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进入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
2015-09-10钮文新
编者按2015年6月12日至20日,中英金融家俱乐部年会在伦敦举行。作为该俱乐部的理事,国内知名经济评论家钮文新参加年会,并应邀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三场演讲。本文为三场演讲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世界经济从里根、撒切尔时代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1970年。那时的世界基本遵循着“四化”方向发展。所谓“四化”指的是:经济格局全球化、经济制度私有化、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管理自由化。最典型的特征是:放松金融监管所形成的“金融大爆炸”,它预示着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金融空转”导致实体产业融资难
放松金融监管使得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金融运行更加独立,这就是所谓的“金融空转”,而使得整个世界经济逐渐“脱实向虚”,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也随之不断弱化。从过去40年的统计数据看,全球实体经济增长4倍,但基础货币却增长300倍。全球流动性金融资产与全球GDP之比 1980年为109%、1994年为218%、2005年为316%、2013年为350%。
在此背景下,金融自我循环,金融期限不断趋向于短期化;而与之相伴的是:产业资本日益稀缺,金融资本日益强势。这是怎样一个逻辑?首先,金融自我循环的目的是金融套利,金融套利的资金期限无所谓长短,长有长的做法,短有短的做法,都可以套得相应的利润。基于人类之天性和金融之特性,期限越短、风险越小;期限越短、收益相对越高越吸引人。从而必然导致“金融短期化”。
金融短期化使得实体产业融资发生困难,尤其是需要大量债务周转的传统产业。因为,金融投资者不愿意把资金借给“使用期限长、回报比较低”的实体企业。这正是实业资本不断走向稀缺的重要因素。我们看到,1970年之后,大量实体企业自办金融,其核心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本企业融资服务,并通过金融盈利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比如,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比如到2008年,美国的GE公司金融利润占到其总利润的50%。这恰恰是专业金融无法充分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体现。
实业资本的稀缺,衍生出另一个结果:金融资本强势。原因是,所有实业资本必须依赖金融资本获得成长,但能够支持实业资本发展的金融工具不仅越来越少,而且大量实业资本逃离实业,转向金融。所以整体而言,实业资本不得不越来越急切地求助于金融资本,这必然导致金融强势。
为什么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会频频爆发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看到的问题: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实业资本,经济金融化、空心化,就算你有强大的货币霸权也难以逃脱危机的厄运。实际上,过去40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不断提高。据统计:从1945年到1970年,也就是世界执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世界总共爆发金融危机39次;而1970年到1997年,世界总共爆发金融危机139次,而且44次发生在发达国家,99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会频频爆发金融危机?我认为,危机的爆发领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也可以是债务危机等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投融资期限错配。什么意思?就是金融方向可以提供的资金期限越来越短,而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期限无法随之变短。就是说,短期的融资支撑长期的投资,必然导致重大风险。而许多危机都是这样发生的。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以短期国际借贷支撑石油投资导致的危机;起源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以短期国际借贷,支撑长期的房地产投资导致的恶果。
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八大趋势
这场金融危机之深刻,关键体现在它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使金融资本主义进入了其否定阶段。这方面的趋势已经显现。其具体体现:
第一,从理论上,人们开始怀疑“新自由主义学派”,这是支撑了金融资本主义40年的重要理论。甚至连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也公开站出来否定“市场原教旨主义”。最近,他在《纽约图书评论》上还发表长文指出:继续采用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一套措辞和理论去统治世界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它们已经被过去的经济实践所证伪。
第二,奥巴马一上台就提出“再工业化”的主张,经过5年的努力,美国已经形成“新硬件”产业,机器人、3D打印等等一批新的产业和产品陆续问世。
第三,美联储在大规模QE的过程中,采用了“扭曲操作”,意在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以改变金融短期化的趋势。随之,美国股市大涨,而去杠杆过程迅速展开,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实际上,去杠杆就是金融短期化的反向运动,是金融长期化的必由之路。
第四,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大规模QE,并借此压低本币币值。表面上看,这是货币战争,是贸易争夺,但实际是通过压低长端利率,而为实体经济创造一个优良的金融环境。因此,它实际是国际实业资本的争夺。当然,本币竞相贬值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价格相对下降的过程,这也为实体经济的成长创造了条件。
第五,美国通过页岩气的开发,成功压制了石油价格,这当然是为了“再工业化”而进行的努力。因为它同样大幅压低了工业成本。但遗憾的是:美国的中东盟友沙特阿拉伯正在不断上调输往亚洲的石油价格,这其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六,希拉里正式宣布竞选总统,刚刚透露出的、希拉里的施政纲领中,不提环境问题、不提碳排放问题,而专注于中产阶级收入的提高。什么意思?我认为,希拉里作为民主党参选总统将继续“再工业化”的进程,因为中产阶级是高级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而绝不是各色服务员。所以,美国吸引全球实业资本的计划还将继续。我认为,耶伦会加息,但华尔街的口风已经变了,把加息解释为“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和我一直以来的判断高度吻合,美联储最多会把利率提高到“正常低利率”的水平。注意:耶伦主导已经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从不提及退出扭曲操作的事情。我认为,美国依然会执行有利于“再工业化”的资本政策,吸引全球实业资本投资美国。
第七,金融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之后,针对中国等出口大国的各色反倾销案数量急剧增长,同时环保等非关税壁垒也在不断加高,包括碳排放税的征收。实际上,这或许意味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开“倒车”。这方面的现象更多,比如,英国脱离欧盟的声音开始出现;比如,美国开始的TPP谈判,背叛在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形成的国际贸易体系——WTO;比如,希腊会不会退出欧元区?等等,一系列的现象表明,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第八,最近,IMF罕见地发布报告指出:如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经济中的占比过大,金融业引发的经济和金融波动的成本将超过经济增长的贡献。报告认为,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金融部门的发展已经露出过度的迹象。而实际上,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都在强调经济结构调整,调到什么方向?大体应当看到:发达国家经济需要“脱虚向实”——再工业化;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重新找寻定位”。
