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引领“四个河南”建设

2015-09-10田文富

决策探索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节约绿色

田文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堅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可见,“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新理念、新思想,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新战略。“十三五”时期,是“四个河南”建设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常态、新问题需要有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的指导,全面布局和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四个河南”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建议》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早在今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方针。因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把“绿色化”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南省相对于发达省份,人口众多、工业化和城镇化潜力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滞后,而这些恰恰是绿色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在“十三五”期间,应着眼后发优势、高端起步,摒弃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坚持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注重“户籍人口城镇化”,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以“富强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倒逼结构调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等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这样才能在绿色发展中占据新优势。

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的具体制度建设

(一)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创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监督机制

将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体制机制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职责范畴和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强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指标权重,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的考核办法。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层层落实责任,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绩、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结合主体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党政绩效考核,在生态红线区域内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进一步加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考核比重。对在环境保护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考核指标的给予相应处罚。制定“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民主决策实施办法”,切实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在重大事项和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对涉及到影响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环境评价等制度。一些重大的环境政策在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对那些密切关系公众环境权益的项目举行听证会,广泛了解公众的意见,集中民智,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研究制定“河南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公开与监督办法”,推动政府部门及企业环保决策、环保信息及时公开公告,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网络,不断提高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使公民能够及时方便地了解政府的环保决策和环保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确保建言献策和参与之路畅通,充分发挥公民及社会组织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作用,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决策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严守生态红线,创新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市场手段,构建以“调查评价、监测监管、激励约束、税费调节”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利用长效机制。加强资源能源现状调查与节约利用技术、潜力评价,建立河南省资源储量、开发、节约利用的信息体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前端有控制、中端有考核,末端有保护”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出台《河南省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完善节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日常监管考核,避免资源浪费、损失、破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利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推进资源节约利用,提高企业高效利用资源的动力。构建反映资源级差的税费体系,完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建立资源节约利用的经济调节机制。由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负责、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对全省地级市和省直管县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摸底和分类加总,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项目内容和填列方法,提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质量,为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奠定基础。实施省域和市域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对河南省水资源、国土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晰归属、明确权责、加强监管,逐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破解生态资源环境制约难题。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断健全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总结郑州市网格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细化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办法,面向全省推广,推动相关工作的稳步展开、有序落实。

(三)完善市场要素,创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市场化机制

总结淮河、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经验,逐步扩大生态补偿实行范围。针对河南省生态红线区域特点制定针对性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专项补助政策,逐步加大对于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覆盖主要生态系统、禁止开发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受益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分类完善生态补偿办法和实施细则,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法规体系,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责任,加强补偿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生态补偿有效开展。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渐完善多途径的补偿和激励方式,最终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机制。根据环境容量、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管理办法,逐步开展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等市场交易。通过确立市场交易原则、规则,规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培育节能量、碳排放、排污量等第三方核证机构,监督、维护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进行。使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增强内生动力。

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量化评估排污者和破坏者的经济责任,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建立治理经营实体,实行社会化、专业化有偿服务、管理和运行。强化政府环保投入的主体地位,坚持以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健全绿色信贷、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建立稳定的环境保护资金来源渠道。落实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机制,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申请国家专项环境保护基金,通过建设、经营、转让等多种渠道,有效聚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确保重点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观

“绿色发展”不仅是新的价值观,也是新的财富观和民生观。为此,《建议》提出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价值观的深化和延伸,更是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契合和统一。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以大气污染为例,雾霾天气常常大面积连续出现,呈现出明显“带状”区域特征,尤其以包括河南在内的京津冀为甚,其原因就是能源资源型的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2013年,河南省能源生产总量原煤占比仍高达89.9%,煤炭消耗比重占比80.8%。新常态下,能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成为影响本省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而河南省目前的优势产业普遍存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率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滞后、单位GDP能耗高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能源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旧有的“资源观”,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优化能源资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低碳产业和新能源行业,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在全社会重拾“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抵制奢侈浪费之风,形成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十三五”时期,河南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的方针,把绿色化融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五化协同”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打造“富强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和文明河南”,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节约绿色
绿色低碳
节约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节约
节约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