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新兴移山总经理段玉林:推土机车间里走出的智能工具机器人

2015-09-10张燕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移山玉林二次开发

张燕

历时5个月,由新兴移山(天津)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新兴移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能工具机器人在今年4月顺利走下产品总装线。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该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集合了起重、叉装、焊接、场内运输等功能,各项功能可以任意组合构建。

“我国机械制造业逐渐要实现由制造产品向创造产品转变,工具机器人的研制成功,是我们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的初步突破。”新兴移山总经理段玉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

传统机械厂转型智能自动化制造

在新兴移山的车间里,只有一般吊车三分之一大小的智能工具机器人挥舞着举重臂,毫不费力地吊起了重达1吨的货物;前脸是叉车,可以满足货物的叉装和举高;后尾装置着一台发动机,工人可以随时将焊接工具装在这里满足作业需求;底部,4条液压折叠支腿承载整台机器人。因为折叠支腿形似蜘蛛脚,新兴移山的工人们亲切地将它唤作“蜘蛛侠”。

在“蜘蛛侠”的身后,忙碌的生产线上整齐地排列着数十台正在组装的推土机。这些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大家伙”,是新兴移山半个世纪以来的骄傲。

1958年,天津建筑机械厂(新兴移山前身)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推土机。从那以来,新兴移山逐渐发展成以生产履带式起重运输机械为主的企业。

而智能工具机器人的研制开发,是源于生产中有了新需求。2014年,新兴移山开始推行油气混合动力产业化改装。在改装的过程中,新兴移山发现旧有的系统存在人力缺口大、效率低下、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在人力无法解决的前提下,段玉林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来满足改装条件。在段玉林的带领下,刚刚完成组建的新兴移山研究院开始通宵达旦地工作,在一无图纸、二无参考的情况下设计出了智能工具机器人的雏形。

“我们的研究院是由过去各个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过去擅长的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二次开发,现在我们要自己研发一个机器人,还是在市面上没有同类型产品作为参考的情况下,最初的研发阶段是非常艰难的。”段玉林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

“可以移动的小型车间”

目前,智能工具机器人看起来虽然还略显笨重,但是事实上却好似“蜘蛛侠”一样无所不能。段玉林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在研发过程中,智能工具机器人的作业环境逐渐从车间内扩展到野外。在配备了新兴移山引以为豪的履带技术后,智能工具机器人可以通过绝大部分大型工程机械能够通过的地形。此外,该机器人还配备了快速移动技术,以满足野外维修的需求。

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创造期后,新兴移山开始尝试如何进一步完善智能工具机器人的功能。在经过市场调研和大数据搜集后,一开始只是为满足系统改装而设计的机器人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起重、叉装、焊接、场内运输、集成改装常用工具、动力提供器……用段玉林的话说,它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小型车间”。

段玉林肯定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放眼目前国内机械制造市场,这还是唯一一款可以“采众家之长”、功能齐全的智能工具机器人。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项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构建。

“目前这台机器还是一个原型机(研制过程中按设计图样制造的第一批供试验的产品),但是对于新兴移山来说或者是机械制造行业来说都是一个突破。”段玉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这台智能工具机器人正处于智能化二次开发中,希望能很快实现全部自动化控制。目前新兴移山已为它申请了约43项专利。

随着智能化二次开发、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应用,未来智能工具机器人会出现更多的应用方式。比如,起重和吊装功能让它能充分应用在集装箱装卸和码垛方面。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永奇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该款智能工具机器人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集装箱装卸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空白,“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加快物流运转效率。”

此外,多种功能合一让它可以成为野外作业人员的移动便携修理车间,同时可以为多种修理工具提供电力支持。

段玉林认为,与目前国内机械制造业大多还停留在原有产品优化升级阶段相比,新兴移山已经在研发新型智能化产品方面“走先了一步。”

猜你喜欢

移山玉林二次开发
山里的深秋
嘻哈段子铺
1911年的枪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The four variables that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一定抓到那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