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川菜的信用比不过吃粤菜的吗

2015-09-10任蕙兰

新民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信贷信用客户

任蕙兰

一个物流咨询公司的老板说,你知道谁最关心大数据么?你肯定想不到,是跑运输的卡车司机。因为他们需要贷款付买路钱、付油钱,但车上的货不是他们的,车也是租的,没东西能抵押,银行不会借钱给他们。有了大数据就不同了,贷款公司征信门槛会降低,因为它能实时收集你地理位置数据、行车路线数据,甚至是你去哪个服务区上了个厕所。不怕你跑了,大家就肯借钱给你了。

这也许只是个例,但大数据对金融的影响却是真实地在发生。不管你脑洞有多大,它都能补上。

借钱?请提交你的微信账户

大数据在改变金融——谁都知道。但怎么改变?有人举了一个例子,过去你去银行贷款,要提供你的行驶证来证明你有一辆车,你的经济情况还不错。以后信贷公司会直接调取你的社交记录和网购记录,发现你有一辆车,甚至知道你常去哪些4S店,用什么档次的机油。

某一天,你去贷款或办信用卡时不用再带上厚厚一摞收入证明、资产证明,只要提交一个微信或淘宝账户,对方就能衡量你的信用资质,告诉你可以借到多少钱。

这个“某一天”其实已经在发生。范双文是麦子金服的风控总监,他曾在美国征信机构益百利、信用卡公司Discover等企业工作过。在他负责风控的学生借贷平台“名校贷”,除了要求客户提供本人的学籍信息、联系人电话等传统信息,还要授权平台调查其通话详单和电商行为。

通话记录和你的信用之间有什么关联?专做电信数据分析的征信公司会给出答案。比如看你有没有经常打给联系人,如果没有,那这个联系人可能是假的,你的诚信就有问题。另外,你有没有经常打给银行信用卡热线或其他信贷机构,如果有就说明你最近经常借钱,财务状况可能有问题。如果你的电话对象经常是律师,那么肯定是诉讼缠身。

而你的电商行为更能说明一些情况,你有没有淘宝或京东账户、有多久的历史、买过些什么、每月平均消费多少钱、最近有没有变化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平台衡量你信用资质的依据。当然,你的收货地址如果和提供的家庭地址、学校地址不一致,这也会引起怀疑。

过去信贷机构对客户的评判依赖于人行报告,如果能找到客户之前的贷款记录当然最好,他的信用水平一目了然,但目前央行征信体系覆盖8亿人,真正具备信贷记录的只有3亿人,缺口相当大。也就是说,很多人特别是学生连张信用卡也没办过,一张白纸怎么去判断?互联网大数据就成为传统征信手段的补充。

传统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借贷领域,与之相比,互联网征信数据来源更广,种类更丰富,时效性更强,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以及社交关系。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征信能多维度勾勒出一个用户的信用状况。

范双文在实践中发现,大数据可以告诉你一些东西,是你凭传统的征信经验看不到的,它有时会纠正信贷公司的刻板观念。

他做过一个尝试,把985/211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信用数据放进系统进行比对,一般人会以为重点大学学生的还款情况更好,但经过云计算分析,两者的逾期率差不多。“我们根据这个结果,倒推做了一些分析,可能是因为现在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信用记录都很重视,所以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也不会轻易赖账。”

他还比对过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信用数据,结果也出乎意料,博士生信用的确比硕士生和本科生好很多,但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差别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以地域作为变量,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的结果也让人颇感意外,还款情况最好的是内蒙古籍贯的学生,而不是传统印象中经济条件更好的“北上广深”。“名校贷”的风控团队特地到内蒙古考察过好几次,发现内蒙古人有个特点,非常耿直,看重自己的名誉,“如果欠钱不还的消息在亲友圈传播开来,他们会觉得很没面子”。

美国征信机构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则更加广泛,比如客户的邮箱域名也会影响个人信用评级。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使用American Online邮箱域名的客户,其综合资质会高于使用Yahoo、Gmail等邮箱域名的客户。

“名校贷”也引进过这个做法,但从目前平台的比对结果来看,学生用什么邮箱域名和他的信用资质关联不明显。不过根据范双文的判断,如果客户群体是已经工作的人可能效果会更显著。如果有足够的数据去分析,也许QQ特性也会和一个人的信用资质有关。

吃川菜和信用有关?

你一周喝几杯咖啡真的和信用有关么?也许有,但你可以放心,目前还不会有公司因为你减少咖啡量就拒绝贷款给你。

大到衣食住行,小到交友约炮,互联网沉淀了大量用户的碎片化数据,哪些和客户信用有关,哪些只是过眼云烟,没有哪家征信机构或信贷公司可以断言,对数据的使用很多还在探索中。

不管离题万里的信息还是立竿见影的信息,谁都知道大数据是个宝库,信贷公司和征信机构忙着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那部分。头脑风暴一下也不坏。

范双文尝试过比对不同星座学生的还款记录。他用10万多条数据做了个测试,结果发现客户的星座和信用资质从数据上看真的有点关系。贷款信用最差的是白羊座,而公认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处女座,信用排名也不是很靠前。“这样的比对结果我们还没办法用逻辑去解释,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找到原因,也有可能是数据量太小,这个结果不是很准确。”所以他还没把星座添加进授信政策,作为一个贷款标准,这更像是个有趣的试验。

