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水面舰艇技术水平
2015-09-10雷炎
雷炎
日本《世界舰船》月刊特聘军事专家多田智彦就对中国海军所取得的成就表达钦佩,并对解放军现役水面战斗舰艇的主要装备开发脉络和技术水平做了一番审视。
雷达
水面战斗舰艇的核心传感器——搜索雷达的三维化是西方海军的发展趋势,中国海军也没有落下。人民海军仅有的一艘051B型驱逐舰“深圳”号就装备有中国最早的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381型,它以美国海军上世纪60年代装备在驱逐舰上的SPS-39雷达为基础,采用同样的频率扫描方式探测目标的三坐标——方位、距离与高度。中国其后开发的382型则是在俄制MR-710“军舰鸟”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基础上改进研发而来,雷达天线是由双面阵背靠背倾斜安装组成。382型雷达同样采取频率扫描方式工作,目前装备于052B型、051C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上。
上述三维对空搜索雷达都是旋转式雷达,而西方海军的发展主流是固定式相控阵雷达,中国海军也在急起直追。此类雷达的天线是固定状态,采用电子扫描相控阵方式探测目标,并具备目标追踪和武器控制集于一身的功能。该雷达最早出现于1983年,当时作为“宙斯盾”系统核心部分的SPY-1A雷达装备在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号(CG47)导弹巡洋舰上,此后日本和欧洲海军相继开发出一些主动式或被动式相控阵雷达,而中国海军则拿出实用型的346型主动相控阵雷达,后者性能与“宙斯盾”系统雷达相当,目前装备在052C型驱逐舰(4艘,2004~2013年服役,另两艘在建造中)上。目前,中国海军发展出比346型功率更大,性能更强的346A型多功能雷达,计划装备到10艘舰艇上,2014年3月服役的第一艘052D型驱逐舰“昆明”号就部署了346A型雷达。中国海军还计划在满载排水量达1.2万吨的055型超级驱逐舰上安装更大功率的相控阵雷达。不过,尽管这些雷达在外形上与美国海军的SPY-1系列类似,有“中华神盾”之称,但其各功能单元的性能和实际运用效果尚不明确,作为武器系统来使用时,可能不像“宙斯盾”那么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军的053H2G型、053H3型护卫舰以及051型驱逐舰装备有由四组八木天线构成的517H、517H1、517A型二维对空搜索雷达,它们以苏联陆基P-8“刀架”雷达为基础开发而成,现在还被部署在最新的052C、052D型驱逐舰上,中国海军看来对这种西方看不上的八木天线雷达有着独特的运用思路。
在控制舰炮和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方面,人民海军最早使用的是苏联、法国和意大利的产品,此后又对其进行国产化开发。除了343型炮瞄雷达使用长方形抛物面天线外,341型、342型、344型、345型和347型炮瞄雷达都使用圆形抛物面天线,该系列雷达天线采用方位盘方式控制,通过机械式旋转、俯仰等动作追踪目标,性能与西方火控雷达相差不大。
电子战设备
中国海军在创建初期曾从苏联得到一些电子战设备(如雷达波探测器、电子干扰器等),上世纪80年代又从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获得一些技术。1989年与西方关系恶化后,中国又从以色列获得一定的技术支持。以这些技术设备为基础,中国海军开发了自己的国产电子战设备,目前装备在驱护舰上的有921型、922型、923型、928型、981型、984型等多种型号。另外,中国海军各类舰艇装备的2~4座干扰弹发射器也是俄罗斯装备的派生品,口径从100到130毫米不等,联装数有10、15、18联装等不同类型。
光电传感器
西方海军把光电传感器与雷达传感器放在同等位置加以重视,中国海军的光电传感器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了。中国海军已列装OFC-3光电跟踪系统,它被安装在火控雷达的方位盘上,由一个热成像仪、一个电视摄像机和一个激光测距仪构成,目前装备在052C型驱逐舰等最新战舰上。作为对OFC-3功能的补充,中国海军还成功开发IR-17型前视红外警戒设备,它安装在052B、051C、052D型驱逐舰的船桅下部,可探测20千米范围内的反舰导弹和30千米范围内的飞机,探测精度为3毫弧度。
据传,中国海军还在开发775型、776型、JM-83型光电指挥仪,由于细节不明,外界还无法判断其技术水平。
声呐
中国舰用声呐的国产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最典型的产品是SJD-1型舰首低频声呐,装备于051型驱逐舰上,目标探测距离超过6海里。其后,中国在SJD-1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改进和性能提升,相继开发出SJD-2至SJD-9的新式声呐。除了安装在船体上的声呐外,中国还开发出可变深声呐(VDS),这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从意大利和法国购入的相关产品,为其国产化提供了参考。