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四大特征
基于上述现象,我认为,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势必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整个世界将在“新经济格局”的背景下找寻新的平衡。但在新平衡达成之前,金融全球化和国家本位利益最大化将形成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各主要经济体对实业资本的争夺更加激烈。由此而演化出:低利率的货币环境以及货币贬值竞争势必长期存在。
第二,金融强势依然存在。在实业资本争夺的过程中,更多的金融手段将被利用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定义下一个时代为“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而不是新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原因。但是,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不同的是:由于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金融将更多地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而金融短期化趋势将获得一定程度的“逆转”。
第三,发达国家在实体经济方向的投资增加,实体经济在GDP当中的占比开始回升,但进程缓慢,不会立即取代金融资本的利润强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实体经济发生困难,难以找到新的定位。就算找到了新的定位,也会因为技术实力的差距而显得举步维艰,很容易掉进衰退的陷阱。
第四,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是“债权债务不断扩张”的时代,而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则是“股权融资比例不断加大”的过程。这与这个时代必须修复传统实体经济、助推新的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尤其对于“新制造业”的投资而言,债务融资的风险与之风险不匹配,所以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一定是股权资本具有相对的主导地位,因此而推动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现在实际已经出现苗头,比如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传统消费品的个性化定制、物联网等等。
全球经济“新常态”三大表现
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上述特征恰恰吻合了所谓全球经济“新常态”的表述。
2010年初,第40届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如期举行。会上,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PIMCO)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首次提出全球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并引发与会者强烈反响。此次会议专门研讨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会议的初步结论。具体表述分为不同的经济领域。
在宏观经济方向,会议认为,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大多数美国人都在慢慢适应经济形势的“新常态”。现在,“新常态”经济增长缓慢已经变成大多数人的共识,但这恰恰是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更加强调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特质。因为,实体经济投资没那么简单,首先要看清方向,然后才有尝试性的投资,然后会出现投资热潮,很多年以后才会有成功和新的产业,整个过程中失败的投资比比皆是。所以,这个时代的经济增长一定是缓慢的。这完全吻合“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特征。
当然,这次会议上,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则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这种“新常态”,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犹存。那萨默斯为什么这样讲?我的理解是,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认知依然存在,金融恢复要比实业增长容易得多。原因是,烂资产变成新的钱,一分钟之后就可能产生赢利。
在金融领域方向,会议认为: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回归到危机之前,“新常态”的金融体系代表着“更低的金融杠杆与更多政府干预的结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解释说:“我们将会有一个非常不同的金融系统,它的‘新常态’将是被严格地监管,资本需求会很高,银行系统会更有效。”我理解是:所谓监管强化两大结果:其一,金融自由化时代被修正;其二,监管会更多推动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这不正是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
在商业领域方向,会议认为: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商业环境也发生改变,全球企业界需要拨开“经济不确定性”之迷雾,思考在新常态中的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 我理解是:企业不只是思考,而是已经开始行动,“互联网+”、新硬件、新能源等等都是企业家在行动的产物。这同样符合我们对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特征的认知。
要树立中国经济学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2008年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危机,它已经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并开启了世界经济的一个新时代。这当然是中国的一次重大机遇。上一次机遇中国抓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先导为中国铺就了坚实的工业基础,那么这次我们应当如何?我认为,中国首先需要倚重原有的工业基础和优势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和拓展中国的实体经济优势。
首先要加快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并着力于升级改造,更重要的是:第一,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必须着力于商品定价方向的努力,为中国实业赢得更为宽阔的利润空间;第二,需要加快新型产业培育,尤其是“新硬件”方向的努力,尤其需要在如何获得中国成本优势方向下大力气;第三,趁此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之机,中国应当尽快着力于“新经济学理论”研究,并逐步树立中国经济学在国际舆论当中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打破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和舆论霸权,同时通过回答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如何避开华盛顿共识,从而走向全民共同富裕——为世界指出一条新的、合作发展的共赢之路。只有这样,中国的崛起才有厚度,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重要地位。