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守道:笔下“天地任我翔”

2015-09-10潘呈杰石豪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结体行草书法家

潘呈杰 石豪

朱守道书法·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祖籍福建泉州,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全国人大正司级干部,兼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朱守道幼承家学,研习诸体,其字根厚筋骨、高古博大,大气之中存内秀、厚重之中留清澄,凭借着自己卓著的艺术才情与学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颂,自成一家。

朱守道擅长行草,笔笔却带着隶意,在众多书家中有特立独行的艺术底气。工作之余,他的人生一大乐趣便是付诸于诗、书、画、印等领域,游刃在天地万物之间,常怀古人问道之心,气息凝沉,淳朴之正,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书法观、价值观、天地观。

书法擅养“气”,练于“行”。把朱守道的书法作品与他的性情、品质、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书法精神在朱守道身上的和谐统一,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一种“天地任我翔”的精神气象。

守道处自有风骨

朱守道的书法一直以传统为基,又不拘泥传统,能在一种新的突破下完成自我蜕变,其实很不容易。朱守道的书法借鉴了汉魏碑林的骨节厚实、劲气十足的方正之刚,同时又吸收了宋明的典雅富韵、儒雅圆润的内敛之柔。一刚一柔,驾驭得当,自成风范。朱守道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创新,正是他个性世界里的一种书法自觉的使然。

认真品读朱守道的书法,苍松老骨般的字句间尽显张力,且变化多端、雄强有力,很难想象是一个有着儒雅气质的书法家练就的。

中国书法一直以来讲究取形为下,取法为上。朱守道通过对诸帖的临摹与创新,有了一套娴熟而又挥洒自如的书法体系,或正或奇、或浓或淡、或疏或密、或虚或实,以动与静、刚与柔、或健步如飞或老盘凝坐,构成了“天地相通、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多年来,朱守道在书法上把“点、线、面”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奔放中仍有节制,所以我们会在他的作品中看出他的结体方正、字由心生的韵味来。

朱守道的作品最可贵的是继承了“道法自然”的艺术衣钵。书法家的“书运”其实就是一种“道”的体系,这种道不是老庄的“道”,而是发之于心、抒之于情的一种心底的真实表达。朱守道的笔下如他的为人一样,有着一种求真、求识、从容镇定的书法风骨。

天地间方显正气

朱守道诸体兼写,尤以行草、隶书为最,其用笔、结体、章法处都会散发一种气韵,这是一个书法家书法境界最为直观的体现。朱守道早年师从黄光汉,后来又多次拜访启功,受其点拨,终身受益匪浅。其字间肌理分明、提笔气升,在方正处胸有成竹,在挥洒时飘逸洒脱。

有人曾评论称,朱守道作品古雅质朴,用笔流畅轻松、平和、舒服,章法自然,线条优美,作品雍容和雅,结体持重,笔墨温润,字里行间充溢着勃勃生机;典雅蕴藉,摇曳多姿,得魏、晋、唐、宋、元、明、清各家精髓,而又迥出时流。综合来看,朱守道以大艺入境的艺术造诣,在中国传统民族精神面前以拥有书法的精魂,彰显了一代书家的风范。

启功说“平生师笔不师刀”,就是说一个艺术家一定要勤习名家碑帖,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身上过人的品格,这是创作者履行的精神要义。朱守道正是听取启功先生的教诲,在人品与书艺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行草大气磅礴,笔力深厚,有一种囊括天地万物之心。

朱守道曾说过:“作为书法人,应该摒弃浮躁心态,增强精品意识,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牢记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民族和人民,与时代共同进步。”朱守道是潜心书艺的创作者,心系书德与书道。书法家只有心处皆空,内心才能安定,穿行于天地万物之间,游气书艺,淋漓尽致地去抒怀,才能尽显书法的人间正气。

中国书法是“一字一世界、一点一方圆”。所以对于每一个字来讲都要匠心独运。朱守道的书法在笔意、行势和章法上都突出了视觉的张力,从而获得了较强的冲击力,可贵的是他在这种行文间,又能添加笔墨的情趣,构成了书法“有意味的形式”。

猜你喜欢

结体行草书法家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书法线条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天下第一行书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用笔之“易”与“不易”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