在中国水面舰艇序列里,SJD-7型声呐是最常见的水声探测设备,它借鉴了意大利海军DE-1164型声呐的设计理念,后者由DE-1160型舰壳声呐和DE-1163型可变深声呐构成,是美国海军SQS-56系列声呐的意大利版本,工作频段在7千赫。中国反潜能力最强的052型驱逐舰(两艘,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服役)则采用SJD-9型声呐,它借鉴了法国海军的DUBV-23型舰壳声呐和DUBV-43型可变深声呐的技术,工作频段在4.9~5.4千赫,探测距离在13~35海里。
此外,中国海军还开发了ESS-2型舰壳声呐和ESS-1型可变深声呐,究竟是否与上述SJD系列相同目前还未可知。
舰炮
中国海军最早的舰炮主要是苏联海军130、100毫米单管舰炮,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以这些舰炮为基础开始国产化开发。中国国产舰炮开发经历从重型、双管、人工瞄准型到轻型、单管、全自动瞄准型的转变。如中国的100毫米舰炮就经历从79式、79A式、PJ-33式双管舰炮(装备于052、051B型驱逐舰)到210式单管舰炮(装备052B、052C型驱逐舰)的转变,前者是以苏联56倍口径100毫米双管舰炮为基础开发,后者是以法国T-100C型55倍口径100毫米单管舰炮为基础开发。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从法国克鲁索·卢瓦尔公司购进两门T-100C舰炮,其中一门装备在053H1型护卫舰“四平”号上进行实用评估,其射速为90发/分,对海射程17千米,对空射程6千米。该炮对中国中口径舰炮开发影响巨大,在此基础上推出210式单管舰炮,并通过进一步改进炮廓隐身性能,推出H/PJ-87式单管100毫米舰炮,并逐渐换装部队。另外,中国海军的PJ-26式单管76毫米隐身舰炮是基于俄制AK-176M式76毫米舰炮研制的隐身版,该炮装备于054A型护卫舰和056轻型护卫舰上。
中国海军曾在051型驱逐舰上装备两座58倍口径130毫米双管舰炮,在购自俄罗斯的956E型驱逐舰上装备两门70倍口径130毫米双管舰炮,但在后来一段时间里,中国主力驱护舰上的130毫米舰炮几乎消失了。直到最新出现的052D型驱逐舰上,中国基于俄制956E型舰上的AK-130式130毫米双管舰炮开发的PJ-38式单管隐身130毫米舰炮赫然出现,令人耳目一新,该炮射速为40发/分,最大射程29500米,还可发射火箭增程制导炮弹。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不仅不缺乏国产中口径舰炮,而且其性能也较其俄法原型炮更强,如使炮塔隐身化和增加射速等。与西方海军的舰炮相比,中国海军的舰炮毫不逊色。
除了上述大口径舰用主炮,中国还为水面舰艇配备了大量基于加特林原理开发的近防武器系统(CIWS),即730型近防武器系统。它将7管30毫米速射机关炮装在自动旋转炮塔基座上,并在此基座上同时装设TR-47C火控雷达(早期347型火控雷达的改进型)和OFC-3光电跟踪系统,能自动探测、跟踪和攻击掠海攻击导弹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射速4500发/分钟,射程3000米。730型系统酷似荷兰“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最早出现在2004年服役的052B型驱逐舰首舰“广州”号上,此后成为中国主力舰艇的标配。后来,中国海军又开发使用11管30毫米速射炮的1130型近防系统,并在“辽宁”号航母上部署三门。
西方海军也在主力舰艇上装备有多种近防武器系统,中国能在短期内开发出两种性能优异的近防武器系统,着实让人惊讶。
舰空导弹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国产陆基地空导弹的基础上开发出舰载近程舰空导弹——“海红旗”61B,并装备在053K型护卫舰上。因“海红旗”61B性能不足,中国海军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从法国进口“响尾蛇”近程舰空导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最大射程12千米的“海红旗”7舰空导弹,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八联装“海红旗”7导弹发射架成为中国先进驱护舰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发出“海红旗”7的改进型——“海红旗”7A,射程提升到15千米,而“海红旗”61B也经历过改进,但中国海军最终放弃了,不再投入一线战备使用。
