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秋天
2015-09-10唐山
唐山
英国人阻挡了一个正常、有益的自然过程,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清朝垮台必然会在不久后发生,但到那时,动荡将持续更久,而且会更加猛烈
如果说今年最好的一本历史书,大概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裴士锋所著的《天国之秋》莫属了,它荣获了2012年坎迪尔历史奖大奖,该奖是全世界目前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堪称历史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与以往太平天国史写作不同,本书从世界史的视角去解读这场灾难,大大突破了以往种种窠臼。
在作者看来,如果不是美国的南北战争,英国人也许不会帮助清廷;而没有巴夏礼的干预,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败可能延迟;为争取“外援”,洪仁玕作出重大牺牲却未成功,这亦是失败原因之一……凡此种种,都丰富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即大量撷取海外史料,展现出历史更丰富、更生动的细节。
总之,作者并未停留在讲述一段史实、几个人物的层面,而是试图以太平天国为契机,揭示出一个古老文明的运行逻辑和它的悲凉。正如史景迁先生对本书的评价:“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1850年代初期打至1864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1861年12月20日,英国驻华参赞巴夏礼与海军司令何伯来到太平天国的天京,此时英政府态度正在游移间:英国在上海投资巨大,欲保证其安全,只能与太平天国和平相处,可麻烦的是,此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国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市场,要弥补这一损失,必须全力拓展对华贸易,而这又要靠清政府支持。
巴夏礼曾考虑过:英舰溯长江而上,遮断南北,英国分别与清政府、天平天国建立关系。这本是洪仁玕一再向列强推销的方案,为此他专门组织了一支洋人写作班子,其中最有分量的笔杆子是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罗孝全写了不少有“战斗性”的文章,认为江南残破完全是清军造成的,而太平军个个是圣徒,他不明白:既然太平天国对洋人这么好,为什么英国反而要帮清朝?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英国国内舆论有利于太平天国,毕竟,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清政府已让人们丧失信心,那么,为什么不和天天喊自己“洋兄弟”的人多往来?
但巴夏礼看到了战争造成的千里荒芜,看到了无辜民众们的悲惨遭遇,他试图与平民交谈,但没人敢说真话,在反复劝慰下,人们告诉他:清军和太平军都在烧杀抢掠,连彼此手段都差不多。
事实上,巴夏礼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大破坏、大倒退、大屠杀的局面,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人的基本权利从来没得到过承诺,他们的生命尊严随时可能被剥夺,每当人民痛苦到再也忍不下去时,除了极端手段,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叛乱是他们“制止滥权与暴政的唯一工具”。
安庆之战,上万名太平军俘虏排着整齐的队伍,十人一批,只用一个上午就被屠戮殆尽,连曾国荃都深感过分,反而是理学名臣、讲道德的曾国藩却习以为常,认为弟弟太过妇人之仁。
像割草一样残杀同类,像片草一样平静就戮,人们对此麻木不仁,因为从来如此、只能如此,太多的压迫早将个体判断力阉割殆尽。而没有判断力,人性就会被泯灭,人人都变成“类人孩”,有人的模样,却没有人的尊严。
太平天国亡于秋天,可作为清政府的秋天,却被遏制。伊藤博文说:英国人阻挡了一个正常、有益的自然过程,清朝的所作所为无一证明他们值得一救。清朝垮台必然会在不久后发生,但到那时,动荡将持续更久,而且会更加猛烈。
伊藤博文颇有洞见,太平天国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沉入了人們的心中,变成神话,被一代代人们传颂,成了精神支柱,每当他们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时,就会由衷地想起太平天国。
屠杀、肢解、饥荒等记忆统统淡去,只留下了无比坚硬的反叛。
上海第一家英文报纸《北华捷报》曾记录下清军凌迟处死太平军俘虏的场景:“这种酷刑还不能满足那些刑卒的魔鬼般的恶念,于是又换了别种方法。刽子手们割下他们一块一块的肉,有时塞到他们的嘴里,有时则抛向喧哗的观众之中。”
对过去百余年的动荡,不同人会有不同看法,但往往执着于就事论事层面,忽略了这是一个系统迁移的过程。在黑格尔的时代,整个欧洲思想界都在追问:为什么那些拥有辉煌历史的古国纷纷凋落,欧洲却在不断进步?为什么前者积累多年,最终竟化为虚无?黑格尔的观点是历史并非线性向前,而是在不断循环中,由于昨天与今天相互抵消,所以只有时间积累,没有真正的历史,无论多么悠久,始终没有本质上的进步。
只有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明白我们曾被怎样的环境所套牢,我们曾怎样互相加害、怎样残酷无情,新系统也许还不够好,可那样的“秋天”,我们还要复制,还要兴高采烈地走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