辅以更开放、更自由的经济政策,而这正是莫迪本届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开拓新能源合作领域
莫迪上台后计划要在5年任期内让全国家家户户都“至少亮起一盏灯”,面对印度缺电人口超过3亿、高峰缺电量占总装机13%的事实,这一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另一方面,面对来自国际的减排压力和国内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已经不再是解决印度能源短缺的一个替代性选择,而是成为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鉴于我国已表示愿参与印度核电项目,双方在此领域应有所作为。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我国产品已占据世界市场半壁江山,在印度也一度占到当地市场的60%。作为具有优势产能的行业,中国光伏企业频频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调查,同时国内的生产成本也急剧上升,而在印度已经建立起的经济特区中,专门就有一类是非传统能源产业区。
为鼓励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入驻产业园,中印政府还可更进一步,设立专门的以新能源领域为主题的高层工业园区,印度政府给予优先支持政策,提供土地等配套条件,在工业园区内消除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待遇;中国政府以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给予支持。
放宽签证限制,加强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贸易的往来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短期内解决两国商品贸易不平衡问题并不现实。但与此同时,两国服务贸易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中印两国可以通过服务贸易的发展,来弥补经常账户下的贸易赤字。比如印度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它与中华文明完全异质,两国发展相互旅游大有前景。但据统计,目前来自两边的游客加起来还不到50万。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说,这样的游客规模太小,中印两国之间不仅航班数量少,而且仅局限在几个门户城市,巨大的市场有待双方进一步开发。在教育、医疗、金融、法律、工业设计、IT等领域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虽已有起步,但真正能够将合作引向正轨的制度构建尚未开始,比如资质和学历的认证等。还有,印度的商业流程外包服务在国际市场上都很有竞争力,它们服务的对象一直以来都主要是欧美企业。如何让一些已经实现了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认识到印度在这方面具有的优势,并积极予以利用,是莫迪政府和业界人士可以着手推动的一件事情。
但是,要扩大服务贸易,两国首先要放宽签证限制、方便人员往来。现在中国人申请赴印签证普遍都很难。莫迪访华应多了解这方面的呼声。这对于最终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意义重大。因为正是一国商人基于对本国市场的了解,才能在外国市场上更容易找到国人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印度,那么将不仅为印度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而且也会因为发现了更多中国人感兴趣的商品而增加印度对华的出口。除了签证政策外,空中和陆路通道建设也应该加强。总之,密切的人员往来最终将有助于拓展双边贸易领域、提升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