人民海军现役最先进的远程舰空导弹当属“海红旗”9,它是在陆基“红旗”9导弹基础上发展,而“红旗”9的开发又受到俄罗斯S-300PMU1和美国“爱国者”地空导弹技术的影响。“海红旗”9导弹使用两级火箭推进,最大射程超过120千米(有人认为可达200千米),垂直发射后,导弹使用惯性导航系统引导飞行,并采用与美国“爱国者”相同的TVM制导方式接近目标,最后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攻击目标。中国052C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海红旗”9导弹为48枚,其垂直发射单元选择与俄罗斯海军相似的“冷发射”方式。
此外,中国海军中程舰空导弹是“海红旗”16,最大射程40千米,它是基于俄制“无风”1舰载防空系统的9M317导弹开发而来的。
除了“海红旗”9和“海红旗”16,中国海军也在使用俄制舰空导弹,如射程为30千米的9M38,射程为50千米的9M317等。这些舰空导弹被分别装备在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956E型驱逐舰和国产052B型驱逐舰上,发射系统类似美国的MK13单臂旋转式导弹发射架。
中国的舰载舰空导弹及其发射技术正在向西方海军靠拢,但其现状是俄制与中国国产型号导弹都在使用,这对维修保养和人员培训带来很大问题,中国今后的发展思路应该是进一步走集约化的道路。
反舰巡航导弹
中国非常重视反舰导弹研制,起步型号是基于苏制P-15导弹仿制的“上游”1号和“海鹰”2号岸基反舰导弹,此后经过技术革新,它们陆续装备到驱护舰上。“上游”、“海鹰”系列反舰导弹全是三吨左右的重型导弹,而轻型的“鹰击”8反舰导弹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的,它以法国“飞鱼”MM38反舰导弹为蓝本,属于第二代反舰导弹,射程40千米左右,重量只有800千克。此后,中国还研制出射程约80千米的“鹰击”81。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等开始全面换装“鹰击”8、“鹰击”81反舰导弹。
在“鹰击”8、“鹰击”81的基础上,中国进一步开发出射程为120千米的“鹰击”82反舰导弹,虽然外观没有大的变化,但其动力系统由固体火箭改为涡扇发动机。“鹰击”82于上世纪80年代末定型,051B型驱逐舰、053H3型护卫舰、022型导弹艇均装备该导弹。目前“鹰击”82已被射程远、超音速的“鹰击”83导弹所取代,它的末段冲刺速度达到2马赫,最大射程提升到180~200千米。当前,中国最新的反舰导弹是2005年定型的“鹰击”62,052C型驱逐舰上就搭载了两座四联装“鹰击”62导弹发射架,该导弹由小型涡扇发动机推进,亚音速飞行,最大射程达400千米以上。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着手研发兼具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的“鹰击”12导弹,它的设计基础是“鹰击”83,于上世纪90年代末试射成功。该导弹不仅可以舰载发射,还可从车辆、基地和固定翼飞机上发射。该导弹使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最大速度超过2.5马赫,最大射程达400千米。该导弹在飞行初期、中期使用惯性、卫星制导,后期使用主动雷达、电视和红外成像制导。进入21世纪后,“鹰击”12定型并开始大量制造,中国052D型驱逐舰就列装了“鹰击”12,并与其它类型导弹实现共用垂直发射单元发射。
另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披露,中国海军还拥有以对地攻击为主要目的“鹰击”22导弹,射程135千米,2005年以后通过测试,但更多情况不明。
水下武器
鱼雷是水下武器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意大利购买A184重型鱼雷和A224轻型鱼雷,从法国购买F-17重型鱼雷,这些鱼雷对中国鱼雷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中国与俄罗斯不同,除了从俄罗斯购买的956E型驱逐舰上使用重型鱼雷外,中国其它水面战斗舰艇都与西方海军一样使用轻型鱼雷。目前,中国最新型号的反潜鱼雷是鱼-7,射程15千米,航速43节,仿自美国的MK46。
中国海军的轻型鱼雷不仅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它们还能像美国海军“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一样,集成到火箭助推装置上,以加大反潜作战距离。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开发出带鱼雷战斗部的“长缨”1号反潜导弹,射程20千米,但项目下马。直到本世纪初,才发展出有数据链装置的“长缨”3反潜导弹,射程达55千米,它不仅可以通过反舰导弹发射管发射,在052D型驱逐舰上还可以与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共用垂直发射系统。
