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事会改革入手
2015-09-10王寅
王寅
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综合保障和战略支撑的作用,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这种作用要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
2014年8月,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京投公司)与首旅集团、地铁公司一起入选北京市国企改革首批试点名单。京投公司作为特殊功能类企业,在深化董事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2015年1月,本刊记者专访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振清,以期了解更多。
中国报道:轨道交通建设耗资巨大,其资金来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为了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京投公司在融资方封面故事发展所需的大规模资金单靠政府财政显然不行,必须引入社会资本。靠什么把逐利性的社会资本引入公益性的地铁建设?我认为,就北京的实践来讲,一靠政府支持,二靠持续创新。
12年前,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北京下决心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成立了京投公司,从体制上保障了轨道交通的融资需求,北京市财政预算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并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这些支持下,京投公司获得国际顶级信用评价机构A1和A+信用评级,为开展社会融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京投公司瞄准行业前沿,先行先试了大量融资创新,许多做法在国内轨道交通史上都是首创。比如,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中首次采用市场化PPP融资模式;14号线首次采用服务外包和PPP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150亿元;16号线采用“股权融资+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70亿元,创造了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的范例。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私募债以及境外融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12年前北京只有114公里地铁线路,在2014年底变成了527公里,在这种跨越发展中,市场化融资创新功不可没。
中国报道:回过头看当时地铁4号线的PPP项目,它给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
田振清:首先是推动了轨道交通融资的改革创新。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地铁4号线PPP项目运作卓有成效,项目建设、运营效果也达到预期目标,相关经验不断输出,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引发更多关于大型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思考和实践。
其次是提高了投资效率和管理效率。北京地铁4号线PPP模式的成功运用,引入了市场竞争,厘清了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整个项目的管理效率。
再次是有利于优化地铁运营格局。4号线之前,北京地铁运营一直由运营公司负责,4号线PPP项目打破了历史格局,形成同业激励的局面,有利于多个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有效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报道: 2014年8月,京投公司与首旅集团、地铁公司入选北京市国企改革首批试点名单。当时京投公司作为特殊功能类企业,在深化董事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为何改革先从这一方面开始?
田振清: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六家央企改革计划中,先行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规范董事会制度、纪检工作”等四项改革试点,可见,深化董事会改革符合国家关于国企改革的战略。
从北京市来看,市委、市政府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模式,健全国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让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都归位和就位,各司其职,形成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可见,董事会建设是北京市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
從国企自身来看,董事会处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位置,是把握战略方向、统筹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首脑中枢,董事会建设成效如何,是决定企业成败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从董事会改革入手破题国企改革,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革成功,满盘皆活。
中国报道:国企一方面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一方面承担公共保障职能,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您认为应如何处理好这种双重角色?
田振清: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综合保障、战略支撑和科学引领的作用,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这种作用要得到强化。要达到这一目标,核心路径之一是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把国有资本进一步集中到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战略的关键领域,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辐射力、带动力。
另一方面,国企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现实路径之一。通过与外资、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合资合作,促进国有企业优化资本构成,增加竞争压力,以压力倒逼改革,从而激发竞争活力。
总而言之,国企的社会保障角色与市场经济主体角色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当,这两种角色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