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前二十名券商 中资占据十五席中信证券挑战市值前三

2015-09-10

股市动态分析 2015年22期
关键词:瑞士银行证券业中信证券

为了便于市值比较,我们将公司市值统一以人民币计算。对于境内公司采用了6月4日的收盘价进行市值计算,对境外公司则采用了6月3日的收盘价计算。汇率设定为美元兑人民币6.2005、欧元兑人民币7.0301、港币兑人民币0.7998。

在券商的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中,国内券商已经占据了6席。但前三位仍然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把持。

中信证券以3463亿的市值排名全球第四,与排名第三的瑞士银行仍有1000亿元的差距。而与排名第一的高盛则相差约2400亿元。在经过2014年底的大幅上涨后,中信证券市值已经略微超过原来的“老四”德意志银行,并开始挑战全球前三。

从市值对比来看,国内券商的市值显得比较“平均”,即从排名第六的海通证券到排名第十一的广发证券,其市值差距并不太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券商业务的同质化。

另外,如果我们将券商排名扩大到前二十,可以发现中国券商占比更是高达75%。

在市值排名上占优是否意味着国内券商的综合竞争能力强于国外同类对手?从经营数据对比上,我们似乎难以找到足够的依据。

对比国外证券公司市值、营业收入和PE等指标,国内证券公司还是有些“底气不足”。高盛目前的市值已经接近千亿美元,其2013年营业收入408.74亿美元,净利润80.4亿美元,市盈率在12倍上下。中信证券市值高达3463亿人民币,相当于高盛的约60%,但2014年净利润仅相当于高盛的25%,其市盈率估值也远远高于高盛。

对于国内券商的估值,兴业证券分析师的看法代表了国内资金的观点:总结历史上券商PE、PB的变化规律,大牛市券商PB 达到8 倍,小牛市券商PB 超过4 倍,牛市中券商的合理估值约为PE在30 倍出头。

另外,关于国内券商市值纷纷跻身世界前列,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是,虽然国内券商的估值相对于高盛、大摩和瑞银的确都偏高。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国92%的金融资产掌握在银行系统,而保险业、证券业的占比仅为8%,而欧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金融资产规模达到社会金融资产规模的70%-80%,这就意味着证券业还有目前9倍到10倍的市场尚待开拓。从这个层面思考中国证券公司当前的股价,可以理解为部分提前反映市场预期。

猜你喜欢

瑞士银行证券业中信证券
具有证券业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名录
张佑君执掌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涉嫌内幕交易
河北省证券业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河北省证券业协会
瑞银建立“人民币银行”
河北省证券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