想法再大胆一些。一个人每周吃五次川菜还是每周吃五次粤菜,对他的信用资质有影响么?这个问题听上去很无厘头,但大数据分析真有可能告诉你答案。

“比方说,一个爱吃川菜的人有70%的可能是四川人,如果正好四川人的还款情况比广东人差,那很可能比对下来的结果就是,川菜爱好者坏账率比粤菜爱好者高。另外,一般来说穷人口味重,富人口味淡,那爱吃川菜的人经济情况就有可能比爱吃粤菜的人差,从而影响还款能力。当然,这些只是揣测,也有可能数据比对下来的结果和我们想象的截然不同。”目前还没有哪一家信贷机构去和餐饮点评网站合作,研究客户的餐饮数据,但未来这些数据都有可能被分析。

有些数据和信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一步就可以推过去,有些要分几步推过去。也有些,或许你想破脑袋也不能解释。“数据永远不嫌多,机构总有办法去消化。”

海量的数据必然会带来海量的玩法。你的脑洞可以再开大一点,说不定以后会有人用测颜值的App分析一下每个客户的头像,再比对颜值高客户和颜值低客户的信用记录,也许会发现越美貌的人还钱越积极,或者是相反。当然,必须是素颜照才行。

不过,如果这些看着很BT的数据真的被纳入授信政策,会不会太武断?比如一个人明明诚实靠谱,他的籍贯地正好爆发一轮坏账,运气有点糟糕,他因为地域问题被拒绝贷款。被大数据“错杀”的客户,那得有多冤枉。

“一个完整的模型包含起码20多个维度,比如学历、地域、工作、性别、收入、历史交易信息等等,能不能通过审批是一个综合的评判过程。当然,不排除上述情况客户的地域打分会低一些。”范双文解释。

在美国,信贷公司在拒绝客户贷款申请时,会被要求提供合理的理由,比如客户的经济实力不够、信贷记录不良或有诉讼纠纷。有些理由是合法的,有些是非法的,监管部门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比如种族、性别等类型的理由就是不允许的,会牵涉到歧视。

“虽然信贷公司没有把拒绝你的理由写到纸面上,但不表示公司不会在内部严格控制。”

兵家必争之地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依然是风控,最开始你的营销比别人做得好,可以比别人跑得快一点,但拼到最后还是靠风控,如果你的风控能保证坏账比别人低,哪怕低1%,就能比别人跑得更远。”范双文说。

征信是互联网金融的命脉,大数据就是征信的命门,谁都想掌握这个命门。

数据掌握在谁的手里?

传统拥有者是人民银行,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为商业银行零售部门所重。社会征信机构也日渐崛起,上海资信、深圳鹏元、国政通等几家成为不少小贷公司的合作对象。深圳鹏元侧重深圳地区的个人社保信息,国政通覆盖全国范围个人学籍信息。

中国超6亿网民的大数据红利沉淀在社交网络、电商网络、网贷平台。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巨量数据精准到个人用户习惯以及资信水平。手握大数据的机构通过云计算的模型分析,在征信上将大有可为。

美国互联网信用评级机构Zestfinance就成为传统征信业的搅局者。美国征信巨头Fico掌握70%人的信用记录,但有30%左右的人没有贷款记录,既没办过信用卡,也没有过房贷。益百利、Fico等大公司对个人信贷历史过于依赖,不具备丰富金融借贷的个人就被排斥,而互联网数据广泛,几乎可以无死角覆盖,所以Zestfinance就有了存在价值。

Zestfinance数据包括,第一类是第三方数据,既包含银行信用卡数据,也包括法律记录、搬家次数等非传统数据。第二类是网络数据,如IP地址、浏览器版本甚至电脑的屏幕分辨率,这类数据可以挖掘出用户的位置信息、性格和行为特征。第三类是社交网络数据。

国内的BAT三家都在打数据的主意。首批八家商业征信机构中,阿里和腾讯都入围。和Zestfinance比较接近的是阿里芝麻信用评分,靠的是支付宝积累。很多人习惯用支付宝还信用卡账、付水电煤、订酒店机票、打车。阿里除了掌握信用卡还款记录这样直接的信贷数据,也有个人网购记录、商旅消费记录、打车记录等间接证明个人经济状况的数据。接下来和信贷公司的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

腾讯掌握的个人社交数据则会是阿里的有效补充,但这些数据要怎么去挖掘,提炼成有用的征信标准,腾讯也在绞尽脑汁。

大公司在玩大数据,小公司也在找“长尾”。小公司只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细分消费场景,就可以把风控模型嵌入进去。比如二手车市场,很少有银行会为买二手车的客户单独建个风控模型,决定他们的贷款额度。但如果有小公司切入这个市场,收集客户数据分析比对,研究客户特性,为这些客户量身定做一个风控模型,那它就有存在价值。同样的方式在装修、留学等细分市场也会奏效。——长尾可以喂饱很多参与者。

“征信不可能是一家独大的局面。在美国,即使是益百利、Fico等巨头也不可能垄断整个市场,还有几千家小的征信机构,在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小机构向大机构提供数据。国内以后也会是这个局面,BAT也不会独大,小的互联网征信公司也会有生存空间。”

当然,小公司的风控模型要对接信贷机构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动辄几百万条数据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小征信公司依靠几万条数据建立的风控模型,未必精准契合。而用自己的数据验算这个模型,本身就有不小的成本。

猜你喜欢

信贷信用客户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