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厕升级切勿“高配低档”

2015-09-10郑旭

民生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城市管理者公厕如厕

郑旭

北京正在经历第五次公厕升级。北京市环卫集团日前表示,在保证公众基本如厕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空间的优化设计,在公厕内的公共区域里增设ATM机、火车票代售点,开辟图书室等,也可以在公厕外面安置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服务设施,使公厕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休闲和虚拟网络空间之外的“第五空间”。

笔者注意到,此消息甫一发布,网络对此热议不断。不少网友认为,公厕只要满足干净、卫生就行,没必要在公厕上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也有网友调侃:要不是在厕所,再叫一份外卖就可当“阳光宅男”了。

虽然调侃之人只为小众,提倡有限财力合理使用的声音也很客观,这足以说明,由政府主张并推举的公厕升级抑或“公厕改革”正逐渐颠覆公众对公厕的传统印象——作为解决人们如厕需求的地方,脏、臭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公厕的特色,也是社会通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建设现代化、便捷化的多功能公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这一举措只要不是城市管理者为了凸显政绩,甚至不惜超出财政预算建设的“形象工程”,或是比肩发达国家,去建那种专为特定人群服务而忽视了公厕的公共服务功能的“星级工程”,对于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民众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的。

尽管如此,笔者建议城市管理者,应着重处理好公厕升级前后的两点问题。

其一,尊重民意,善于从民间汲取智慧,要把好事办好。

既然公厕升级是城市管理者为配备城市公厕资源、改善民众如厕条件的“民生工程”,那么,其建设蓝本、实施方案出台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民众意愿。不仅要在统计公厕数量、布局公厕点位上做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还要在公厕功能设计、资金配比上,多走访、倾听民众的真实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投入。

笔者是想提醒城市管理者,公厕升级是利民之举,但如不杜绝“一言堂”和“一刀切”思想,最后很有可能出现钱没少花,但民不领情的尴尬。

其二,要制度先行,在服务和管理上切勿“高档低配”,把好事办实。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均扩大了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投资,根本目标是让城乡居民成为最直接受益者。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制度设计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导致“建而不管”、“管而不力”、“做而不为”的案例频出,最终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成了看上去很美的摆设。

据此预判,公厕升级后,“看上去很美”但“美景不长”的问题极易出现。那么作为城市管理者就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把实事办实,定好公厕管护制度,既要明确责任主体又要明文失责之罚。切勿让升级公厕落入“高档低配”怪圈。

事实上,对于公厕升级,北京对于民意的尊重是值得各地學习的。日前,北京市环卫集团向社会征求意见,表示公众可以就公厕外观、内部设计、功能服务等,提出符合大众需求的建议和创意。今年11月下旬,北京市房山区将率先打造出升级版的厕所“样板间”,同时公布公厕改建标准。

猜你喜欢

城市管理者公厕如厕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城市公厕的人性化设计
这次,让友好型长椅抚慰你的心
城市管理者自我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流动摊贩治理困境与反思
拒绝乞丐的城市不美丽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