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比武背后的逻辑
2015-09-10朱江明
朱江明
近日,中国空军特种部队雷神突击队,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金鹰2015年特种兵挑战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参与的队伍还包括俄罗斯空降兵特种部队和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这两个单位都是赫赫有名的特战精英单位。能够在如此多的国际一流队伍中拔得头筹,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
中国军队已经有30年未曾对外作战,除了极少数反恐单位有实战经验之外,部队很难通过实战检验自己的作战和训练水平。因此对外交流和比武成为中国军队吸取经验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部队非常重视出国比武这类机会:一方面能够通过比武和交流,获得很多宝贵的外军战术和训练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在此类比赛中获奖也是部队体现自身业绩的重要标准。
2013年成都军区某特战旅被选派参加哈萨克斯坦的金鹰特战比赛,其尖子兵源几乎全部在筹备出国比武。该旅当年只派出了第二梯队参加全军的特战比武,就像体育里的区域性比赛如亚锦赛或者亚运会,也比全运会要规格高,所以国内比赛要给国际赛事让路。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和出国比赛的特战队伍有不少接触,对此类比赛也有比较直观的认知。首先从参赛国家的重视程度来看,亚洲国家普遍比欧美更重视。
这次金鹰比武中,美国虽然派出了绿色贝雷帽参赛,参赛的队伍却是临时组建的,事先并未进行针对性的专项集训。在比赛现场绿色贝雷帽的成绩并不突出,中国选手比他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然而,美国派出的选手表现的正是平日里普遍的训练水平,从这点上看,中国恐怕又有所不如。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陆军中,绿色贝雷帽只是精锐部队,而不是精英部队。在其之上还有更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更何况美国海军还有大名鼎鼎的海豹突击队。
中国队的情况则不一样,参赛选手经过大规模的选拔,而且根据比赛科目事先进行内部比武。比如中国武警参与匈牙利举办的国际军警狙击手大赛之后,几乎每年都会聘请匈牙利的教官来华交流指导,还会派出人员前往当地学习。武警的狙击训练科目,也开始根据比赛的情况进行调整,过去没有的打扑克牌、打刀刃等科目已在日常训练中出现。
为了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中国不仅专门研发了高精度的狙击步枪,还给步枪配发了北约制式的中口径弹。配发这种过去中国并未装备的弹药有两个好处:首先参赛队可以较为容易地在比赛国获得弹药补给,其次通过比赛夺冠也可以刺激外贸销售——如果采用中国专用口径的弹种则无法进军国际市场。
通过这种全方位的保障,中国队足以能够次次摘金夺银。由此可见军队出国比武可以被视为奥运会的翻版,在举国体制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情况也有例外。比如在东盟的军事射击比赛中,中国参赛队成绩就一直处于中游水平。为什么中国队能够击败绿色贝雷帽、俄罗斯空降兵和德国GSG特种部队等强兵劲旅,却无法战胜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军事比赛队伍呢?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参赛的选手水平更高!这些国家有国家级的实战射击比赛队伍,这是一种专业的体育比赛项目。印尼和菲律宾的东盟比武选手,往往是从国家队中选出,再进行专项训练而组成。他们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从13岁就开始参加IDPA、IPSC或三枪射击之类的实战射击比赛。而大部分中国士兵在入伍之前,甚至没有摸过枪,自然无法和这些专业运动员抗衡。
由此可见,比赛的胜负与实战能力的高低,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无需对比赛成绩过度重视,参加此类比赛所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军队不断根据比赛经验调整特种作战的训练科目。在没有实战的情况下,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