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眼看佩兰

2015-09-10张子渊

新体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阵型佩兰武磊

张子渊

中国队在亚洲杯出人意料地小组出线,让一度坐在火山口上的佩兰松了口气,媒体铺天盖地的夸赞已经把他与米卢蒂诺维奇相提并论。

中国足球向来如此,没有成绩,一秒钟下地狱;有了成绩,一秒钟上天堂。媒体不切实际的“捧”或者“杀”,其实也是中国足球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无论如何,中国队创造了近三届亚洲杯上的最好成绩,但佩兰真能化腐朽为神奇吗?

仔细回想中国足球的洋帅,他们在国家队的执教轨迹惊人地相似,往往是先扬后抑。

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率领的中国队在亚洲杯上闯入半决赛,以2比3输给了后来的冠军日本队,在三四名决赛中点球战胜阿联酋,获得季军。这个成绩让刚刚因无缘奥运会而悲愤的中国足球再次看到了希望。但在随后的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中国队兵败伊尔比德,失去了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入场券”。曾经备受国人喜爱的德国老头施拉普纳只能黯然离开。

与施拉普纳的轨迹极其相似的是荷兰人阿里·汉,以孙继海、郑智、邵佳一、李玮峰、李金羽等球员构成的中国队在2004年亚洲杯上所向披靡,一路杀入决赛,最终因日本球员手球被漏判而无缘冠军。

不管怎么说,阿里·汉带队追平了中国足球亚洲杯赛的最佳战绩,让国人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外围赛充满希望。最终,阿里·汉步施拉普纳的后尘,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因净胜球劣势被淘汰。

其他几位外教,英国人霍顿、杜伊科维奇和福拉多,在中国队的执教经历也大抵如此。只有前南斯拉夫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功德圆满,如愿拿到了世界杯“入场券”,但最后在韩日世界杯上三场溃败,离开中国。

佩兰的名气远不如米卢和阿里·汉,甚至不如身为国际足联战术讲师的英国人霍顿。他的最高成就是作为里昂王朝末代教练,帮助球队拿到法甲七连冠。除此之外,他长期在英格兰和法国的中小俱乐部徘徊,后来又在西亚淘金,成绩非常一般。

在中超赛场上名帅成风的时代,佩兰的资历比不了里皮,名气比不了埃里克森,甚至比不了国安队主教练曼萨诺,曼萨诺有着600余场西甲经验和执教马德里竞技、塞维利亚等劲旅的履历。

不过,仅就目前来看,佩兰成功了。他打消了所有人的质疑和顾虑,把中国队带入新的阶段。不过,亚洲杯的战绩到底能不能证明佩兰的能力,佩兰到底是不是真让中国队脱胎换骨了,目前尚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亚洲杯上的这支中国队虽然赢了球,但并未表现出比较清晰明显的战术思路。

佩兰上任以来,强调边路进攻,防守上比较注重中前场的施压,这是本届亚洲杯上比较明显的改变。但几场比赛下来,中国队到底是什么阵型、什么人员、什么打法,依然不够鲜明。

在前两场比赛中,佩兰使用了多个阵型,打沙特是442,打乌兹别克斯坦的上半场是532,下半场又变成了343。在同朝鲜的比赛中,佩兰变阵4231,下半场又调整为4141,被朝鲜队打穿了防线,险些输掉比赛。

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佩兰的部署有针对性,反过来说,佩兰心中的中国队还没有明确的战术思路,也就是说佩兰仍在寻找能够让球员最大限度发挥出各自能力的阵型和打法。

无奈之下,佩兰只能根据对手的优缺点来安排中国队的阵容,虽然做到有的放矢,很好地抑制对手的优点,并打击对方的缺点,但自己本身的优点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佩兰这种针对对手优缺点来排兵布阵的方法,受影响最大的是武磊。亚洲杯之前,中国队破门得分的重任被认为落在武磊身上,然而两场关键比赛中,武磊几乎隐身。球迷们对他的称呼也从“武球王”变成了“无影磊”。

作为连续两年在中超进球上双的唯一本土攻击手,武磊的实力毋庸置疑。尤其在外援进球比例超过6成的中超赛场,武磊俨然成了本土攻击线上的第一武器。

亚洲杯上武磊的低迷,表现出中国队的人员不稳定、打法不成形、阵型不熟练。首场同沙特的比赛,武磊在于海身边游动,但于海并非传统中锋,不能为喜欢当影子前锋的武磊提供足够的支持。第二场同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武磊在郜林的右后方,但因为中国队阵型左倾严重,武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从武磊的技术特点来看,他无球跑位的能力强,善于抢点和切入,配合意识也非常出色。他需要有同类型的球员一起,通过配合、跑动,在传切中获得机会。