中国海军的水下武器中还包括反潜火箭深弹,是以俄制RBU系列反潜火箭为基础开发的,多为5联装、6联装和12联装,射程在2500~5000米之间。
水雷方面,据说中国的保有量很大,使用的都是苏联和俄罗斯的技术。估计中国会进一步谋求开发出火箭推进型等高性能水雷。
舰艇作战指挥系统
中国在21世纪下水的新式水面战舰均部署达到北约第三代水平的指挥系统,其中出现最早的052B型驱逐舰使用ZKJ-7系统,原型是中国依照美国海军设计理念开发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JRSCCS),核心是五个综合信息控制台(JRMC),它与363型对空搜索雷达、MR-35火控雷达、“无风”1舰空导弹等武器探测系统衔接,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该系统采用时髦的分散式布局,即使部分装置损坏,也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而各个控制终端之间采用光纤传输。后面下水的052C、052D、054A型舰乃至“辽宁”号航母搭载有颇具革命性的H/ZBJ-1作战指挥系统。美国情报机构分析,它兼容了第二代数据链,能像美国及其盟友使用的北约16号数据链那样实现三军数据共享,得益于H/ZBJ-1系统,中国海军能实现单舰、多舰乃至与直升机、潜艇以及岸基部队进行实时信息共享,进入到“网络中心战”时代,令解放军的联合作战能力达到堪与美军媲美的地步,而这一能力目前在日本自卫队内部尚未成熟。另据来自香港的消息,H/ZBJ-1系统已摒弃控制台模式,采用类似现代平板电脑终端的大画面图标显示及触屏控制,由于全舰采用光纤传输,线缆总重由原先的7吨骤减至1.5吨。
让西方专家在意的细节还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先进战舰成功将国产作战指挥系统与俄罗斯血统的火控雷达集成起来,后者有多种探测模式,且依托完全“俄罗斯化”的数据链运作。当初俄罗斯为防范中国“山寨”,拒绝提供技术原代码,但中国显然突破了俄罗斯的技术封锁,实现了相关技术的“完美融合”,足见中国军工信息部门的实力。
按照中国海军定义,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主要包括探测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武器系统,它们一般由中国船舶研究院旗下的五家研究所提供。位于武汉的第709研究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研发出第一代舰载作战指挥系统——ZKJ-1以及配套的战术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分散式微机系统,拉近中国与西方的舰艇信息化差距。与第709所同在武汉的第722研究所专门开发船舶通讯装置,它设计的HN-900型数据链奠定了人民海军合同作战乃至联合作战的“信息基础”。江苏是中国另一大舰载指挥系统科研基地,第716研究所是中国海军武器系统集成的“教父”。南京的第724研究所从事舰载雷达研究,1988年11月,该所推出的ZKJ-Ⅲ指挥系统通过认定,而ZKJ系列正是中国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代表。至于扬州的第723研究所则瞄准ECM、ESM等舰艇电子战装置的研发,因为中国在该领域长期落后于苏联(俄罗斯)以及西方,该所的科研攻关往往体现对引进的外国成品进行“逆向测绘仿制”,继而在此基础上改进提高,而且相关成果与其它单位分享,共同实现先进电子装置国产化。
据报道,中国舰载指挥系统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也得益通过引进装备,“触类旁通”,逆向研发出不少设备。例如通过引进某些国家的舰空导弹、对空/对海雷达以及火控雷达,逆向研制了国产舰用指挥系统,结构和功能与原装的颇为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外援从未成为中国海军指挥系统发展的主流,中国完成相关技术吸收后,总会坚持自主开发。据透露,1979年,中国首款舰载指挥系统——ZKJ-1(内部代号“海神”1号)问世,试装到051型驱逐舰“大连”号与“合肥”号上,它们分别成为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旗舰,系统核心是673-Ⅱ型战术信息处理装置,可同时追踪和处理17个空中、水上和水下目标,还可判定目标敌友关系及危险程度,并将分析结果分送武器系统。由于673-Ⅱ的稳定性差,加之计算机运算能力较低,该系统最终没有投产。1987年以后,中国研究所在ZKJ-1基础上相继推出一系列型号,并形成系列化的作战指挥系统,这些系统都有吸收外国产品的特征,尤其1996年列装国产“深圳”号驱逐舰的指挥系统,可同时处理几百个数据信息,数据传输速度很快,标准着中国指挥系统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编辑/秦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