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路背后的P2P乱象

2015-09-10张颖馨

投资与理财 2015年24期
关键词:网贷投资人

张颖馨

近日,名不见经传的鑫利源竟在一夜之间走红,原因是这家P2P平台不久前明目张胆地发布了一则“跑路公告”。据了解,鑫利源于今年8月3日上线。当时该平台打出的口号是:“会用良心去做平台,只跑步,不跑路。”然而,10月1日鑫利源却发布清盘公告称,由于运营思路出现问题,导致股东撤资,且线下业务产生坏账,所以决定清盘。

事件还未结束。11月23日,鑫利源又在其官网高调发布了一则奇葩的跑路公告,内容仅为两张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照片。业内人士分析称,鑫利源已经跑路。不过,鑫利源官网最新发布的一则澄清公告称,“跑路公告”是离职员工报复所为,公司目前没有跑路,只是处于停业整顿阶段。

记者注意到,鑫利源自今年8月11日发布最后一次发标公告之后,再无更多运作动态。而在9月10日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发布的22家网贷平台黑名单中,鑫利源赫然在列。

暂且不论鑫利源是真跑路还是被冤枉,“跑路公告”事件所折射出的P2P发展乱象值得关注。

跑路“魔咒”难破?

“今天,你跑路了吗?”这是最近P2P圈内的流行语,一句戏谑调侃,却透露出大家的无奈。的确,从近年情况来看,每逢年末,必是P2P平台跑路大戏上演之时。“P2P始终难逃年末跑路魔咒啊!”一位投资人对着记者无奈感叹道。

投资人的感叹并非空穴来风。就在鑫利源发布“跑路公告”的同一天,P2P平台宏量财富突然关闭,平台负责人失联。鑫利源涉及投资者约880人,总金额约2400万元,目前经侦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不久前,宁波融信华创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坚与6000万元资金一起失联。有媒体致电该公司官网,得到的回复是,公司还在营业中,董事长早已失联,不知道是被绑架还是跑路,已报人口失踪案,警方介入调查,目前还在等待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2月3日,累计交易量高达740亿元的e租宝被警方突袭调查,并带走40余名员工的消息,突然传播开来。消息称,其被调查的原因是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存在自融等问题。而据新华社12月8日报道,目前e租宝网站以及关联公司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正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目前,e租宝网站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

据网贷之家最新月报显示,今年1月~5月期间,单月问题平台数量在50~70家范围内浮动,但6月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125家。此后4个月,这一数字呈现连续下降态势。不过,到了11月,问题平台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走势,共爆出79家,较上月增加32家。截至2015年11月底,累计问题平台已达到1157家。

“照这个节奏,12月问题平台数量是不是得突破150家了?”一名投资人在某P2P投资交流群里发问。“保不准还要远高于这个数字”,“最近不太平,先撤出来一阵”……受跑路潮影响,投资人的敏感神经被触动。最明显的变化是,很多微信群从曾经的“风平浪静”,到如今只要某P2P平台网页进不去,或是电话没有接听,投资人都会焦虑地在群里寻求帮助,有的甚至拨通了110。

生死大考 二八分化

P2P平台跑路时间为何会集中爆发?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临近年底,自融、拆标、资金池的平台由于资金面紧张,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平台出现问题。“P2P平台年末跑路魔咒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马骏强调。

对于P2P行业未来的发展,南京财经大学闫海峰教授曾发表言论称:“3~5年后,90%以上的P2P平台不是‘死路’就是‘跑路’。”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业内热议。难道P2P这块“肥肉”以后不能碰了?

其实不然。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会长高震东认为,不用一棒子打死所有P2P平台,相比其他理财方式而言,靠谱的P2P平台确实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不错的收益。

记者注意到,近期跑路的平台多为小平台,成立时间也不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等政策的相继出台,网贷行业已步入优胜劣汰阶段,即使小型平台没有违反“游戏规则”,但也可能因无力承担日益高昂的征信成本与技术成本而倒下。

业内专家认为,P2P行业未来一定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规模较小的P2P平台想要活下去相当困难。此外,资本的进入也会让P2P行业竞争加剧,不合规、竞争力不强的P2P平台或将遭遇大规模死亡。

用数据说话。截至2015年11月底,今年P2P行业1~11月累计成交量已达到8485.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平台表现十分抢眼,从11月成交数据来看,大多数平台成交量出现大幅增长的走势。其中红岭创投、鑫合汇、易贷网、链家理财几家平台,11月成交量环比10月增长幅度超过20%,红岭创投在11月更是突破了百亿元大关。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认为,目前P2P行业虽然百花齐放,但未来“二八定律”一定会出现,即20%大型、正规、有品牌效应的P2P平台将占据超过八成的市场。

不想“踩雷”,就别犯懒!

跑路大潮何时休?黄震表示,平台集中跑路会产生恐慌情绪,如果恐慌继续发酵,还有可能形成更大规模的跑路潮。更为重要的是,大平台不一定大而不倒,在监管细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投资者更需谨慎。

纵观投资跑路历史,不难发现,投资人屡屡踩雷,一方面原因是遭遇不自律的平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投资人自身缺乏风险意识。

先不提平台自身的问题,在记者接触的踩雷者中,大多人对自己所投资平台的基本信息都知之甚少,有的是被平台营销活动、高息噱头所吸引,有的则是听从周遭朋友推荐而投资。说到底,大部分踩雷者都是因为自己太懒,没有做好投资功课。

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想要了解一个P2P平台的背景资质和产品属性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P2P比研究股市要容易得多,研究股市需要宏观、微观、行业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只要投资人稍微用心,平台的成立时间、团队专业度、公司实体是否在工商局的企业信息网站有备案,都可以轻松查询到。而平台的资产类型、资产质量、投资流程、保障措施、交易合同等这类信息,如果是正规透明的平台,也一定都会披露。说到底,就是要多核实平台的公开信息,并在投资人社区多交流,总会对平台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识。

此外,在统计的跑路P2P平台中,高息平台最多。很多投资人往往太贪婪,想要捞一笔迅速闪人,谁知道钱一进去就没了影。

记者一位在贵州的阿姨看到某P2P平台喊出30%的高收益,立即拿出5万元试水,项目还未到期,阿姨就发现已经联系不上这家平台,诱人的30%高收益最后一分钱没得到,本金也跟着打了水漂。

阿姨说与她一起“掉坑”的人还不少。有的人投资了10万、9万、6万,也有人投资了4万、2万、1万,投资最多的累计达到36万元。据了解,这些人大多是听朋友介绍,听说朋友拿到过30%的高收益,所以才跟投。至于投资品种是什么,如何保证收益、防范风险,这些人都很茫然。“每次组织开大会,都有上百名老人参加。他们会带我们出去玩,送礼物,还信誓旦旦承诺陪我们一起走下去。说得天花乱坠,谁知道会跑路!”阿姨气愤地说。

“天上不会掉馅饼!你图它的收益,它图你的本金。”这是最近业内疯传的一句话。的确是这样,即便是P2P平台的营销行为,也不可能长期保持超高的利率。总的来说,遇到收益率高于15%的P2P平台,一定要小心!

猜你喜欢

网贷投资人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P2P网贷频繁“爆雷”的分析与对策
网贷行业的SWOT分析
投资人最爱
中国网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