武磊在中国队的上位是2013年夏天的东亚四强赛,他在箭头于大宝身旁游动,搭配张稀哲和孙可,四人的组合曾一度被专业人士看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善于配合传切,能够互相传球,也能够相互扯动。

佩兰在中国队的进攻上还没有完成改造,现在只能倚仗于海、蒿俊闵的个人持球攻击能力,而郜林的传、切、控方面都比不了于大宝。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下半场,随着孙可上场,武磊被调到前场居中的位置,终于有了一两次闪光的表现。

武磊迷失的原因在于前场缺少张稀哲、于大宝这样善于传、切、控的串联型球员,这也是佩兰执教中国队一直被质疑和诟病的问题所在。

奇怪的是中超冠亚军广州恒大和北京国安的主力球员入选国家队的并不多。恒大虽然有多人入选国家队,但在俱乐部时的主力只有郑智、张琳芃和门将曾诚,北京国安更是只有张呈栋一人入选,张稀哲、雷腾龙、朴成、陈志钊等技术出色的年轻球员都未被佩兰相中。

广州恒大和北京国安应该算是中超赛场上传控和压迫能力最强的球队,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掌控比赛节奏的球队。显然,这不符合中国队在亚洲足坛的定位。佩兰给中国队的定位非常鲜明,就是亚洲二流位置,这个档次的战术打法其实很尴尬:面对弱队要能攻出去,面对强队还得收回来。

恰巧,中国队在亚洲足坛的定位与江苏舜天在中超的定位接近,都是6-8名的中游位置,那么选择舜天的防守反击打法,甚至直接移植过来,最为事半功倍。加上联赛中也以防守反击为主的山东鲁能和上海东亚的球员,构成了中国队的基本框架。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眼下中国队以江苏舜天球员为主,共有任航、吉翔、李昂、刘建业、吴曦、孙可等6人。其次是广州恒大和山东鲁能的球员,上海上港也有3名球员入选。

佩兰对中国队的定位决定了比赛的基本思路,也决定了用人。或许他对中国球员的了解并不透彻,不要说那些落选亚洲杯的球员,就是带去澳大利亚的那23个人,佩兰对他们的技术特点的认知也存在着偏差。

亚洲杯首战,很多人都不解佩兰用梅方踢左后卫、任航踢中后卫的选择。虽然两人都很努力地完成佩兰的要求,但受到技术能力的限制,在比赛中犯下了不少错误。任航在回追时冒失的下铲绊倒了沙特前锋哈扎齐,被判点球。

任航在江苏舜天无论打三后卫还是四后卫,都是主打左后卫,是防守能力比较出众的球员,但作为中后卫,他的正面防守能力不强,贴身防守的能力也不突出。梅方虽然在中后卫里算是相对灵活的球员,但脚下技术粗糙。

在同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佩兰变阵3421,让任航和梅方分居张琳芃的左右,变成了三后卫中的两个侧翼,这是他们两人技术特点中比较擅长的位置,两人的发挥明显比首战好。

在同朝鲜队的比赛中,佩兰提前用于汉超换下郑智,虽然可以被解读为备战澳大利亚留力,但在控制着场上局势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改变阵型,值得商榷。于汉超上场后,与于海、蒿俊闵、孙可三人组成了从左到右的4人攻击梯队,变阵4141,一下让朝鲜队找到了进攻的办法,上半场还表现尚可的蔡惠康根本无法保护整条后防线的宽度,前场的于汉超等四名球员又都是边前卫出身,技术特点都并非传统中前卫,习惯向边路迂回,拿球后带球向前而非迅速串联队友,这些都让国足在比赛中陷入被动。

可见,佩兰对于中国球员有待进一步认知。佩兰从2014年2月挂帅已近一年,在这一年中,被认为是工作狂的佩兰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出现在中超和亚冠的赛场上,但通过现场看球来物色人选显然不够,只有经过训练甚至正规的比赛,才能完全了解球员的技术特点。当他还不能很好地判断球员技术特点的时候,照搬一个球队的球员和打法,是最方便也最稳妥的选择。

猜你喜欢

阵型佩兰武磊
清暑祛湿话佩兰
佩兰
回顾武磊“西行之旅”
西甲收官,武磊下一站:欧联
西班牙人球迷将武磊“置顶”
欢乐世界杯之排兵布阵
4141阵型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区域防守的特点及分析
法媒称佩兰在亚洲“获新生”
浅谈足球4231阵型的特点
不完美的人该有怎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