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权力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2015-09-10

方圆 2015年23期
关键词:蚊蝇县乡蛋壳

节日期间,河南省平顶山一村会计代表村两委慰问一户贫困群众,趁人不注意将200元慰问金中的100元据为己有。从“养命钱”“救灾钱”“土地钱”到“孩子钱”“死人钱”“扶贫款”,今年各地通报多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蚊蝇腐败”案例,虽然涉事人员职务小、金额不多,但点多面广如蚊蝇扑面,具有鲜明的基层腐败特点。

关于苍蝇腐败,类似于古人说的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中刳脂油。然而,蚊子腹中刳脂油,指的是贪官之狠之酷之毒,并非专指农村中的村官之贪酷,借用于此,则再恰当不过。

应该加以追问的是,苍蝇叮了健康绿色的蛋,蛋壳上的缝在哪里?农村到底有没有相关的监督“蛋壳”呢?报道中如是说:乡镇纪委,普遍存在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少,且面对的是熟人社会,执纪监督问责能力不足,对“蚊蝇腐败”往往是“看得见,却管不着”。无论是看得见管不着,还是管得着看不见,这恐怕只是一种推托的理由。作为农村“蚊蝇腐败”来说,即便所有纪检干部都看不见摸不着,但底层老百姓会不会发声,会不会举报,会不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诉诸法律途径?不仅会,而且可能因为不满而堵塞道途,至少会在基层乡里之间发出这样那样的不满。那么,作为上级纪检部门有没有义务替基层老百姓维权?

说其是一种推托理由,是因为县乡甚至市一级纪检官员,纪检部门,生于斯长于斯,不仅完全知情,甚至对农村基层“蚊蝇腐败”了如指掌。不仅农村地区的亲属是一个发现“蚊蝇腐败”的渠道,其所把握掌控的工作范围也会发现无数案例。即便这些途径一概不发生作用,即便被事务性工作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对农村地区的“蚊蝇腐败”主动出击,难道不是县镇乡乃至市一级纪检组织法律部门的义务?换言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这个蛋壳上的细菌繁衍缝隙,到底有多少是人为因素所致?其中又有多少纪检部门失职的成分?

蚊蝇腐败的钱不多,但每一分都事关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无论什么时代,贪污百姓“救命钱”都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样的犯罪行为在基层并非个案,各项惠农政策几乎无一幸免。面对无孔不入的蚊蝇腐败,既要下大力气清除存量、遏制增量,更要打通基层权力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蚊蝇腐败泛滥并不奇怪。一方面,国家扶贫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监督机制缺位,“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在基层干部的权力长期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蚊蝇腐败几乎是必然的。

遏制蚊蝇腐败,必须打通基层权力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关进笼子里。其实,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相对于监督大权、重权,监督基层干部的“小微权力”要容易得多,关键在于决心。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纪检部门在网上建立了一个民生监督查询系统,涉及民生项目的资金全部公开,而该系统在乡村的终端是一台可以简便操作的触控一体机,农民可以随时查询。别小看了这个监督查询系统,也别低估了农民监督权力热情和能力,只要是愿公开、敢公开、常公开、真公开,蚊蝇腐败就会失去存在的土壤。

同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也要破题、深化。在蚊蝇扑面的现实面前,乡镇纪委书记一年办不了几个案子的情形必须改变,若继续“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就是失职,必须问责。事实上,只要用制度真正激活和整合现有的县乡纪检监察资源,就能在乡村形成一支“看得见也管得着”的监督力量。

打通基层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还需依靠群众的力量。蚊蝇腐败之祸,当地农民最能感受、最有发言权。河南、上海等地借鉴中央巡视工作经验,探索市县党委巡察制度,通过市巡察县乡、县巡察乡村,将反腐劲风吹至乡村最基层,此举值得推广。(文丨陈广文)

猜你喜欢

蚊蝇县乡蛋壳
神奇的小蛋壳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蜻蜓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巧嘴绕口令
蛋壳与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