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广斌:为水墨开辟新的可能

2015-09-10鲁虹

新民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水墨艺术家图像

鲁虹

日前,在MT50这个创意园区里,有一个艺术家群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个展览就是“境心当代——海派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新作展”。这个展览由华府艺术空间主办。参展艺术家中有我长期来一直跟踪关注的蔡广斌。

蔡广斌近年专注于“自拍·他拍”题材的探索,他从“自拍”图像的表象出发,运用娴熟的晕染技巧,深究当下社会中人们隐藏的内心世界。他以有墨无笔的手法,使得水墨细腻交融,让观众感受画面在“是山”与“似山”之间转变;又在科技创新带来的图像革新基础上,进行了直击心灵的解读。蔡广斌的作品无论从题材深度和新意,抑或技法的精熟运用上,都开辟了水墨创作的新天地。

我注意到近几年里,蔡广斌在创作中,将大量的影像艺术方式引入于水墨画中。为了强化对肌肤感觉的表达,也为了突出水墨的特殊韵味,他不但没有以写实油画的方式去转换影像,并且完全放弃了过去对线条与笔踪的追求。而在作画时,他则更多是在有漆的木板上直接放置宣纸,然后用水将纸打湿,并以软刷子调墨进行无数遍的渲染,此外,还采用了喷、洒、吹、折等多种新的手法。整个过程很有些像黑白照片在冲洗时逐渐成像一样。后来在多个展览的现场,我觉得事实给出了证明:这既使画面的烘染更加细腻、更加丰富、更加微妙,也与他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建立了一种紧密的内在联系。

特别重要的是,蔡广斌也由此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新墨韵,从而为水墨的表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一部水墨发展史告诉我们,传统中的水墨艺术家在作画时,总是要强调“书法用笔”的价值观,即使用泼墨或上颜色时,也要执著地强调所谓用笔的味道,而蔡广斌恰恰在这一点上颠覆了传统。著名批评家刘骁纯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一创造,认为他的无笔痕渲染法既与传统有联系,又有新的创造,其关键是在用水与用图上出了新意。

蔡广斌水墨作品。

在此我还想补充一点:是对现代影像构型方式的借用促使蔡广斌改变了水墨渲染的方式,与此相关,新的水墨渲染方式又促使他的作品很好地偏离了科技的图像与德国艺术家里希特画照片的表现方式,但这却使他能够把对现实的独特感觉、对现代影像的自由借用在画中以很中国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出来。

法国艺术史家福西永曾经在他的伟大著作《形式的生命》中,谈到了如下观点:即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包含当下出现的风格,也包含着过去幸存下来的风格,以及将来早熟的风格。我认为,在蔡广斌创造的新艺术风格中,显然具有以上三种因素。因为,他的作品既保持了水墨的材质特征与传统水墨的渲染法,又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意识,从中,人们将可以重新认识水墨画潜在的巨大表现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

蔡广斌与一些新水墨艺术家最大的不同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能够自觉地关注人的当下存在状态,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恕我直言,这在整个新水墨界还是不多的,而这样的高起点,则使他明显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新水墨艺术家。看来,要给水墨艺术注入新的活力,重要的是将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直接放入当代文化的现实中去。完全依靠对西方抽象艺术的转换远远不够。不过,这样做远不是要简单地获得一种新的素材或图像,而是为了在对现实的深刻体验中,寻找到新的艺术观念与问题,然后由此去寻找全新的表达方式。所谓观念就是形式,形式就是观念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的,它很适合于解释蔡广斌的近作。但这一点对那些只从形式上考虑问题的人,可能是永远难以企及的。

信息

“我家你家——中国艺术家在上海”

此展即日起在上海油雕院二楼举行。通过生活在上海的艺术家的实践,进行对公共空间的探索,靳山、石青、唐狄鑫、向利庆、王一、杨振中、张恩利、张云垚、周杰等艺术家,出生在不同的年代并且使用多种类型的媒介进行创作,这些艺术家围绕上海的自然环境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我家你家”正呈现了这些作品。观众漫步于白色立方体空间,仿若他们在花园,一个混凝土花园亦抑是非自然概念的花园。或许他们很容易找到其他逃跑的方式,试图跳出周遭的环境,将其忽略,最终释放自己。

猜你喜欢

水墨艺术家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水墨
有趣的图像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