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不断自我强化时刻警惕风险来临

2015-09-10胡语文

股市动态分析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券商泡沫股市

胡语文

最近市场涨幅的节奏,让笔者不能不担忧。上证50指数一旦放量突破,就需要警惕,沪深市场的唯一的估值洼地也可能被新入市资金填平。所以,牛市的热情即使让人麻木,但也需要警惕市场风险的来临。

本栏上周曾经探讨过台股从1986年涨到1990年的历史。虽然短短5年时间,台股涨幅12倍,但并不是一个好的牛市。基于当时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改革成果而言,虽然到1990年后,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下可兑换等金融改革均已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台湾股市涨幅巨大,但经济转型并不算成功。相比之下,1981年至1998年的17年间随着美股的慢牛形成,美国经济转型反而更为成功,除了高科技产业占据了全球高端的竞争优势地位,整体国力的上升才是股市走牛的根本逻辑。所以,中国制造要转型或中国经济要转型,既要依靠资本市场的资金投入和股权资本,同时,也需要摆脱过度依赖资本市场,导致全民炒股,抛弃实业经营的产业空心化症状。

所以,任何抛开实体经济来谈股市发展的战略都是属于海市蜃楼,无法持久。客观来说,既要看到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又有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和反作用,但如果过分放大了股市泡沫对经济的反作用,那么,最终泡沫破灭对经济健康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可能会更为可怕。

能够在市场进入疯癫状态之前,做到及时果断的出手灭火,也许是新兴市场国家监管当局必须动态抉择的政策取向。换言之,即使通过股市融资刺激的实体企业的投资,但过分放大的市场风险一旦爆发,往往并不能达到促进经济转型这一预想的效果。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新兴经济体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性特征,任何政策的出手与干预,都可能因为社会及经济体参与者的本身的不成熟性而导致政策变形走样。对股市的参与者更是如此,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资金冲着赚钱的目的而来,而放弃了基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基于炒作的风气席卷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

在市场逐步形成正反馈循环或者不断实现自我强化的过程中,理性和冷静变得异常重要。何时出局,何时出手干预,既是监管者需要注意把握的,也是投资者需要谨慎提防的。总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不可否认,本周以上证50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崛起,或者说金融资源股的上涨是有备而来的。首先,A股整体市场估值已经不再便宜,但周期股业绩的正向反馈已经在自我强化。最近披露5月份业绩的券商仍在保持同比和环比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一些大型券商表现优异。而从成本收入比来看,目前排名前几位的券商成本收入比基本稳定在50%左右。这说明,上述券商的净利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券商泡沫股市
毒泡沫
废弃的泡沫盒
“搞死”国家的泡沫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好泡沫与坏泡沫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